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建构活动中幼儿创新人格的培养策略

2021-03-24 13:39刘细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4期
关键词:幼儿策略

刘细

【摘要】幼儿积木建构活动是幼儿创新人格培养的良好载体。3-6岁幼儿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好奇心、自信心、坚持性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在3-6岁的幼儿积木建构活动里,教师可以从选择合适的建构主题,注重幼儿观察、提问能力锻炼;敏锐预判活动过程中,注重幼儿的需求并给予及时支持,积极营造宽松的建构人文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人格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积木建构;创新人格;策略

科技飞速发展急需创新人才。3-6岁幼儿大脑可塑性强,受习惯束缚少,想象活跃而大胆,是创新人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幼儿积木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联想而操作积木建构作品,是幼儿创新人格培养的良好土壤。自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开始有关创新人格的研究。创新人格是人体进行创新的动力系统,通过研究和开发量表经验得出:持久性、好奇心、充满能量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典型人格特征(Amabile、 Gryskiewicz,1988)。3-6岁幼儿期创新人格主要体现在好奇心、自信心、坚持性和乐观向上的品格上。每个幼儿都有创新潜能,人文环境不同,幼儿创新表现差异较大。有些幼儿思维活跃、想法独特,但在搭建中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导致无法呈现原本想法。有些幼儿则相反,原本没什么新奇构思,在宽松的游戏气氛下,因好奇积极尝试而搭建出别具风格的作品。通过这几年课题的文献研究与行动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关于3-6岁幼儿积木建构活动里创新人格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激发幼儿积木建构的创新意识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幼儿活跃思维,乐于创新。3-6岁的幼儿常常津津乐道的事物有车、动物、房子、机器人等,它们可以成为很好的建构主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小班入门建构有“沙发、桌子、床、门、小鸡、小鸭”等。中班有了一定观察与分析理解能力就开展“桥、塔、亭子、牛、羊”等建构。大班幼儿观察能力、空间思维、推理、合作等能力更强,建构探究主题就转为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城、中国馆、南澳大桥等国家和地区标志性建筑群的建构。此外,还鼓励他们结合感兴趣的话题合作搭建综合情景主题作品,如,中班“桥、塔”等单项内容建构完成后,幼儿发起了《美丽公园》《儿童游戏广场》的综合情景建构。事实表明:在幼儿感兴趣而适当富有挑战性主题的情景中,幼儿乐于探索,克服困难,创新思維表现特别活跃,幼儿与玩积木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地培养创新人格,磨练创新能力。

二、重视积木建构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锻炼与积极提问,增强幼儿的好奇心

(一)锻炼幼儿有目的、条理性、敏锐地观察习惯与能力

大量的心理研究发现:好奇心是幼儿创新的动力与内驱力,当幼儿对事物有足够的兴趣时,其观察及探索的欲望就越强,而观察力发展越细致及敏锐,幼儿就能更加快速地透过事物的外在找到本质,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也就越能持久。课题实践研究发现,幼儿积木建构活动中的好奇心与观察力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发现幼儿奇思妙想多,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由于观察不细致,对事物形态认知模糊;加上类比、概括等思维水平限制,幼儿搭建的作品普遍存在结构特征不明显的现象,如果幼儿不主动介绍作品,成人很难看出他搭建的是什么,可以说积木建构作品结构与幼儿想象力表达严重不匹配。要想有所突破,首先,在积木建构活动里,我们要特别引导幼儿观察事物时从无意识向有意识方向发展,从笼统的观察向精细的观察发展推进。如,在积木建构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尽量提供多样化的物象材料,如,不同形态的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投放在各个环节,引导幼儿充分观察,积累较为清晰的事物造型图式经验,再通过师幼互动分析、总结,协助幼儿归纳建构主体的基本结构及特点,有目的性地选择合适积木颗粒与建构技法完成作品建构。

(二)鼓励积极提问,并积极回应,促进深入探索

提问是幼儿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体现。鼓励幼儿积极提问,既能培养幼儿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也可以优化幼儿创新人格品质。在积木建构游戏中,我们要允许幼儿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才能培养出拥有勇于创新品格的幼儿。有些幼儿天生好问:“老师,这个齿轮是怎样转动的?”“老师,这个特殊颗粒积木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教师在游戏建构中都要认真对待发问,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保护好奇心,支持其深入探究。遇到不爱主动言语表达,不爱提问的幼儿,怎样培养其好奇心呢?有一个成功案例:曾老师特别善于用启发性的提问对幼儿进行引导。“你这个部分是什么呀,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功能,如果我们换一个轮轴下去会怎样?”这样的提问多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她班级的幼儿个个都是“智多星”,“不按常规出牌”的优秀作品特别多。

三、敏锐察觉、预判幼儿需求,塑造坚持性品格

坚持性是幼儿遇到困难时能坚持住、不轻易放弃;然后能积极面对,勇敢挑战,甚至在失败后敢于重新开始的品质。它是创新人格的一种重要品质。“敢想敢做”的积木建构活动中,由于新尝试带来的新挑战很多,诸多不可欲知性导致作品的创新搭建需要多次失败体验后才能成功。在创新建构过程中,坚持的品格就显得特别珍贵。

建构游戏里,教师需要多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应,珍视他们的努力和适当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敏锐地察觉、预判他们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介入活动,给幼儿提供有效支持和激励。如,小班建构游戏“墙”,开始很多幼儿一味垒高,垒高到一定高度墙就会倒。悦悦多次重复无果后哭了起来,幼师来到身边,说:“悦悦,你遇到什么困难了?”

悦悦:“老师,墙老是倒。”

师:“嗯,你很想搭高,试搭多次老师都看到,你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孩子。”幼师再问:“墙会倒究竟哪里出问题了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幼师拿出事先搭好的“结实墙”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并启发引导,不一会儿,悦悦就注意到积木层与层缝隙连接位置不同,她的眼睛闪现出喜悦的亮光,积极尝试重建,发现这次墙高又结实,幼师顺势说出技能“互锁”,点明“互锁”在积木建构中的作用是连接加固,且表扬悦悦:“悦悦真是一个能坚持到底不放弃的孩子!”悦悦含着泪开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灿烂。

猜你喜欢
幼儿策略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我的手机在哪?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