什么都没耽误

2021-03-24 11:40曹军庆
西湖 2021年3期
关键词:批评家命名刊物

曹军庆

我很少写印象记这类文字,突然接到《西湖》之约,要给“80后”批评家吴佳燕写个印象记,而且还是彼此“印象”,还要双重“观察”。这种方式固然有趣,但我先就有些“怯场”。凡印象记,大多是将一人所见以文字写给大众。得让人活脱脱站在文字里,让没见过此人的人单单读过文字就能认出来。印象记写到这个样子当然需要功夫,我说的怯场也正在此。本来呢,我跟佳燕也很熟,一起同事五六年,办公室还在一处。现在要写她,却很真切地感到了困难。难处在于我需要组织语言归纳她的某些特征,却又担心“归纳”本身在确认了她一些东西的同时——或将忽略遮蔽掉她另外更为宝贵的东西,这可能是所谓“命名”一直并且必然存在的先天性缺陷。可是印象记难道不就是命名吗?对被写之人一层一层印象的积累,特别像一次又一次命名,对他或她的陈述以及表达,好像也正是由命名完成的。佳燕个头娇小,典型的重庆女孩。有豪迈气,有侠义气。热心肠,干脆利落。作为文学编辑,她所看中的作者,都会尽力去帮人家,为之据理力争。她开朗阳光胸无城府心中没有灰尘,笑容很干净,让和她交往的人自然间不再有戒备之心。她是重庆人,在武汉求学工作,因此性格中杂糅了两座城市的气质。重庆和武汉的城市气质都偏于心直口快,偏于泼辣,她的个人气质看起来和她生活的城市很搭。她嗓门大,语速快,我经常听到她在办公室走廊或出差的中巴车上大聲说话。她在急切地表达什么,似乎她所要表达的事情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她抢着说话,在和熟悉的朋友聚谈的时候,如果你声音小语速慢,可能会很吃亏。总体来看,她一般会是说话最多的那个人。有同事称她为“快嘴李翠莲”,我至今也不知道“李翠莲”是谁,也不知道此人如何快嘴。可是每当同事叫起她这个外号,我也总是跟着会心一笑。想想“快嘴”两个字也蛮有意思,比如跟“快枪手”或者跟“快意恩仇”中的“快意”两字放在一起思考,或许会有某种精神上的相通处吧。这些大体上是对她外在的印象,但是这样说会不会让人以为她是个“粗犷”的人,一个“大大咧咧”的人,或是女孩中的“假小子”这种类型?我的担忧恰恰是所谓命名带来的困扰,事实上只要接触够久的话,就会发现“粗犷”也好,“大大咧咧”也好,并不是佳燕的真实属性。她在重庆和武汉女性的城市外表下面,内心其实很细致,细致入微。

真正认识佳燕是在2012年。这一年我来到武汉,帮忙做《长江文艺·好小说》杂志,因办公室紧张,我和孟德民老师跟佳燕三个人临时在一间办公室工作了好几个月。我和孟老师年龄偏大,不大说话,尤其是我。佳燕年轻,充满活力。我记得新装电脑技术上出现故障,都是她帮我们解决。我租房子住,夜里有时想来办公室看电影,她听说后给我的电脑装上了音响。这些都是琐事,觉得办公室有一个年轻人真好。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虽在一间办公室,也在一个杂志社,但我们其实并不是做同一份刊物。佳燕在做原创版,我和孟老师做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是刚创办的刊物,人手少事务多,佳燕主动帮我们做事情,她所看到的特别好的作品也会推荐给我们。我们做选刊如果遇到特别优秀的作家,也乐于推荐给她去约稿。实际上这是工作上的一种“互补”关系,我们随意交换关于具体文本的一些看法。后来另一栋楼房的办公室装修完毕,大家就都分开了,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我对那段时光的印象是纯粹而安静,大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对原有的刊物和新做的刊物同时怀抱着美好的期待。

我跟佳燕在2012年成为同事,这个时间线索很清晰。佳燕却告诉我,其实我们早在2008年就打过照面了,她跟省作协的老师们一起去过安陆开会,只是我们没说过话。我对此一丁点儿印象也没有,正如佳燕所说,可能是我们没有说过话的原因吧。那一年省作协为我新出的小说集《雨水》在县里开了个研讨会,佳燕才二十多岁,好像刚到作协工作。而她对我们县城最重要的记忆,是去钱冲银杏谷采风。在古银杏树(那是钱冲的银杏王,有几千年树龄)旁的一户农家,她和老师们围着火炉烤火聊天。火炉里烧着粗大的枯树蔸子,上面吊着烧水的炊壶,炉火明亮温暖,她对此记忆深刻。我之所以写到这个细节,是因为银杏王树下的那户农家早已不知去向,为了建旅游景点迁走了。我记得那户人家,记得长寿的爱吸烟的老太太和她智商有缺陷的儿子,我不知道此时他们在何处谋生。佳燕也记得他们,她现在还能说出老太太脸上——在当时呈现出来的专注和痴迷的神态。那应该是她吸烟时的表情,在这个地方,我和佳燕的记忆是重合的。

前面提到的这些,大多停留在往事追忆、对佳燕性格的观察和猜想上面。我讲述了部分无关紧要的事实(当然,印象记中的事实大都无关紧要),并试图在文章开头就能描述出她的性格和性情,从而几乎没有涉及专业层面。但是吴佳燕一手编辑一手评论,是个置身其中并深度参与文学现场的新锐批评家。《长江文艺》杂志有“翠柳街”和“面对面”栏目,她经常要对刊物所发作品进行点评。此外,她还频繁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这是她的专业。我对批评专业的事情不熟悉,直觉是她擅长文本细读。批评家要不要读作品、读哪些作品、怎样读,似乎都有讲究。佳燕好像没有那种“聪慧”的油滑,她不投机取巧,而是一头扎进文本里面。如果文本是河流的话,她不会甘于被作家的叙事洪流裹挟而下,相反,她总是逆流而上。她在文本里“溯源”,追寻作家最原初的写作动机以及文本得以“生成”的过程。她触摸有可能存在于文字背后的“开关”,拉开有可能密闭在语言中的“窗帘”,想象并坚持以此来打开或者“还原”作家的写作。写作是探险,那么像这样“折返”式的追问阅读,无疑是另一种探险。她的批评通常都是在细读的基础上阐释文本,因此,佳燕的阐释在她的批评中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她的批评之光。而她在阐释之前的细读带有某种“拆解”的意味,她将庞大的叙事结构像建筑一样“拆卸”开来,然后仔细搜寻文本内部的通道和秘密。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吴佳燕就一定能与她所阐释的作家真正“心意相通”,因为叙事的吊诡之处在于——作家自己有时候也不知道何以会如此书写而不那样书写。所以批评家的批评“路径”与作家的写作“路径”有时候可能会归于一条线上、如出一辙,更多时候却只能走在各不相同的道路上。可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现在已是如此“高速度”的时代,还需要苦读一遍甚至多遍文本之后再开始文本批评吗?我问过她,我说可不可以依靠自己的聪明才华,依靠知识积累,依靠掌控语言的能力,依靠各种批评话语“模式”,草草“浏览”某个片断就能展开绚丽的文本批评呢?比如各种妙语如珠,比如各种新奇命名。她的回答是别人可不可以她不知道,但是她不行。不读文本的批评,大概是草率粗暴和不及物的批评吧。她只能是这种“传统”的类似于“手工”而非“电子”的批评方式,书只有读过了才有发言权。她写得慢,细读是对文本的尊重,她只忠于文学本身而不是其他。这样的批评令人信赖,因为她对文本以及批评抱有诚意和敬畏之心,所以总是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她强调批评的现场感和独立性,做具有独立品格的批评家,不属于任何“俱乐部”或“沙龙”。我们都明白,总要有人做这样的人,也总要有人做这样的事情。

印象中佳燕每年都要回老家过年,2020年她留在武汉,好像是买了新房的缘故。她把父母亲也接了过来。可是疫情爆发,武汉封城,老人来了就走不掉了。她父亲得了重病正在康复阶段,母亲勤扒苦做惯了怎么也闲不住。加上他们夫妻和孩子,全家五口人封在一百平左右的房子里。一封就是76天,其间的困难和煎熬可想而知。她参加团购采买物品,操办家务,还要时刻注意老人的病情变化,安抚他们的情绪。她说老人想出去、离开这座封城,甚至冒出要步行回重庆老家的念头。为了留住他们,她称在疫情中陪老人打扑克打得都快吐了,只为哄老人开心消磨时间。人生最难得到的便是安慰,疫情中的佳燕焦虑、恐惧、绝望,她自己没办法得到安慰缓解,却要掩饰自我,强颜欢笑去安慰父母。解封后她说过一句话,她说2020年的疫情我都扛过来了,以后还有什么我扛不过去呢?这话听起来坚强乐观,其实透着外人难以体察的悲凉和心酸。那段时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跟佳燕交谈,最快乐的时光大概就是谈论她的女儿了。孩子十分可爱,在学校是学霸,在家弹钢琴学画画,似乎样样都有天赋。朋友们都说,佳燕养娃也挺厉害。她乐呵呵地编刊物做批评照顾老人养娃,面面俱到,好像没有忧苦和短板似的。我们笑称,佳燕辛苦是辛苦,可是她啥也没落下,什么都没耽误,这才是真实的吴佳燕。

猜你喜欢
批评家命名刊物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新锐批评家
刊物贺词
今日批评家
系列刊物介绍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我最喜欢的刊物
河鲀命名小考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