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狂人日记》的写作角度和主题表达

2021-03-25 16:21张堂堂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6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

张堂堂

摘要:《狂人日记》写于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背景。其文本结构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小说的引子,另一部分是日记。小说的引子部分统领日记部分,日记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小说在两个结构组成中均运用了第一人称去叙述,两个“我”角色不同,过渡自然。鲁迅这样巧妙转换写作角度,由一个造访者转换成“狂人”,由此而产生了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直观形象、象征意味、直入主题、表达深刻。

关键词:《狂人日记》  写作角度  象征意义  主题深刻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这样两句话评价鲁迅先生和他的《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由此可见这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之重要。

《狂人日记》是名家名篇,幼年时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就拜读过。懂得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疯子形象,可笑也可悲。一笑过后,再也没有什么印象。父亲笑着对我说:“你没有读懂,时间会慢慢帮你理解的。”上了初中,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我学习了《藤野先生》《孔乙己》后,才朦朦胧胧地知道鲁迅为何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向残害中国人民的恶势力宣战。现在带着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时,心中便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一、巧妙转换角度,两次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自然、真实、可信

认真赏读这篇小说,它的结构极其简单。小说分为两部分:小说引子部分运用第一人称“我”,日记部分也运用第一人称“我”。但两个“我”是两个不同的“我”。第一部分的“我”是一个“拜访者”,或是一个旁观者,是第二个“我”出场的推荐者。第二部分的“我”才是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所以,整篇小说“我”是整体的参与者、见证者,用“我”的眼睛去看,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脑袋去想、去感受。这样,所有事都是“我”的亲眼见、亲耳听。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写出来,读者看起来都是可信的,而且是自然的。

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小说中两个“我”,虽然意思不同,但作者为什么运用得如此自然、贴切呢?因为作者运用艺术技巧,巧妙地转换了写作视角。第一部分以“我”——造访者的视角去写。第二部分就成了“狂人”的写作视角了。这样的视角是如何转换的,而且读起来一切都显得自然、天衣无缝呢?

如果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想,不难看出,小说的第一部分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出现的由头。为什么?作者写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供医家研究”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托词,作者巧妙利用这个托词,又顺理成章地和盘托出“狂人日记”。作者又说道“(狂人)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显然疯子的语言是混乱的,想象是不着边际的,行动是荒唐可笑的。如果小说的第二部分没有第一部分的支撑,那么整篇小说就成为一盘散沙。所以说,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形成的理由,更是支撑13篇日记的架子。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那么作者想达到怎样的目的,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呢?

作者巧妙利用“我”的角色的转换,神秘地将自己伪装起来,伪装为一个“狂人”,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潜入“狂人”的躯体之中,目的是让这个“狂人”走进小说之中,把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所思所感,通过作者创造的最能表达作者思想和感受的道具,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跟着“狂人”去狂想、去恐惧,然后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感悟,再有所收获、有所启迪。这不正是作者的最终目的,不正是作者创造“狂人”这个艺术形象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吗?

二、狂人说狂,不仅有象征意义,而且直入主题,表达深刻

小说表面写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记录自己在犯病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内容单薄,语序零乱,荒唐可笑,但这其实是鲁迅先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一个宏大的严肃的主题。那么它的主题是什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作者巧妙将自己伪装起来,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潜入作者制造的道具之中,用“狂人”的眼睛去看,用“狂人”的耳朵去听,用“狂人”的大脑去思考、去想象。那么“狂人”的灵魂不正是作者的灵魂,“狂人”的思想不正是作者的思想吗?让我们重新读一读小说中“狂人”所说的几句话: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

从这两段“狂人”的话语,我们可以窥探出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用意。令国人自豪的是,我们老祖先们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丰富的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四大发明……都是民族夸耀的资本。可在文明史的背面,又是血泪斑斑的野蛮史,里面密布着民众被侵略、被奴役、被宰割的历史。所以,中国历史又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

当西方的“民主”“平等”“博爱”等文明春风吹入这个曾经文明过、辉煌过,现在因被战火和几千年的礼教尘封而沦为麻木而愚昧的民族的时候,鲁迅先生是第一批被这股春风吹醒的人。他用警觉目光审视一切,发现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人吃人的民族。于是他像医生一样,望闻问切,努力寻找我们这个民族僵死、失去人性的病因,于是他写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其实他是给我们这个民族开了一份诊断书。

由此而论,鲁迅先生是通过小说这种艺术样式,巧妙地把自己伪装起来,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地地道道的“狂人”。用“狂人”的目光去审视我们的民族,以及其整个历史,去寻找它的堕落之处,分析它的堕落的成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1.直观形象。作者對当时社会、我们的民族及其整个历史审视后产生的担忧和恐惧,通过“狂人”这个形象直观表达出来。

2.具有象征意义。《狂人日记》的表层意义是描写一个无端猜疑、胡思乱想的疯子,深层含义用狂人对周围一切扭曲的反映,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认识。

3.直入主题,表达主题深刻。鲁迅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的时期,但是人们对这种黑暗野蛮现状麻木了,即使有人觉醒了,看清这种社会的本质,也不敢言。就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一样,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所有的看客都知道他们至高无上的皇帝没有穿衣服,但是他们不敢说。如果说了他们就是愚蠢的人,不称职的人。最后作者安排一个小孩子这样具有特殊身份的人说出实情。鲁迅先生也是如此,面对这万马齐喑的社会,作者假托这个另类“疯子”去骂街,来宣泄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悟。这样不仅直入中心,而且入木三分。

参考文献:

[1]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
论鲁迅对启蒙的怀疑
《狂人日记》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
从“人”“鬼”纠葛浅析《狂人日记》中的现代性
重读《狂人日记》
“吃人”的悖论
也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阿Q之死
论《狂人日记》中的现实主义手法
鲁迅《狂人日记》的隐喻式写作风格探讨
从叙事角度谈《狂人日记》的特殊艺术魅力
《狂人日记》的深层意蕴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