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研究

2021-03-26 06:50曾洪波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勘探

曾洪波

(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重庆 401147)

从我国目前的岩土工程发展情况来看,相关勘察研究人员还没有意识到水文地质对该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忽略了水文地质勘察对勘察工作的影响,导致岩土工程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出在了施工与勘察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上,由于许多项目负责人对水文地质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规范的处理方法,导致勘察工作进度停滞不前,大大降低了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在缺乏合理有效的水文地质勘察情况下,勘察人员无法对地势复杂的区域进行预测,难以预估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是否符合岩土工程的开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增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项目带来的危害,相关勘察人员要对当地的水文地质进行科学勘测,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确保岩土工程项目能够稳定发展。

1.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最近几年岩土工程的发展情况来看,该勘探工作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突破,但是,在水文地质的勘探方面还是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岩土工程项目的发展进度缓慢。为了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相关勘测人员要及时发现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现实状况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该工程的发展[1]。

1.1 勘察缺乏可靠依据

在实际的岩土工程项目发展过程中,许多技术人员都忽略了勘探工作对整个项目的重要性,没有考虑到地形地貌与项目特点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也忽视了水文地质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很多隐患都在后期的工程实施过程中显露出来,大大增加了勘探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没有为勘察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1.2 勘察报告质量欠佳

为了能够确保岩土工程按照施工方案顺利进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勘察结果进行详细汇总,但是,许多勘探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对勘探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勘探数据也没有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导致勘察报告的质量较低,无法为施工方案提供有用价值。除此之外,由于施工方案中所使用的勘测报告质量欠佳,导致该区域实际的水文地质情况没有有效反馈给相关施工人员,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危险系数,为后期的施工过程埋下了许多隐患[2]。

1.3 勘察情况的反映不够客观

从目前勘察情况的反馈结果来看,许多勘察部门所给出的勘察情况总结都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空话和纸上谈兵,没有客观地指出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施工条件,在勘探方面所提及的内容比较笼统。除此之外,许多勘察报告的内容都没有提及相关水文地质的情况,导致近几年的地质勘察结果意义不大。

2.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2.1 地下水水位变化带来的影响

2.1.1 地下水水位升高。一般情况下,地下水水位线升高是由于人工灌溉、降水以及岩体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可能是这些影响因素之一造成水位线上升也可能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总之,一般都是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地下水水位线过高,就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大阻碍了工程项目的发展进度。由于这些外界因素造成的地下水水位线升高会对岩土工程的施工带来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施工区域的土质呈现沼泽化趋势,无法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第二,地下水会渗透到建筑物的底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3]。

2.1.2 地下水水位降低。一般来说,地下水水位线降低是由于农田灌溉、矿业开采、修建水库水坝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地下水水位线降低就会导致土壤中的含水量大大减少,严重的话还会使得地面由于干裂枯燥而下沉干裂,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出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2 地下水的动力作用

一般说来,地下水的正常运动是不会对岩土工程带来什么不利影响的,但是,如果由于人为影响而导致地下水出现了异常的运动状况,就会导致岩土工程因流沙、基坑突涌等意外状况而无法进行,这样就会大大阻碍岩土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过度的动力作用,地下水会对边坡造成额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3.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3.1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化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该工程项目的一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相关勘察研究队伍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以此来规范该行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效率,相关管理人员将勘探方法和勘探目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近期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进行详尽的地质报告说明。除此之外,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之前,相关人员都要明确关于勘察的硬性要求和规章制度,以免出现不规范的操作引起重大失误,还要在出发前对勘察工作进行分工,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进而才能顺利开展关于试验和岩土取样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勘察工作的完成度和规范化,地质勘察现场图如图1所示。

图1 地质勘查现场图

3.2 深入调查地下水埋藏状况

在对岩土工程中地下水的勘察工作展开之前,一定要和勘探队员明确工作的重心,将地下水放在首位,勘探是否存在地下水以及其位置、长度、宽度等等,对地下水的情况深入调查,不仅如此,还要注意地下水是否会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了解水位调整和排水问题,尽量为其他勘探工作排除隐性影响因素。在得到地下水的真实情况和数据后,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和最终结果适当评估该地下水系统会带来什么危害,根据评估结果设计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以防止在开展岩土工程时出现突发情况。

3.3 做好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

众所周知,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之前,要充分搜集施工地段的水文地质方面的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施工地段的实际情况,以此为依据进行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还要对含水层、地下水等地质情况有全方位地了解,分辨其类型和位置,以及各种水文地质的情况,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后即可得到施工地段精确的水文数据资料,这对探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4]。

3.4 做好水文地质参数的测量工作

由于岩土工程的勘探是极其精密的工作,需要保证其精度,这就需要合理运用先进的水文勘探方法以及高端的勘探手段,以此提升工作的精度和质量,从而保证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有效的水文地质参数可以保证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而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水文地质参数在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因此,为了确保参数测量的准确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高科技设备,除此之外,在进行测量数据时要尽可能地规范化操作,根据勘探标准按部就班,不可忽略每一个细小的步骤,对水样进行试验、采集、分析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参数精准可靠[5]。

3.4.1 监测地下水位

在进行勘探工作时,一旦发现含水层的存在,就必须对水位进行测量。此外,还要根据含水层的类型和实际情况选择测量方法,如果含水层的水位恰巧是静止不动的,那么就必须要静候水位平稳,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测量,这样做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测得数据的准确和有效;而如果所测区域的含水层不止一层时,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将各个含水层分离,接着单独对每一层进行测量。

3.4.2 利用几何法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和水位

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地形时需要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确定地下水的实际情况,如几何法、批试剂法、充电法等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选用合理的方法才能测得精准的水流方向、水位数据、水流速度等等。对含有多层含水层的区域进行测量时,则需要选用适当的止水方法,将每一层含水层分离开来[6]。

3.4.3 测定渗透系数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和选择降水方式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而渗透系数又是设计和选择降水方案中最为重要的参数,因此,如何测得精确的渗透系数尤为关键,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施工地段对泥土进行采集,对土样进行渗透检验,虽然这种方法较为简单,消耗的资金相对较少,整个过程的时间也十分短暂,但是测得的数据并不准确,极容易出现误差。第二种则是直接在施工现场抽取水样,对其进行渗透检验,这种做法得出的渗透系数较为精准,但是由于水质的实际情况不稳定,整个测量过程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不仅如此,水样渗透检验使用的机器成本也相当高昂。

由于最后的结果要按照实际的渗水系数而定,所以要确保测得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被成本或时间问题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关岩土工程的勘探工作已经成为了工程项目开展的核心。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勘探工作,勘察人员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对勘探的影响,通过对水文地质的科学分析来降低工程项目的事故发生率,进一步推动岩土工程的发展。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要重视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重要性,对勘探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确保勘探区域的安全性,促进岩土工程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岩土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土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危害及应对措施
费县故城勘探报告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
刍议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立秋
浅析测绘在煤矿勘探中的应用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