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书香校园,培育阅读之花

2021-03-24 11:51张丽宝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阅读能力

张丽宝

【摘要】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窄,阅读水平低,为改变中学生阅读的消极局面,笔者所在学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有质量的阅读,发挥书香校园的作用,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校园文化;阅读;能力

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培育人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书香校园”,应该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氛围,培育师生的读书习惯。在浓郁的书香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以人为本,借力书香校园,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中学生阅读现状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中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窄,阅读水平低。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量仅为30万字,多数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随意性大,没有阅读计划。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着电视、电脑成长的,习惯了声音、图像的刺激,对纯文字的,静态的阅读难有持久的兴趣。而且,欣赏水平较低,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经典名著欣赏不了,而对武侠、恐怖、艳情、魔幻、穿越小说及卡通漫画等书籍爱不释手,喜剧概念下的以“娱乐文化”为精神的现代读物越发的受到学生的宠爱。不少女生深陷于言情小说的梦幻爱情之中,渴望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小说里那样高富帅的白马王子;男生因其胆大富有冒险精神的特点,喜欢帅气的武打动作,更喜欢惊险刺激的各种武侠或恐怖小说。这些低俗的娱乐文化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方法及对策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如何巧借书香校园,培育阅读之花的方法及对策作了探讨。

1.打造书香校园,提升阅读品位

书籍记录人类社会曾经的文明、文化和历史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书籍影响并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中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阅读习惯重在养成,关键期在青少年阶段。为了让书香更好地浸润校园,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我校高度重视,积极打造书香校园。首先,从布置校园环境入手。将中华礼仪、唐诗宋词等经典传统文化制作成专栏,图文并茂,赏心悦目,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一进入校园,就会不自觉地和经典交上朋友,走进千古传颂的故事中。在这些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下,学生的文化素养日益提高。其次,创造阅读条件。为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我校开办了“校园书屋”。书屋里的图书、报刊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引人驻足阅读。放学后,不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书屋中自主选取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再次,树立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向导。为了创设更好的阅读氛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每学期语文科任布置好名著阅读的书目,科任老师与学生一块阅读,成为其中的一员,能和学生分享阅读体验,发现学生阅读中的问题,让接下来的指导更具针对性。教师的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此外,邀请名家助阵。为了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去年我校邀请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实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丁之镜举行《走向语文生命的高处》专题讲座。丁之镜老师告诉大家要回归语文生长的初心和阅读的力量。丁之镜老师精彩的演讲激起了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学者林清玄先生,2015年也到我校举行专题讲座并现场签名售书活动。同时,适当引入电子阅读。比如,把重要的阅读文章放在班群的微信里,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开展阅读活动,培育阅读之花

第一,加强阅读交流。“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为了让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接受思想的洗礼,情感的熏陶,我校注重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感悟,如每学期举行“美文朗诵”比赛、“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明确阅读的意义;而且以班、年级为单位举行“读享会”,师生共同分享各自的阅读感悟,抒发自己的人生情怀。今年我班举行了费孝通先生作品《乡土中国》交流分享会,此次“读享会”以“悦读·分享·成长”为主题,师生通过交流阅读感受,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的理解,体悟了作品中的真善美,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争当“阅读之星”。为立榜样、树典型,我校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的评选活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选好书籍,如高一第一学期把《家》《巴黎圣母院》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并写好读后感。能出色完成阅读任务的学生,则评选为“阅读之星”。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课余时间到处可见学生手捧书卷,沉浸在文字的芬芳中,享受着精神的盛宴。同时,那些卡通漫画、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则渐渐淡出了学生的视线。

第三,共享阅读成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为了更好地推广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我们定期将学生的读书手抄报、读后感等选出精品张贴展示,让全校学生共享学习。另外,学校还对优秀的读书笔记结集成册,分发到各班供学生品读。这样学生更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更加热情地投身到读书活动中。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职能,怀仁崇文精神是我们传承文化的使命。阅读是人生最美的姿态,书香是校园最醉人的味道,我们应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品格,让书香如同花香一样芬芳四溢,让阅读伴随学生的生命成长,愿阅读之花越开越灿烂。

参考文献:

[1]王耀平.高一上学期“整本书研读”活动的实施策略[J].语文月刊,201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7.

[3]赖丽萍.借“书香校园”,促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J].大埔教育,2016(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阅读能力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