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1-03-26 06:50张雷雨耿妍琼刘小丽钟诗淇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疫情教学模式课程

张雷雨,耿妍琼,刘小丽,钟诗淇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2019年12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袭来并不断蔓延,全国多个省份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导致2020年春季学期全国几乎所有学校延迟开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育部倡导要充分利用线上MOOC和国家、省、市等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结合各级各类在线教学平台,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并以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进度和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开展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已有部分学者提出了一些实施方案。祝智庭[1]等为了解决大规模疫情时期的教学问题,提出了全媒体学习生态环境的解决办法,即构建网络虚拟教室,利用学习平台建立在线交互学习空间,以及发布学习资源,为疫情时期开展停课不停学提供紧急预案。马畅[2]指出了线上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线上教学问题的对策,为打赢教育系统的疫情阻击战贡献了良方,尤其是针对高校线上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王运武[3]等分析了在线教学的现状,并与传统教学、O2O混合式教学做了对比,指出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将5G技术融入教学,创造智慧办公学习环境,提升在线学习效果,并针对不同在线教学模式给出了合理选择的依据,最后为提升在线教育质量提出了几点策略。本文即在参考了大量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适用于疫情期间的网络在线课程、网络直播教学、网络翻转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四种典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后,提出了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互动直播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为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模式设计

1.1 在线教学典型应用模式

疫情期间各级院校实施的在线教学方案主要有:网络在线课程、网络直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电视空中课堂等[4,5]。其中,高校主要采用前三种。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种全媒体翻转学习的应用模式。因此,疫情期间适用于高校的在线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网络在线课程、网络直播教学、网络翻转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

1.1.1 网络在线课程

网络在线课程是指通过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实施的网上教学活动。网络在线课程具有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形式,国内也涌现出众多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在线课程。2012年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开始盛行,被称为“世界MOOC元年”。网易与高教社“爱课程网”于两年后合作推出了中国大学MOOC,让每个有提升愿望的人都能学习中国优质的大学课程。2013年,与MOOC相对应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开始被提出并融入到校园课堂[6]。此外,国家网络云课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智慧职教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网络学习平台,均为此次疫情期间网上教学提供了学习资源。在线上教学应用方面,教师可以在相应的网络平台上建立在线课程资源,如教学视频、教案、演示文档、动画、图片等,依托网络在线课程开展MOOC、SPOC或混合式线上教学。

1.1.2 网络直播教学

2020年,我国网民整体规模超过9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亿多。网络直播教学也成为了疫情期间广大老师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常用的网络直播教学工具主要有钉钉、QQ直播、腾讯会议、ZOOM,以及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直播平台。由于疫情期间全国在线授课人数众多,对服务器、网络及运算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很多直播平台在授课过程中会出现卡顿现象,而大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和QQ直播等均有不俗表现[7]。网络直播教学主要是依据直播平台构建虚拟教室,教师在直播空间里进行授课、发起签到、讨论答疑等,是一种更趋近于线下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也是疫情期间大多数教师的首选。

1.1.3 网络翻转学习

网络翻转学习是参照翻转课堂模式,将线上学习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教师在交互平台或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前自学资源(如微课、课件、过关测验等),课中教师利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授课,直播授课的主要目的是答疑研讨,解决教学的重难点,课后教师在交互平台或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后学习资源(如课后作业、真实工程案例等)。网络翻转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教师只起引导、监督和答疑作用。

1.1.4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疫情期间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借助网络在线课程进行在线学习,教师远程指导和答疑。教师通过查阅在线课程的完成情况,学生在线测验的结果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且缺乏良好的互动和学习氛围,一般只适合师生在网络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采用。

1.2 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互动直播混合式教学模式

本文在分析了以上疫情期间四种典型的在线教学应用模式基础上,考虑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为了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质量和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提出了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互动直播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

具体来讲,采用翻转课堂的思想,将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将智慧职教云或超星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与腾讯课堂直播平台或QQ分享屏幕直播平台等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平台资源库实现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将平台资源库与直播平台融合实现课堂互动学习,课后利用平台资源库提升巩固学习。

2.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线上课程设计与构建

基于在线教学平台实施线上教学,首先要设计在线课程整体框架,其次是建立在线课程资源,最后是应用在线课程实施在线教学。本文在线课程整体框架、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的具体方案如下图2,从课程基本情况、非测试性学习资料、测试性学习资料、课堂活动库、课程讨论区和课程统计分析报告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在线课程的整体框架设计,各类资源如何建设,以及如何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活动组织。最终依据课堂报告、学情统计及成绩统计等统计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便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好教学监督并及时调整教学策。

3.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 在线课程资源准备不充分

近年来,随着在线教学平台的开放和在线教学资源建设的持续投入,各个院校几乎都建立了在线课程并且数量可观[8]。但由于疫情来得太突然,部分教师累积的线上教学资源不充分,还有部分教师对教学平台使用不熟练,导致难以开展线上教学。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考虑引进现有的免费开放优质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职教资源库等,再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实际教学需要,建立校本在线课程资源作为补充,并加强运用信息化技术,熟悉在线教学平台工具的使用,以便于开展线上教学行为。

3.2 在线课堂互动不足

图1 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互动直播混合式教学模式

图2 在线课程的整体框架、资源建设与教学应用

线上教学由于缺乏课堂面对面教学环境,增加了课堂互动的难度,加之各院校各教师选择的线上教学手段不一致,也导致了开展课堂互动的效果参差不齐。例如,利用网络在线课程开展的线上自主学习,学生一般依据自身的情况控制学习进度,教师负责集中答疑或个别答疑,这种教学方式几乎没有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学习气氛不浓厚,学习比较枯燥,且受时空的限制难以组织小组协作和展示。直播教学是疫情防控期间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各直播平台功能的限制,直播过程中大多数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课堂互动性。因此,不管是自主学习还是直播教学时,都可以和在线教学平台相结合,利用平台的互动工具发起课堂小测验、分组任务、抢答、限时答题、问卷调查等,增加线上学习的互动性,使得线上学习生动有趣。

3.3 在线教学质量难以监控

疫情期间实施的网络授课,缺少教学质量的监控,对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线上学习效果难以把控。因此,疫情期间应制定线上教学监督机制,选派教学督导、教师代表等进行线上听课,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相互观摩,定期开设公开课,学习优秀教师线上教学组织过程,促进教师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对学生也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制定教学考核的标准,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并落实考核措施,课中强化课堂互动学习。最终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情况,量化得出学生的分数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结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打赢这场教育系统的疫情阻击战,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实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级各类院校已纷纷实施了在线教学,为学生“有学上”提供了保障。但如何保证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效果,进一步让学生“上好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即针对疫情期间让学生“上好学”而开展的线上教学,提出了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互动直播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常规的直播授课和自主学习的优势在于: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路,利用教学平台资源库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通过直播平台搭建网络虚拟课堂,结合资源库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活动;课后利用资源库平台提升巩固,学以致用,为这场疫情大考中在线教学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解决途径。

猜你喜欢
疫情教学模式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