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以酒泉市社区教育为例

2021-03-25 11:45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酒泉市居民社区

张 祥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全面推进社区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战略部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文明型城市”,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甘肃省成立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第三年龄段教育、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等相关工作,着力构建符合甘肃省情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同时,地方开放大学积极响应,依托开放大学系统和远程教育平台,全面推动地方社区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①。

一、地方开放大学社区教育现状

酒泉市辖1区2市4县共7个县(市、区),49个社区,约44.8万居民。其中:肃州区21个社区,29万居民;玉门市5个社区,3万居民;瓜州县5个社区,3万居民;金塔县4个社区,3.2万居民;敦煌市8个社区,5万居民;肃北蒙古族自治县2个社区,0.6万居民;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4个社区,1万居民。

当前,酒泉市社区教育主要面向城区49个社区展开,在实践探求中力求解决新形势下社区教育面临的三项新任务。一是解决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以公平有效的供给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二是完成传统与创新的转变。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形成“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的学习氛围。三是迎接规模与教学的挑战。积极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平台,充分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1]5-7。

二、地方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社区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到位

由于社会对社区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影响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积极性,没有真正发挥出社区教育的功能。

2.社区教育体系不健全

地方目前尚未真正建成社区教育体系,没有科学的运转机制,社区教育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理论指导缺乏科学性。

3.社区教育缺乏经费保障

社区教育没财政预算经费,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体系建设等得不到保障。据调查,一些地方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管理队伍、人员经费得不到落实,教育网络不健全②。

4.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及专业化程度不高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数量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就酒泉市现状来看,无论在数量、能力还是知识结构方面,专门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队伍远远不够,他们大多凭着热情和经验开展教育活动,存在有非专业化、女性化、老龄化、学历层次低等问题,社区资源缺乏有效的统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教育的深入推进。

三、地方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主要做法

(一)理清思路,科学构建社区教育体系

1.形成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基础能力建设

自2017年起,在省校和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酒泉市相继成立了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市社区大学。在坚持“一体两翼”的开放教育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社区教育“1+2”运行构架,即:以酒泉社区大学为主体,以社区四级教育网络和数字化学习平台为两翼,不断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积极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特色品牌,进而建立起辐射整个城乡的终身教育体系②。一是协调各级政府,支持和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创造有利于社区教育工作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制定印发《酒泉市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依托酒泉电大分校成立酒泉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制订酒泉市社区教育年度工作计划,撰写社区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建设多项工作制度。三是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深入宣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教育的良好氛围。四是努力解决经费保障这一全国性的难题,目前社区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经费、企业赞助、社团出资、培训机构的政府采购项目经费、社区居民自筹等途径。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多方争取专项资金10万元,保证社区教育必要经费支出。

2.构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形成城乡辐射效应

出台了《酒泉市社会服务发展三年规划》和《社区教育学习指南》;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社区教育监督促进大检查,强调社区学校挂牌、经费人员投入、品牌建设等重要内容;构建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全市相继成立了1个市级社区大学、7个县级社区学院、50个乡镇(社区)社区学校、248个村级社区学习中心。从中涌现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国家级省级“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5个,国家级省级“百姓学习之星”7人,新型城镇居民学习中心17个,每年培训学员8000多人,近年来共有2.6万人接受了文化、技术技能、健身等各类培训,酒泉社区大学文艺团体活跃在各种演出场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全年开展,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全民终身学习氛围。

3.发挥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明确平台建设目标

以酒泉市社区大学为主体,以四级网络体系为支撑,通过环境和资源建设,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大平台。3年来,将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主要倾斜于3个教育平台的建设,即以“全民终身学习周”为抓手的居民学习开放式教育平台,以“四级网络体系”为基地的学习型城市幅射式教育平台和以开放大学为大本营的数字化学习覆盖式教育平台。以平台为载体,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以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厚植内涵,提升服务居民的能力

在全民终身学习的推广实践中,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着重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1.不断丰富社区教育课程项目。建设一批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本土课程资源体系。目前酒泉市开展社区教育课程项目主要有社区居民再就业职业技能课程创业创新课程、社区业务类课程、公益类课程等。其中青少年教育、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居民文娱体育等十几个大类课程已成为各社区普遍开展的通用课程[2]。如,肃北县雪山蒙古族特色服饰制作课程,既很好地传承、保护了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又使广大妇女掌握了一技之长,有效促进了就业与创业,在当地居民中有着极好的影响和口碑。

2.拓展社区教育体验学习基地。通过与本地大专院校、职业学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办机构横向链接,合作共享,形成了一批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肃州区银达镇建设的好人纪念馆、玉门市赤金镇建设的铁人故居、肃北县巴音社区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金塔县双创孵化基地等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学习基地。

3.开辟居民学习新途径。经多年实践探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开辟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社区教育途径:一是依托社会社团开展,二是社区自行组织开展,三是依托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或民办培训机构开展。

在办学形式上力求丰富多彩,贴近居民群众。通过开放教育学习平台、社区大讲堂、微信公众号、群众大舞台等社区教育阵地,将课堂从学校拓展到移动平台、居民小区、田间地头,鼓励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到专题讲座、户外游学、文体活动、志愿者队伍之中,同时将活动中的学习体验通过文本、视频、照片等媒体形式上传到数字化学习平台,建立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提升社区教育参与性和灵活性,同时为居民提供贡献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的机会。

酒泉童心合唱团是依托教育战线离退休干部创办的一个老年学习活动的团体,是酒泉社区大学社区教育项目载体之一。童心合唱团管理学习制度健全,乐器演练、学唱合唱、舞蹈排练为一体,具有固定的办团场地,分设有乐器练功房、舞蹈练功房和合唱练功房,拥有二胡、板胡、大提琴,笛子、电子琴、萨克斯、贝斯、扬琴、手风琴等。现有人员达160名,成员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50多岁,队员中有干部、教师及企业、社会音乐爱好者,具备演出、合唱、舞蹈和戏剧伴奏等方面的各种乐器与人才,在培养人才,服务社区,传承文化,播洒文明,为酒泉十几万老年人群开启童心,发挥余热起到了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童心合唱团共培训乐器爱好者26人,舞蹈爱好者35人,歌唱爱好者60多人,累积参与接受活动人数达5000人次,受训学员分布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厂矿企业,为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默默贡献着力量,发挥着作用,童心合唱团即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又是社会安全的维稳者,功不可没。每年都进部队、下学校、去厂矿、入福利院,为孤寡老人、青少年学生、部队战土慰问演出40场次,丰富了节假日广场文化生活;演出时他们服装自己购买,走出去演出乘车费自已购票,舞蹈演出道具不够时他们四处去借,这种无私奉献,契而不舍,追求卓越,献身艺术的团队精神正是文化自信写照,童心合唱团办团形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劳逸结合,非常适合老年人群的健身、娱乐、学习,花城湖畔有他们的歌声,乡村杏花桃花节有他们的琴声,新农村一日游,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内有他们活动的足迹,他们的活动遍布酒泉的大街小巷,他们的精神是老年朋友的一面旗帜。

四、对地方开放大学融合社区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

社区教育是全民教育,它把教育延伸拓展到社会基层,有效地填补了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一)提升社区教育对象的层次

从目前的社区教育实施情况来看,是退休人员受到了特别重视,而在职不在职的社区居民则参与度不高。通过加强社区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群体的共性需求与个体的个性需求有效结合,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扩展社区教育对象的层次[1]5-7。

(二)创建示范性社区教育基地

酒泉市部分街道、社区、乡镇挂牌成立了“社区学校”,社区教育机构有市民学校、国学讲堂、绿色网园、街道党员服务站、青少年托管中心、警示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等10余个,其中肃州区南苑社区建成了省级示范家长学校,汉唐街社区建成了“一校两室四中心”的社区青少年教育基地,金泉路社区建成了禁毒防邪警示教育基地等。但也存在着力量分散,辐射效应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根据综合条件,遴选1~2家条件较好的社区学校,将其确立为示范性社区教育基地,进一步孵化出特色品牌项目。我市计划在近年逐步投入50万元经费,建设一个示范性社区教育基地,重点建设器乐、舞蹈、书画3个居民活动功能区,由此造成一定的示范效应,进而以点带面地推动整个地区的社区教育发展。当社区教育在示范引领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时,就有可能受到政府重视及相关政策、经费的支持投入。

(三)继续提升社区学校、学习中心教学能力

从办学效果来看,社区居民希望采取的教育形式是利用业余时间到成人学校以及利用网络在家学习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讲座、现代科技知识和应用性技能的培训。居民的需求对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大学要帮助各乡镇(社区)教学点建立起合适的师资队伍、课程管理、教学模式、学分评定和奖励制度[3]。同时,大力发展线上教学,在网络设施设备上加以提升改建,大力推进“移动教室”的应用拓展,定期推送省校及分校社区教育线上资源,建设更加方便迅捷的学习环境,以适应数字化学习的需求[4]。

(四)继续加快教师及志愿者队伍建设

从人才库、专家库的建设工作入手,深入摸清各类专业性人才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关注教授、企业家、工人、教师乃至农艺师、技术员、科学种田能手、民间艺人等独具专业特长的各类人才,保证专家库人员的多样化、专业化培育高素质稳定的社区教育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师资队伍、志愿者团队的力量,以保障社区教育的持续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实现社区教育人力资源的共享。

五、结语

在全民终身学习的时代大潮中,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源自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教育理念,进行本土化、特色化、人文化的区域社区教育体系开发与建设,着力打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努力探索社区教育的新途径[5]。通过四年时间的探索实践证明,地方开放大学开展社区教育是一种高效、开放的大教育模式。在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方面,能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注释:

①甘肃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教职成〔2016〕17号)。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加快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就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提出具体意见。

②酒泉市教育局等九部门发布《酒泉市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酒教字[2017]45号)。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以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为着力点,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猜你喜欢
酒泉市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酒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甘肃省酒泉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酒泉市肃州区洪临灌区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浅析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