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探究

2021-03-25 04:38高健
考试周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小班化学习方式转变

摘 要:大班教学因其粗放型而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师无法兼顾所有学生,导致学生个体关注度不足,个性化学习被淡化,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小班化学习更具全纳性,不仅能从人数上减轻教师负担,同时,还能有精力关注和指导每一名学生,使得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策略实施,不断转化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促使他们个性化自主学习。文章以小学数学为例,就促进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班化;学习方式;转变;策略

当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更为多元,不少教师立足实际,又推陈出新,不断从实践教学中摸索新方法、提出新策略,从而适应当前公众对教育的需求,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发展综合能力,并健康快乐的成长。从现实情形来看,绝大多数的学校目前都是大班教学,而大班教学存在无法回避的不足,小班教学反而更能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一些学校的小班化学习的实践探索也在试点进行中。对于一些生源短缺的学校来说,恰恰又为小班化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土壤,这也无形中为探索实践并开发实施这一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路径。

大班教学因其粗放型特点,表现的不足有:教师精力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无法兼顾所有学生,导致学生个体关注度不足,个性化学习被淡化,学生主体性不强,学习方式机械,面对学习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等情形。亟待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来转变学习方式,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髓,让学习方式呈现合作、自主、探究的多元模式,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等,进行主动思考与分析探究。同时,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进一步促进生生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更能促进彼此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当然,要建立这样的学习方式,小班化的教学成为改变原来学习方式的一大助力。班化学习不仅能够从人数上减轻教师的负担,还能够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关注和指导每一名学生,使得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激活自主性主动投入合作探究中。同时,以小学数学为例,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策略实施,不断转化小班化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出小班化学习的优势,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他们个性化自主学习,通过教师的指导,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的同时,学生也经历了如何学习以及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一、 打好预习之“仗”——小班化课前指导策略

对于小班化小学生来说,课前有效预习对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当然,传统的预习模式已经跟不上新课改的发展步伐。当前,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走入小学数学教学,如微课、前置性学习等,这些方式给课前预习新的视角和生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任务,有明确目标导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有的放矢,学会自主学习。

(一)开放设计,预习任务有梯度

学生预习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还需要因人而异,量身定做预习任务,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满足各人需求,使得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目标要求下,主动参与预习,初步感受新内容,并产生疑惑,鼓励学生可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尝试解决一些预习中的数学问题。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求出正确答案,而是能够集中自己的思考力,发挥逻辑思维,学会新旧知识迁移,从潜移默化中培养自我的学习能力。同时,为了能够考虑到班级中学习数学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为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要能够为他们找对“帮手”,以优带劣,让学生与学生互帮互助,再加上教师的指导,逐步让困难学生从学习中感受乐趣,从而培养自我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克服学习障碍。

(二)立足实际,尊重不同声音

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预习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都是不同的,作为教师,要立足实际,关注和倾听每一名学生预习的具体情况。对于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学生在预习数学新知识时,教师就学生的预习情况,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准备都是不同的。例如,二年级学生预习《平均分》,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可以自我思考或者是请教家长,教师不必在课堂专门为此创设情境去解决,让学生能对基本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即可,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小结与归纳。针对高年级学生已有些学习经验和良好学习习惯,因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的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预习任务的设计时,就要尽量启发他们去自主完成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自我探究。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进行预习,在生活之中寻找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同时对于所认识和看到的长方体进行“解剖”——这一长方体的构成以及特点,让学生在自学中逐渐对长方体的认识建立初步印象,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探究以及逻辑能力。此外,在预习的时候,有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对于课本上知识的获得比较容易,此时他们会不断地延伸自我的思维,通过自己的角度对课本上的一些疑惑之点提出个人见解。这部分学生通过自我智慧来弥补一些空白点,这样也形成了对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进一步构建了思维清晰的知识体系。鉴于此,教师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见解,还要对其进行鼓励与表扬,激发学生不断展现个性化预习,促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二、 打造合作学习“阵营”——小班化课中指导策略

要轉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从原来的机械记忆、“单打独斗”式中走出来,小班化下的小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前,颇受教师青睐的合作学习也是小班化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放松心理,活跃思维,在相互影响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从组建到活动,教师都需要进行指导,以确保获得预期效果。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作为教师就需要从小组的组建到小组开展学习以及小组与组员互动程度等都要进行精心规划,精细化进行,从而为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暂时以两人为一小组,因为低年级学生是初次进行小组合作,合作的习惯和意识有待于培养,二人组合方便教师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引导。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习惯,此时可以建立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但是规模一定不能过大,使得有些学生会滥竽充数或者浑水摸鱼,也或者是一些学生容易被忽视。在这样一个小组中,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凸显出来,可以择优使其担任小组长,来与整个小组进行积极互动。当然,在小组构建上面,教师也需要能尊重一下学生的意愿,有的学生乐于与其他学生成为合作伙伴,作为教师不能进行强行的分配与组合,而是在尊重他们意愿的基础上,使得整个小组的构建能够更加的稳定,切实实现异质划分,每一小组水平相当,组内的协调互动、自我评价、交流探讨、反馈信息等都能顺利进行。在组建过程中还要对一些学困生加以关注,妥善分组。

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以“组”来完成共同的任务或者是研究,整个组员相互进行交流探讨,最后达到学习目标。在具体课堂之上,则要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调整座位坐在一起,每星期的座位调换时也是以整组进行。小组教师可以让各小组为自己的组进行命名,使小组保持一种稳定,不轻易更换,真正增强组内成员的适应性以及黏合度,这样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也能更为默契。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需要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次数、内容等进行规划,使得学生参与小组活动频率高,形成自觉主动学习,增强责任感,教师及时进行辅导,利用有限时间发挥出最大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获得预期效果。

三、 延伸自主学习“链条”——小班化课后指导策略

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一下子理解和吸收全部的数学知识,显然在有限的时间内还无法达到。由此,要进行小班的延展性学习也成为一种必须。这一不断扩展学习方式的链条起到承上启下、巩固拓展的作用,能够帮助小班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在课后这一延展性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主体是多种形式来体现的,既可以是个人独自学习,也可以是两人或多人进行合作学习,这是根据所教学的数学内容来设计延展性任务所决定的。有些比较简单的数学课后作业,实际上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而有的一些数学课后作业则包括探究与调查,实践性比较强。那么,在这样的一种作业要求之下,有的學生则按照小组来进行分工合作,最终完成这一实践性的延展性学习。延展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同样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出层次性以及差异性,如此才能让学生基于个人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去主动学习,体现其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作业设计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基础性的、提升性的或者开拓性的延展性学习任务。对于课后的这一学习任务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让学生去认真观察和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无所不在,同时也能进一步延伸他们的视野以及思维。在延展性的学习之中,通过一些开放式的任务设计来不断拓展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他们个性化学习方式被充分打开,同时通过一些实践性任务的设计,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活化,也使得他们的创造性得到激发。

在整个这一课前、课中、课后系统化的小班化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下,其所围绕的中心就是为了培养小班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所抛出、设计的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推理、整合、归纳、验证等,去不断地探究与分析,最终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能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的思考能力。学生通过对自我学习,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模糊而片面的认识,产生疑惑,主动思考探究,最终找到概念、定义等形成的来龙去脉,清晰认知思路,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会质疑,则说明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下潜,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成为他们不断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无论是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学生提出问题,都能促进学生不断展开思维活动,也更深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他们的数学素养,为小班化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邹素芬.小班化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的思考[J].教育,2018(7).

[2]杨晓贝.小班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9).

作者简介:

高健,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山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小班化学习方式转变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