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思考

2021-03-25 09:30郑洁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政管理

郑洁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一定要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丰富多样的共享教育平台提高自身的学生管理能力和思政内容渗透技术,以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创造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现实促进意义。下文中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策略做出简短阐述,希望对广大职校的教师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对思政教育较为忽视

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中,一方面由于教师一直采用传统单向灌输式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经常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思政教育内容渗透环节中,只为学生设置一些简短的题目让学生以笔试的形式完成考试任务,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政教育成果普遍不太理想。

另一方面,由于在职业院校教育科目中,思政教育未能作为一支单独的专业科目设置,课时安置相对缺乏科学、严谨性,导致学生对此门科目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日常学生过程中也经常忽视这一科目的教育作用,只是采取应付成绩的态度对待此门科目,认识不到思政教育于学生未来发展而言的重要性。

殊不知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方式和忽视思政教育作用的观念都是错误的,教师应及时引入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思想,借助现代化互联网媒介的作用,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内容有效传播下去,使学生早日建立良好的思想品格,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普遍落后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由于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的深入影响,至今依然沿用传统已经固化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及以教师为教育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学生管理模式普遍落后,思政学生管理内容普遍单一,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教师在日常的思政教育过程中也只是关注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品性给予正确的指导。

长久以往,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思政教育知识学习兴趣,还让学生逐渐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不愿意自主地融入到思政教育课程环节中,从而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共偶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教师应尽早认识到这一不良现象的危害,并根据学生实际的思政现象现状制定出相应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以此创新学生管理方式,提高思政教育效果,为学校后续的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进程奠定前瞻性的教育基础。

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首先,职业院校领导应顺应时代的教育需求,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等教育设备,加强本校的思政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完善本校的思政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思政课程学习条件。

其次,加强院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园内外发布的招聘信息,尽量招募一些具备丰富学生管理方法和思政教育渗透技巧的优秀教师;进而以互联网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授课途径,提高本校思政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与多媒体教育设备的应用水平,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保障学生后续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最后,运用现代化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管理、评级体系,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定期对教师的学生管理水平和思政教育能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检测;让教师结合体系平台内反映的真实信息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其带着目的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以此优化自己的管理和教育策略[1]。

(二)设立健全的学生管理考核、反馈体系

首先,职业院校的领导应根据此阶段学生的真实思政学习需求,通过互联网丰富多样的共享教育平台的培训、听讲座的方式,积极提高职业院校管理者的学生管理水平,让其结合网络上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积累、总结出更多的学生管理方法,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再教育力度。使其秉持“以人为本、立德育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主,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创建多种多样的思政学习环境。

其次,职业院校领导应加强对本校教师的选拔、审核力度,完善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学生管理职能,以此避免滥竽充数的教师破坏院校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引入创新的思政教育思维,摒弃传统单一、沉闷的教学模式,借助新媒体的网络力量将理论的思政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易懂起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效率,还能增强思政教育成效。

最后,依旧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技术设立健全的信息化学生管理考核、反馈体系,定期对教师的学术知识和思政渗透技能进行有效的测评;与此同时,运用现代测评软件Excel 表将教师的调研、测评结果收集、归拢起来,进行深入分析,让教师结合测评的分析结果有效意识到自己在思政讲解方式中出现的问题;继而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后续的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2]。

(三)借助多媒体凸出思政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政觉悟

首先,职业院校的思政管理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及时摒弃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及时建立“以人为本、立德育人”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观念和道德品质素养,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政觉悟。

其次,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微课程等技术优势不断优化、调整思政教育手段,完善学生管理模式。必要时可运用多媒体教育设备为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思政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政活动参与热情。以此为学生营造和谐、舒适的思政教育情境,增加师生互动频率、强调师生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思政学习意识和态度。

最后,借助微视频的剪辑、合成方法对现有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以此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完善思政教育结构,将思政教育逐渐课程化。必要时可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们各不相同的思政学习能力,为其推荐恰当的思政学习平台,不仅能打破学生以往落后的思想教育学习思维,还能在浓厚的思政氛围下让学生自主形成良好的思政学习习惯。

日常思政教育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技术力量为学生导入社会上一些典型的思政教育案例,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案例做出不同的解析,以此激发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还能活跃课堂教育秩序,规范学生的思政学习行为,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去城市的养老院、孤儿院、志愿服务社等公共爱心场所开展一些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切身参与到真实的社会服务环节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效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还能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早日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3]。

又如,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一些时下的热点新闻,以动态视频的学习方式渗入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清楚社会当下的思政发展形势,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热情。或者让学生自发地展开讨论,勇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仅有助于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还能丰富班级管理方式,改善课堂教育氛围,一举两得。

(四)借助时下通讯软件构建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宣传平台

首先,教师可将现代化的网络媒体优势与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技术建立专属的校园官网,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智慧与思政教育氛围的和谐校园,并将思政教育内容设置为校园的首页,加大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宣传力度,以此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院校开展的思政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为载体,让学生有效吸收思政教育内容。此举不仅能帮助学生创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政治理想,还能帮助教师将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当中,进而提高院校整体的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

其次,教师可借助时下即时通讯软件微博、QQ、微信等高新的技术平台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宣传平台。定期将学校相关管理者制作的思政教育推文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的形式加大校内思政教育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微视频剪辑、制作的方式将以往枯燥的思政教育知识变得生动、立体化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任何角落都能有效吸收到思政教育知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拓展院校的思政教育平台,将教学从课堂之上延伸到校园内外的方方面面,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把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很好地融合起来,为其未来的长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五)发展校企文化,改革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

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多样化、多渠道的公共网站联系、发展一些校企合作单位,以改革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为目的,实现校企联合作业,增加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几率。

其次,根据合作单位的发展需求,有效调整思政教育的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继而将院校的思政文化与企业的发展文化有机结合,给学生创建更优质的思政工作环境,以此落实“以人为本、立德育人”的管理发展理念。

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产教融合”发展原则,将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核心内容、学生管理方式与当前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以调节校企双方价值为己任,将二者融会贯通,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思政教育方案,加强人才培育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生存技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可塑之才[5]。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中,院校应顺应时代的教育需求,与时俱进,及时引入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等教育设备,完善本校的思政教育设施,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思政素质培养力度。借助互联网多样化、多渠道的技术优势合理优化教师的思政教育模式,完善教育方法,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营造和谐、舒适的思政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切实参与过程中体验与众不同的思政学习感受。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早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还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使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有效融为一体,为学生创建更为广阔的思政学习空间和平台。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思政管理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