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2021-03-25 17:32陆静远
商业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消防设施上海市消防

陆静远

2020年3月19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消防条例〉的决定》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新的《上海市消防条例》中第二十四条提到推动智慧消防建设、推动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建设,加强城市消防远程监控。

传统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服务,是社会单位(如:建筑物产权业主、物业、开发商等)向消防设施维保单位购买维保服务。新的《上海市消防条例》施行后,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能及时甄别并及时发挥作用,是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该行业新出现的物联网服务商对行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服务面临的问题

消防设施管理不及时,检查不完善

目前,社会单位一般都委托第三方专业的消防设施维保单位对自有产权建筑物的消防设备进行维保、维护管理。目前,上海市的消防设施维保单位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一些消防设施维保单位通过低价竞争的方式,获取社会单位的消防设备维保、维护业务。过分低价会导致消防设施维保单位必须缩减单位的运营成本,降低自身的服务工作质量。消防建筑设施设备缺乏有效的巡查、设施系统缺乏完善的检测。

消防设施设备老化、未明确更新周期

目前,上海市达到标准的建筑均施工安装了自动消防设备,实现其所具备的报警及联动功能。但是部分设备单位的消防设施由于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年代久远,同时,型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由于行家停产等原因无法购买到配件、得不到技术支持。同时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对消防设备的保质期进行明确,部分长期运行的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及时检测和验证。

社会单位消防责任人对消防维保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够

相关社会单位未对消防设施维修单位进行有效监督。由于大部分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大多不熟悉相关建筑消防设施的使用、维护等相关知识,因此无法客观评价消防设施维保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相关内容。消防设施维保单位在缺少社会单位监督的情况下,会逐渐产生放慢速度、勉强达标的工作态度,导致社会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并没有得到必要的定期维护和质量检查。一旦出现火情,可能无法正常投放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新时期消防物联网行业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用在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的一个领域就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的领域,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高温、浓烟等火灾信号,以无线传输的方式回传至总指挥、总控制大屏,值班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火警并及时处理,这就是消防物联网平台。

对标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的《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及《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和上海市委办公厅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我市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2020),根据物联网接入標准建设上海市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上海市所有消防物联网数据收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清洗、过滤、挖掘和分析,并与消防数据中台进行数据对接和交互,构建基于物联网数据的智能化与可视化应用,完成与政府部门、物联网服务商、维保单位和社会单位之间的对接服务,全面提升上海市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

显而易见,这个平台的搭建将拉动社会单位新一轮消防物联网设备的改造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平台的搭建。同时,更有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给整个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行业的参与者带来很多新的机遇。

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

根据“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上海市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本期建设主要实现建筑消防设施物联网数据联通,兼顾相关业务数据、现有数据对接分析及相关服务。

首先,依托物联感知设备为基础,搭建一个区域级的消防物联网平台,对区域内重点单位、高风险场所进行全面监管,建立以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为基础的火灾风险智能评价体系。平台连接各个相关部门,接入物联网服务商提供的物联网设备信息,维保单位提供的物联网设备维保信息,社会单位提供的单位基本信息以及各个区级单位提供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依托海量数据开发智能算法,通过比对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数据计算结果,对物联网服务商的服务能力、维保单位的维保能力以及社会单位的防火能力进行分值计算。

然后,评分标准以及最终得分完全公示公开,系统会对各个单位部门进行排名。同时也作为消防部门“双随机”抽查的抽查频率依据。例如:社会单位的消防物联网设备接入区域级消防物联网平台并通过测试的,每接入一个得1分。上海某大厦的烟感系统、电气火灾、排风设备和消防水系统四个板块中的接入总设备数为70个,同时与区域级消防物联网平台的联调联试后,验证通过的数量为60个。那么,上海某大楼的接入打分为60分,并向社会公众公示公开。

最后,手机端APP也会同步开发,提供多角色登录功能,不同角色登录后都可以查看当前权限下的内容。方便各个单位查看自身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全市评分排名等信息,同时也方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作为执法依据。

综上所述,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行业的参与者可以在上述三大板块中大有可为。

建设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的重要意义

解决数据孤岛现象

建设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收集汇聚各类消防系统相关数据,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不再独立而是联通汇聚成为一个面向高级数据应用的数据标准化采集分析平台。在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上对消防物联网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管理和分析才能真正发挥数据价值。同时协同市大数据平台、消防数据中台的各类数据从而实现精准、高效的智能应用。

形成数据标准规范

建设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将会推动形成各类消防设施数据采集的标准类型和形式,有助于形成全市统一的消防物联网数据规范,实现收集标准化的数据。标准、可靠的物联数据为使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进行决策分析的目标打下基础,使得各种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围绕数据应用设计更为科学的业务流与操作流。

推动物联网行业规范化

建设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将会推动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数据标准有助于推进物联网服务商的行业标准规范化,使物联网服务商服务更加透明化,有利于消防物联网市场化的进步与发展,也避免了社会单位在更换物联网服务商的时候需要承担昂贵的二次开发费用,进而有利于社会单位积极配合接入物联网、上传消防物联网数据,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开发智能应用提升业务能力

建设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收集、汇聚大量的物联数据,通过与市大数据平台、消防数据中台进行数据交互共享获得准确可靠的物联数据。基于这些高质量的数据可以开发相应的智能应用从而发挥基于数据的火灾风险预警、预测功能,有利于防火业务防控措施部署,灭火救援业务力量倾斜。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并提示某建筑物的报警规律:每天10点到13点,某建筑物在某回路上的烟感会定期报警。经查,该建筑物地下一层存在外卖中央食堂的违规情况。通过系统的智能分析,不仅解决了消防隐患,同时又取缔了一个无卫生许可证的地下中央食堂。

提升远程监测以及应急指挥能力

建设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收集社会单位的物联数据可以实时了解社会單位消防安全状况,从而提升基于消防物联网的远程监测能力。丰富的物联数据以及智能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基于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的灾害分析和预警,基于灾害分析和预警的结果可以实现消防安全水平可视化,从而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实现智能化管理

建设消防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并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社会单位或者辖区内火灾防控能力智能评价体系,结合智能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实现智能网格化管理,协助监督执法部门展开有针对性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智能高效提升全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数据汇聚,数据标准化,物联网服务商服务规范化、透明化落实之后不仅能够真实、有效地进行“数据可视化”以及推进智慧消防纳入“一网统管”的进程,辅助消防救援工作,也形成基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实现网格化消防安全监管落实,从而提升消防物联网数据价值和全市范围消防物联网全覆盖的良性循环。

结 语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尤为重视,希望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行业能实现新的变革。未来,消防应急救援要像“先知”一样预警危险;要像“手术刀”一样快速、精准。在解决危机的同时,确保人民财产安全。

(上海铂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消防设施上海市消防
生活中常见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基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问题的有关思考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浅谈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照片墙
消防意识
论如何加强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