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智慧课堂的构建

2021-03-26 06:50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核算财务会计智慧

张 莲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安徽 淮北 235000)

智慧教育催生了智慧课程,在智慧教育的影响下,各教育领域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基于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教育也迎来新的曙光。一线教师通过引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了更多前沿技术以及实践技能,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

1.智慧教育和智慧课堂

“智慧”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教育从表面上来理解,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国智慧教育研究人员认为,智慧教育正在不断升级和优化,现在正从1.0版向2.0版升级[1]。智慧教育1.0版研究的内容是智能的大环境,学习环境、教学系统、教学应用等,只是停留在智能的层面。而智慧教育2.0版,在1.0版本基础上,升级到更高的层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智慧学习、智慧教育、智慧评价,智慧教育的目标也发生转变,从原本“知识人”变成“智慧人”。学者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内涵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智慧的学习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智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向智慧型发展[2]。智慧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形成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是智慧课堂能够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学习方式的种类,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多种学习需求;第二个是智慧课堂的创设人员,要保持创新的思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融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课程内容更具时效性;第三个是智慧课堂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图1为智慧教育体系图。

图1 智慧教育体系

2.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学生学习现状

高职院校开设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基本都是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周安排6课时以上。然而由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比较多,知识点繁杂,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3]。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采取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不会十分理想。再加上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所以,学生在面对难度较大的财务会计课程时,就会表现出很多问题。

2.1 有学习欲望,但学习能力有差异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都明白财务会计课程十分重要。学生们都想学好这门课程,然而因为高职学生的基础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学生是高考进来的,一些学生是从中职学校考进来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高考的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高,在学习财务会计课程时,具有一定的优势[4],而对口升学的学生,已经有一定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口升学的学生因为已经学习一些会计知识,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希望内容可以更深入。所以,高职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开展教学[5]。

2.2 对电子产品有较强的依赖性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高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人人一部手机,每天都有接触网络的机会,然而,高职学生借助互联网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几乎多数时间都消耗在娱乐上,如使用手机看视频、聊微信、打游戏,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各种网站,这使得高职学生对电子产品产生较大的依赖性。高职院校如何引导学生理性使用手机,如何从网络中开展学习,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智慧课堂,都是高职院校需要明确的内容。

3.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智慧课堂的构建

高职院校结合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充分分析当前教学方式、环节等问题,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特点,构建高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高职学生有效应用电子产品,进行智慧学习。

3.1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类型和教学环境

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设置有十二个不同项目,如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金融资产业务的核算、存货业务的核算等[6],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授课时,基本都是将课程内容分成三类:新课、练习、提升。高职学生进行学习时,学习方式主要为听、做、思、用,教学环境创设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新课开展就是教师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环节,为学生讲授一些新的知识点。

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学习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这部分内容时,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库存现金业务的核算、银行存款业务的核算、其他货币资金业务的核算,不同的模块内又包含很多的知识技能点,如库存现金业务的核算模块,包含的内容有库存现金的概念、库存现金核算的账务处理等知识,教师在给学生介绍这些内容时,就是在讲解新课,新课的内容都是教师之前没有讲解过的内容。

练习课就是在进行新课程的讲解以后,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后,借助一些题目来对讲解的财务会计知识点进行巩固训练,通过练习课进行复习,增加学生对财务会计知识的深度理解。

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学习库存现金业务的核算新课以后,设计一节和本次课程相关的练习课程,课程可以是问答也可以是闭卷答题的方式,通过练习课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财务会计知识学习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理解深度,巩固夯实财务会计知识[7]。

提升课安排在财务会计一个大的项目教学完毕后,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任务,来对帮助学生对整个项目内的知识进行夯实,给学生提供一个拓展拔高的平台。

比如:教师在讲解完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业务核算的新课以后,针对不同的项目内容,设计出和项目主要内容相关的课程以及相关的题目,拓宽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智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智慧学习,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2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智慧课堂构建思路

3.2.1 新课的构建思路

高职院校开展财务会计新课教学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基本都是采取复习的方式,利用一些小案例,讲解新课内容,最后教师总结课程重点,布置课后任务。传统的授课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思维很难得到拓宽和创新。高职院校构建智慧课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8],为学生创设一个职业情境,更好的学习掌握财务会计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和课程相关的内容,了解新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了解学习的专业知识在未来生活和职业中的作用,转变学习观念。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案例完成新课讲授,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补充,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思考主动总结,提升和培养创新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财务会计知识。

3.2.2 练习课的构建思路

高职院校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开展财务会计课程练习课时,分成几个环节,梳理知识、布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展示。教师在带着学生完成知识梳理以后,在布置任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做统一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人水平提高,个性化形成。高职院校在构建智慧课堂时,不需要进行知识梳理,教师直接发布闯关任务,任务设置分为多种类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关卡,这种闯关模式可以顾及到所有学生的需求。教师在学生闯关时,允许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助力完成任务,最后教师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闯关结果,然后学生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进而做好学习知识梳理和提升,构建财务会计知识体系[9]。

3.2.3 提升课的构建思路

因为提升课本身是一个项目内容结束后开展的训练活动,加上财务会计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学生之间的基础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提升课的整体难度会比较高,教师把握起来很难。高职院校在构建智慧课堂时,主要是按照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课前给学生一段时间梳理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和资源,然后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练习情况[10],确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情况,分成三组,分别是:基本掌握、掌握、较好掌握。二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组情况,设计出来三个层次的任务,分别是简单、较难、难,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分小组讨论,可以使用电子产品来查阅相关的课程内容。三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利用多媒体平台来公布答案并针对性给学生解析。四是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反思总结,提升综合能力。

4.结语

由此可见,构建高职财务会计智慧课堂,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教育水平,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大大提升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实效,推动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核算财务会计智慧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