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成林,不只是《城南旧事》

2021-03-25 08:55金旻甦
台港文学选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南旧事林海音旧事

金旻甦

提到《城南旧事》,大家眼前必定会浮现那个一笑起来就带着酒窝的小英子,无论是在中国文学史还是中国电影史,《城南旧事》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作者林海音,无疑为中国儿童文学贡献了一份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作家、出版人和教材编写者,林海音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影响不仅限于《城南旧事》。

成长于大陆的台湾作家

林海音,5岁随父母来到北平,30岁返回台湾,在北平生活长达25年。林海音在北平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经历了求学、恋爱、结婚生子,可以说,北平是她的第二故乡。北平的一切已经深入她的灵魂,也时常在其梦中萦绕。她的女儿夏祖丽在《从北平城南到台北城南》一文中写道,林海音不敢想北平,也不敢想在那儿的亲人朋友。她说:“想起北平,就像丢下什么东西没有带来,实在因为住在那个地方太久了,就像树生了根一样。” 有一天,朋友给林海音带来一张北平地图。客人走了,夜深人静,她一个人在灯下,细细地看地图上的每条胡同、每条街,梦回自己的童年。于是,身处台湾的她把思念转成文字,创作出家喻户晓的《城南旧事》,让记忆中的北平和童年永远铭刻。

《城南旧事》中展现了动荡年代北平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书中萦绕着离别愁绪和成长的阵痛。经历过从富足幸福的家庭生活到父亲离世、家道中落的剧变,林海音早早地告别了童年,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这种人生的变故让林海音的视角更加立体,其书写达到多数作家无法企及的广度和深度。英子的眼睛是纯净的,因此书中的许多小人物不被社会世俗所接受,透过英子的眼睛也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林海音“城南三部曲”

——越来越臻熟的人生书写

《城南旧事》成就了林海音,但林海音不仅仅只有《城南旧事》。林海音在完成《城南旧事》的创作后,仍然意犹未尽,又写了数十篇关于北平生活的回忆随笔,零散地发表在报刊上;同时她还创作不少关于台北城南生活的文章。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能够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让读者能够品读这位20世纪卓有成就的华文女作家更多精彩的作品。夏祖丽重新将这些文字整理分类,遴选出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篇章,把记录北平童年的文章收入《英子的故事》中,作为“城南旧事外传”;把记录台北城南生活的文集命名为《宋妈没有来》,则是“城南旧事后传”。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林海音在北平和台北都住在城市的南部,于是这三部贯穿她一生的文字书写,被称为“城南三部曲”。

在《英子的故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林海音的眼界与心胸显然更为开阔,写作手法更为成熟,故事的深度与趣味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北平和童年的眷念更为浓烈、深沉。在书中,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家里有温柔的爸爸、贤惠的妈妈和调皮的孩子;书中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家”,家里有爱充老大的我、乖巧的妹妹、爱热闹的邻家小孩和一起玩的家家酒;还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这个世界有不识字却识得品格的宋妈,“教会”我时髦的理发师小徒弟;书中还收录了英子与台湾亲人的书信来往,字里行间都是林海音浓浓的乡恋……林海音亲切的文字仿佛将一个小丫头眼里的童年放大到荧幕上,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童年遇到的每个美好的瞬间。相较于《城南旧事》的离别与沉重,《英子的故事》偏向于描写英子生活中的细节,更细致地还原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其语言虽浅显,感情却至深,每句对白、每个画面都是作者的匠心安排,像一首隽永的诗,为童年带来一场时空旅行般的追忆。

《宋妈没有来》,则是长大了的英子的故事。台北城南生活时期,她已经成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其文字随着岁月的沉淀像是越酿越醇的酒,耐品有味。她写她的孩子,让孩子的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跃然纸上;她写她的丈夫,夫妻间的相互扶持、忙里偷闲的文艺生活中包裹着真切的爱;她写母亲对父亲的思念、对宋妈的回忆,带领读者重回北平城南;她写文友聚会,展现了台北城南文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了“林海音的客厅,是台湾半个文坛”的风采;她不忘写下清早时的卖豆腐声、偷斤减两的收报纸大叔,还有拆屋大王、美容师,这一个个形象编绘出台北城南浓浓的生活画卷。读者在《宋妈没有来》的文字里找到了那个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生活点滴都能信手拈来的林海音,在那个初回台湾处于清贫阶段却仍然乐观、坚韧、宽容的林海音。

林海音的“城南三部曲”,从童年写到组建家庭后,从北平城南写到了台北城南,完成了跨越时空的人生书写,除了北平、台北双城的风土人情,亦可以深入了解这位华文女作家绚丽多彩的一生和不同时期的心境变化、人生体悟。

台湾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在林海音七十岁生日的时候,送给儿童一份礼物——《林海音的童话故事》,在书的背面写着:“从七岁到七十岁,林海音从来没有离开过儿童图书。”林海音晚年用心为孩子写了许多儿童读物。她不但喜欢为儿童写故事,还翻译了不少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她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从20世纪 70 年代后期也开始出版童书,比如在海峽两岸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小太阳》(林良著)和《妹妹的红雨鞋》(林焕彰著)。

林海音还参与台湾的教师研习会培训,培养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家。自1968年到1996 年近三十年间,她受邀加入台湾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审会,并主稿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她把儿童文学的精神和趣味注入原本略显枯燥的教科书,使低年级语文课本呈现出更适合儿童的新气象。可以说她是台湾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因为林海音有母亲、作家、出版人和教科书编写者的多重身份,她从尊重儿童个体认识、悲悯儿童弱势群体,更主动地借助故事来表达她对儿童成长的关心和引导,表达对教育的思考。林海音认为缺乏“教育性”的作品会是理想的儿童文学,但是优秀的儿童文学应该对孩子有人性上的引导,这样的引导润物细无声。这类的儿童书写,更多地体现在儿童小说集《薇薇的周记》中。

《薇薇的周记》中的文章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读起来却没有年代的隔阂。在这些故事中,她关注的是同伴交往、家庭变故、养宠物等在任何时期大部分儿童都无法绕过的成长问题,能够引发小读者强烈的共鸣。在书中,她创造了一个爱护孩子、极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形象,并取名为“林老师”,在孩子面临困境的时候帮他们排忧解难。比如《会唱的球》中,林老师面临一个难题——一个孩子昂贵的球不见了。她没有当众搜寻小偷,也没有请同学事后来找老师坦白,而是一遍遍地让每个孩子单独回到教室,给偷球的孩子把球还回去的机会,这种办法一直重复到第三遍,球终于回到了失主的抽屉里。林老师在处理问题时展现出来的耐性和智慧体现了她对童心的呵护。《薇薇的周记》的叙事手法则是别出心裁,通过周记中所描绘的幸福家庭和现实中父母已然分居所造成的强烈反差,表达了女孩薇薇对幸福家庭的渴望,最后也是细致的林老师通过家访让破裂的家庭重新完整。这篇文章后来被改编为广播剧、电影,反响强烈,在当时的台湾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事件。书中《两颗芝麻》《萝卜干的滋味》《穷汉养娇儿》,“林老师”的形象也贯穿其中,为迷航的小舟点亮导航灯。“林老师”代表着林海音对于教育的反思与期待,对家长和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呼唤。

《薇薇的周记》这本书以鲜明的儿童本位书写震撼着读者,老师、家长,特别是小读者能够从“林老师”身上感受到被理解的尊严感,获得冲破困境的勇气和智慧。《薇薇的周记》创作近五十年后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大陆首次出版,销量颇丰,入选各大童书阅读推荐榜单。文学作品能够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影响,则是经典读物跨越时空保存至今的缘由,《薇薇的周记》也是如此。

一直站在孩子这一边

中国台湾儿童文学领航者林良评价林海音的写作:“一写到小孩,她总会充满兴趣地勾勒出他们可爱的形象,虽然只是精简的几笔,却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她对小孩的观察和了解,已达到了令人心服的程度。”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林海音天性喜欢孩子。林海音写《城南旧事》的时候,离开北京已经十几年,但在文字中仍饱含着童心的俏皮。她描写“新制的棉裤筒可以直立地站着”,出现在读者脑海中的画面让人忍俊不禁;为了抢要宋妈第一个给梳辫子,跟妹妹打架,这是孩子们会发生的日常,读来让人觉得亲切又熟悉;而她幽默地把她的孩子称为“三只丑小鸭”,把孩子的游戏称为伟大的惊险,更是体现了她随着年岁不减反增的童心和童真。

据夏祖丽回忆:“我们常常把家里的几把藤椅倒扣在地板上,长长地摆上一排,藤椅上再蒙上大棉被,我们就在里头钻,像是在地道、碉堡里一样有趣,母亲有时还会帮我们摆,甚至给我们出主意,把几个枕头堆起来,就成了碉堡口的炮台。”是的,“那个好奇天真的英子,一直在她的心里,从来没有离开过”。

林海音还亲自编译了80个伊索寓言——《想飞的乌龟》,带领孩子熟悉延续几千年的国际成语;她的童话集《快乐池塘》,带领孩子感受纯真与美好。从成人、孩子都可以阅读的《城南旧事》到专为孩子写儿童读物,都无一不在印证着那句话——英子不老。

林海音在《我的童玩》一文中写道:“我愿意从记忆中找出我童年的游乐、我的玩具和一去不回的生活。”七十八岁那年,她许下未来要专注于儿童文学写作的心愿,可惜这个心愿终因健康因素,半途而废。但是林海音留在文字中的天真,则给予孩子和成人一片欢乐的净土;因为她为儿童文学做出的贡献,荣获“20世纪华文终身成就奖”。

猜你喜欢
城南旧事林海音旧事
秋的气味
农耕旧事十二韵
城郊旧事
那些回不去的城南旧事——读林海音《城南旧事》有感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中叙事艺术的应用
《城南旧事》长销背后的阅读教育指向
读《城南旧事》有感
秦地旧事
林海音与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