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2021-03-25 09:30王晓艳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程序学科微信

王晓艳

(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河南郑州450046)

作为新媒体应用的代表,微信小程序能够将多样化的信息传递给读者,方便读者在网络社交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资讯,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相关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微信用户已达10 亿人次,用户覆盖面较广,几乎成为国民网络社交的重要软件。而微信小程序能够通过咨询服务、娱乐服务、应用服务等多元服务的方式,为用户的生活提供便捷。因此,将小程序融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中,可以帮助图书馆免去平台搭建和宣传推广的成本,可以更好地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使图书馆学科服务真正满足读者的发展需求。

一、小程序的基本特征

微信小程序推出于2017年初,是搭建在微信APP 上的应用程序,不需要用户进行下载安装操作,只需要简单的检索,便可即时使用。因此在推出后的一年,微信小程序的用户便呈直线式的增长,截至2018年初,小程序用户已经达2 亿人。[1]相较于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的主体功能主要以服务、娱乐及应用为主,咨询传播功能较差,但正因为小程序功能单一、轻便、简单,可以更好、更有效地提升用户的应用效率;此外小程序入口多,拥有56 个程序接口,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关联微信公众号,提升用户在公众号和小程序之间的访问质量和效率。而在功能设计层面上,小程序能够给用户较大的控制力,用户在小程序界面,能够控制数据的权限,能够授权或取消小程序的数据获取功能。而在应用层面,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即时调用或取消小程序,方便用户更好地应用微信,提升小程序的便捷性且更加人性化。而在信息获取层面,小程序严格遵循“合理+必要”的原则,开发者必须在争取用户授权的前提下,才能获取用户的信息。因此小程序在用户信息安全层面上,拥有较强的价值。正因如此,小程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家的青睐。

二、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构建

为更好地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小程序的应用特征及用户优势,合理构建学科服务平台的功能体系,通过功能构建的方式,提升图书馆小程序的应用和推广质量,使小程序真正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一)功能建设内容

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开通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读者忠诚度高、信息获取快捷、运营成本低、用户基数大等特征,将图书馆的咨询服务、学科服务、图书服务有效地呈现在高校读者面前。而在微信小程序的支持和帮助下,图书馆可以结合公众平台的服务优势和功能特质,重构学科服务平台,使学科服务平台在公众号与小程序间,上下联动,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资源、图书资源及信息资源。使小程序的服务和图书馆的咨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功能和咨询系统统一的线上学科服务体系。在平台建设和功能开发层面上,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应包含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发布、服务项目、产权服务、讲座咨询、科研查询、学科介绍、科研查新、收录证明、文献下载及查询等内容。在学科服务功能建设的过程中,服务平台还应制定信息获取与“推荐功能”,信息获取功能主要指馆员在用户授权平台获取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采集用户的网络行为、性别、学科等信息,并结合推荐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

(二)程序应用思路

在概念界定的层面上,学科服务主要指高校图书馆为院校提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类型。对馆员的综合素质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学科服务过程中,学科服务机构却普遍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业务量大,缺乏相应的财力和物力的问题。而微信小程序以其获取成本低、推广难度小、开发周期短等优势,可以帮助“人力、财力、物力相对短缺”的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提升学科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服务者的业务强度,使学科服务者将精力集中在新业务内容、模式的开发中。[2]在小程序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服务关系的不同,将小程序的界面、内容及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版块。譬如人文艺术服务组所面临的院系有文学院、教育学部、音乐学院;经管传媒服务组面向的院系有经济学院、传媒学院、商学院;理工服务组面向化学、物理、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学院。在传统的学科服务平台中需要将不同的服务信息罗列在索引栏中,不方便用户应用。因此,在开发和应用微信小程序时,可根据用户的填报数据,自动为用户调取相应的学科服务板块。或者根据用户的应用情况,将使用较为频繁的功能及板块提前呈现在用户面前。此外,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小程序于学科服务时,应根据应用场景,灵活调整小程序的功能内容及服务方式,以此提升小程序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质量和效率。

三、学科服务中小程序的应用场景

(一)学科培训

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部门通常会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譬如写作培训、数据库培训、资源培训等。而在开展学科培训互动的前期,学科服务负责人通常会将信息发布在活动主页上,通知教师参加培训活动。然而在人数归纳上,活动组织者需要凭借经验对“与会人数”进行估算,导致实到人数和估计人数有明显的出入,需要在培训活动中进行动态调整。而将小程序应用到学科培训中,活动组织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培训资讯实时地呈现在教师面前,并引导教师点开微信小程序,填报报名信息。帮助活动组织者更好地了解“与会人数”,进而合理安排学科培训的时间和地点。而结合教师应用学科服务平台(小程序)的频率和规律,活动组织者也可将咨询以“活动通知”“界面弹窗”等方式,呈现在教师面前,即便教师很少关注微信公众号,也能及时地获取活动信息。

(二)科研小组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能够根据科研方向构建相应的学科小程序,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功能菜单,将学科前沿和学科资源及时地推送给用户或教师。而组建学科群,构建留言区,发起科研话题则可以有效地帮助科研兴趣小组获得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帮助学科馆员更好地提升兴趣小组的构建质量和效率。通常来讲,学科群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沟通交流的媒介,能够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发表看法和意见,与此同时也能间接地提升高校的科研质量[3]。将小程序应用在科研小组中,学科馆员能够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收集教师或学生的科研需求,帮助图书馆员更有效地开展服务工作,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因此,在科研小组场景中,小程序应具有基本的咨询推送、交流讨论、资源查询及数据收集、整理及处理等功能。能够与学科服务平台相连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三)问卷调查

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引进的过程中,通常存在因资源评估不充分,缺乏分析报告,致使图书馆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应用的问题,极大地增加了图书馆的成本投入。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高校图书馆的采购经费相对紧张,且引进的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无法得到有效应用。而在微信小程序的帮助下,图书馆员在采购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用户群体对资源的需求情况,进而确定资源采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根据重要等级将资源划分为不同的采购等级,以等级的优先程度决定资源采购的顺序,以此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图书馆资源真正地、充分地应用到教师的科研服务中。

(四)比赛和证明

首先是学科比赛。由于小程序拥有操作便捷、使用方便的优势,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学科比赛的过程中。学科馆员只需将比赛内容嵌入到小程序中,便可通过扫码等方式,引领读者进行答题比赛。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读者都能灵活地参与到学科比赛的过程中,极大提升了读者的参与度,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做好学科服务工作。其次是收录证明。“科研论文”的收录证明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要工作,尤其在课题申报、毕业季及职称申报时,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涌入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量大、时间长、强度高,极大影响到论文收录证明办理的质量和效率。[4]而通过应用微信小程序,图书馆员可将论文收录证明的办理表格共享到微信平台中,教师和学生只需按要求填写表格,并点击提交按钮,便可自动获取所要打印的证明文件。随后再到相应的部门加盖公章,便完成了所有的证明手续。

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然而要想真正地发挥小程序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质量,就必须结合实际的服务需求,工作内容及所面临的问题,从功能设置、应用思路及应用场景的角度出发,完善小程序的应用体系,提升小程序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程序学科微信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超学科”来啦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微信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