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物资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阐释

2021-03-26 06:50李曦明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物资管理人员

李曦明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在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中,物资管理水平占据重要部分,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其可实现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一旦物资管理水平较低,施工企业的成本、进度以及质量均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降低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降低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说明物资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管理内容,加强物资管理水平是现阶段施工企业需要完善的内容,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1]。

1.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物资采购不合理

1.1.1 建筑工程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企业针对建筑工程所需物资进行采购时,所制定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大部分的施工企业的招标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招标采购制度较为死板,不能灵活变通,使得施工企业招标工作效率较低;招标采购制度较为粗略,存在诸多的问题与漏洞,使得在物资的实际采购管理出现误差,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影响施工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中,其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老客户的选择上,针对新客户的参与给予较少的关注,使得施工企业的供应商选择出现误差,对招标采购的公平竞争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的物资种类较多,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整个建筑工程整个项目所需材料的准确预测,从而就会导致缺乏材料的批量供应商并且是不能有效地为其提供整个建筑工程所可能需要的项目材料采购数量,且采购价格不准确,导致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缺乏可比性[2]。

1.1.2 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

对于各类建筑工程来说,需要的建筑原材料众多,因此,需要及时制定品类繁多的建筑材料产品采购单,将确定建筑工程所使用需要的建筑材料的采购数量、产地、品牌、规格等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价格标识,从而有效地做到避免因不同材料的实际订购价格不符,制约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进度;物资采购未曾进行合理筹划,采购工作人员仅依据工程用料计划进行物资的采购,未曾核实建筑工程项目的库存数量以及采购数量,导致物资出现过剩的现象,严重浪费了施工企业的成本,降低施工企业的效益[3]。

1.2 施工现场物资管理不合理

施工企业在现场施工中,并未制定物资发放标准,导致物资在现场施工中被浪费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施工企业的物资成本增加。针对周转材料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现场物资管控不合理,周转物资难以实现有效的账务报销,最终导致物资采购清单与账面数据出现偏差,增加物资成本;物资管理人员不重视施工现场物资使用情况的掌握,导致大部分的物资材料被毁损,进而影响施工现场物资的盘点工作,降低物资管理水平。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多为大型施工设备,使用成本较高,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安全问题防范方面,加强设备物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角度,大型机械设备的运用具有较高的成本,一旦机械设备受损,出现故障,施工企业需要承担较高的维修成本,使得项目经济效益空间缩小;而且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则会缩短设备物资的使用时间,因此为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应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所存故障加剧,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4]。

1.3 物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大致表现在建筑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低下,在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物资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且多为室外、野外工作,大部分的物资管理人员难以长期坚守岗位,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人员更换较为频繁,难以形成高效的、高素质的物资管理团队,而对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在一些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物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再加上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而且大部分的物资管理人员多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中进行聘用,其对专业的物资管理知识较为匮乏,严重降低物资管理水平。另外在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并未引进信息管理技术,使得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实现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制约着施工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5]。

2.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对策

2.1 规范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2.1.1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施工企业采购的物资应保持良好状态,以避免因变质而产生的浪费。对易发生水分和易腐烂的物资进行妥善管理,建立物料管理系统。材料的采购应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尽量减少材料的积压,加快材料的周转;同时制定完善的招标采购方案,确保招标方案的公平性与竞争性,从而保障招标采购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大量物资材料的浪费,影响施工企业的发展速度。施工企业购买的建筑材料不仅包括原材料,还包括一些配件和半成品。因此,有必要根据储存的品种、规格和特性来区分原材料、半成品和配件,以便于材料的管理。对保质期短的油漆材料应定期进行检查,不能一次提高太多,以免浪费[6]。

2.1.2 合理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在施工过程中,物料采购计划是动态变化的,物料负责人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物料计划和现场库存及时进行调整。只有改善物料计划管理的精细度,才能更好地平衡物料供需,并有效地管理物料采购成本,促使施工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物资管理中,其应重视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科学合理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是提升物资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在制定采购计划时,重要的是要全面考虑市场环境和现场库存,并对物料需求进行综合评估,以有效防止现场物料出现短缺或积压现象,进而降低物资对施工进度的影响,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可在预定的竣工时间内竣工,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7]。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也需要重视采购流程(图1)的完善,以此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物资的采购,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符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需,且避免大量浪费。

图1 施工物资采购流程

2.2 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方法的完善

施工企业营造积极的成本管理环境,使现场施工人员可以树立良好的成本管理理念,自觉遵守相关管理制度,减少因材料损坏使用造成的损失和浪费。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正确标记和存储,以避免二次处理,并且必须进行记录以避免材料损失。通过物资管理工作实现设备的内部分配,降低了设备的闲置率,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应当配备专业操作人员,并必须持有操作证,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且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维修、养护,实现施工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此外,在租用或购买机器设备工具的时候,还必须严格检查,坚决拒绝使用没有生产许可证或证书的设备;使用机械设备时,为了保证设备完好,保证施工的安全,必须由专人负责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定期检查机器的运行情况,应特别注意日常维护,并根据需要添加润滑油;如果发现零件有损坏的地方,请及时报告修理情况,以减少维护成本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8]。

2.3 物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

第一,树立成本管理思想。施工企业应不断加强现场成本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施工从业人员,帮助施工从业人员树立成本管理思想,促使其在实际的施工活动中,提升物资的利用率,帮助施工企业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第二,加强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实现物资采购人员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不能为了节约施工成本而购买质量较差的物资材料,从而保障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促使采购人员掌握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并将其运用在实际的物资管理中,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且对提升施工企业现场管理效率、现代化管理水平有积极作用[9]。经过培训后,建筑工程物资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均有所提升,较之培训前,均提升20%左右,为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现代化管理工作进度的快速提升,重视物资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工作,推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采购计划、物资现场管理以及物资采购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只有真实了解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可实现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并且贯彻动态管理理念,对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完善,对施工企业现代化物资管理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物资管理人员
提升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对策浅析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提高建筑机电工程项目安装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救援物资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