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

2021-03-24 11:51唐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5期
关键词:紧张演唱者声乐

唐琳

歌唱是通过人体自身的“生理乐器”运用音乐化的语言,表达心理情感的。随着声乐发声方法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歌唱所包括的呼吸、吐字、发声共鸣、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作了浅谈。

一、 歌唱中的“紧张”与“放松”

第一,歌唱中的“紧张”。每一位演唱者在学习声乐过程中,都会被老师强调状态要放松,但是很多学生感觉放松了,老师却又说自己不够“紧张”。因为从字面上认为“紧张”与“放松”是矛盾关系,如何同时存在呢?“紧张”就是要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将自己的身心以及发声器官都要积极调动起来配合歌曲的表达,力求对于歌曲的演唱与发挥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这里更多的强调演唱者心态方面的“紧张”是一种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紧张”的心态可以使演唱者始终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去进行歌曲的演唱,歌唱的状态积极了,才能充分调动自己发声器官,使演唱者的情绪更加饱满,歌唱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然。这样的演唱状态下,所出的声音才会优美、动听。

第二,歌唱中的“放松”。“放松”的演唱状态可以让演唱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发声器官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因此,要想使声乐演唱者处于一种比较积极的状态,“放松”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因为“放松”是声乐演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演唱者全身心的放松,才可以使整个演唱活动更为自如的进行。歌唱状态中的“松”最重要的还是生理、心理上的“放松”,但是这里的放松也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因为过度的放松使整个身体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之中,反而不利于作品的演唱。要在准确把握好这一个放松的“度”的基础之上,去体验歌唱中的“松”。

二、歌唱中紧张与放松的具体体现

第一,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方面。歌曲演唱中的“紧张”与“放松”会体现在歌曲的情感表达方面,因为如果无法在演唱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与状态,做不到紧张与放松的融合。声音也不够松弛,又没有积极的表现出音乐魅力,就更谈不上对于作品情感的表达了。缺少了情感的支撑,歌曲的演唱就只是一个框架,也就没有审美价值一说。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将“紧张”与“放松”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帮助我们达到预期效果,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第二,对歌曲总体艺术效果的呈现。一首声乐作品艺术效果的呈现是最为综合的评判,声乐作品的传播主要就是通过演唱者的演唱完成的,对于作品情感的掌握,需要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以及人物的情感发展,通过分析作品,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二度创作,赋予作品更多的生命力,这些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功底,还需要歌唱中“紧张”与“放松”之间有很好的协调。只有这样的演绎,才会有好的艺术效果呈现出来;作品的艺术效果得以呈现,才能体现出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

三、如何在演唱过程中协调“紧张”与“放松”的关系

第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学生起初学习声乐的兴趣特别浓厚,但随着专业性的进一步加强,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递减,最后失去自信。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差产生的,因此,良好心理素质在歌唱训练中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练习中注重调整自己的演唱心态,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歌唱中的一种“放松”,这样才可以在演唱中有更好的发挥。

第二,科学有效的训练。声乐学习中,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最基本的,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声乐的学习和演唱才会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将自己的身心及发声器官都调动起来,让心理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配合歌曲的表达,力求对歌曲演唱与发挥做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第三,舞台经验的积累。声乐演唱都会走上舞台,因此在舞台上的表现才是最为关键的,一些学生就是因为缺乏舞台经验的积累,在平时的练习中发挥的很好,但一上舞台之后,结果往往不如预期,这其实就是缺乏了舞台经验。舞台经验对于歌唱的“紧张”与“放松”也是至关重要的,舞台经验的缺乏直接关系到歌唱者演出时的质量。舞台表演会给人很大的压力,在压力的驱使下,演唱者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的演唱之中,其演唱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就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地创造舞台实践的机会,只有经过不断的锻炼,才会积累相关经验,进一步发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改正提高。

第四,歌唱状态的保持。有一些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会经常忘记歌唱状态的保持,不是忘记了心态方面积极的“紧张”,就是没有让自己的演唱状态得到足够的放松。因此,我们在对日常的训练中就需要对状态的保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我们可以用手机等移动设备对自己的演唱进行录制,这样再去看自己演唱时就会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哪一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就在之后的练习中加以注意,经过不断地录制、改善,情况一定会逐渐好转。形成习惯后,我们会发现演唱时的状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为对这一类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地练习,逐步积累起来的。只有歌唱的状态得到很好地保持,自己的演唱作品就会得到更完美的诠释。

第五,错误演唱状态的原因。歌唱中的错误演唱状态根本原因,就是“紧张”与“放松”没解决好。如果在演唱过程中,出现了不正确的“紧张”感会直接造成演唱者歌唱器官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恰当的“紧张”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因为演唱者因为自己歌唱技能方面的欠缺,出于对自己专业的不自信,即心理状态的紧张。对于声乐的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经过不断地实践、训练之后才能解决好演唱中的各种问题;二是因为舞台经验的缺乏,在歌唱教学中,要及时克服、纠正学习中的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在之后的练习中也会出现畏惧心理。那么,這里的“紧张”就不是心态上的积极,而是来自内心压力的消极的紧张。相反,“放松”用在歌唱时的状态上松懈,就会让声音垮掉,歌唱效果大打折扣。在发声训练时,有些演唱者过于追求声音的立体感以及音量,从而忽略了“放松”的真正状态,往往容易出现错误的演唱方法。如喉头的位置过高、过低都是非常有害的。有的演唱者并不了解“放松”的真正含义,歌唱时心里就会绷紧,容易出现舌根发紧的情况,其结果只能是堵住了歌唱的通道,使发出的声音有挤压感,而并不是力量感。

综上所述,在歌唱中出现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紧张”与“放松”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歌唱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练习,在获得好的声音效果之后,记住演唱时身体各个器官的状态是怎样的,并在之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规范性的记忆,使我们演唱时各个发声器官会条件反射式的调整到最科学的状态之中,这样不正确的紧张感也就不存在了,我们的歌唱也将呈现最佳表演状态。

猜你喜欢
紧张演唱者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周迅的“紧张”
浅论钢琴伴奏在舞台实践中的问题与调整
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