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运用鹿茸片、败龟板、牛脊髓治疗老年痴呆症经验

2021-03-27 11:17杨才佳王泽宇谢宇峰赵锡艳
吉林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髓海脑髓鹿茸

杨才佳,王泽宇,谢宇峰,崔 星,刘 毅,赵锡艳

(1.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广东 深圳 518034;2.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10;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多见神经炎性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丢失及淀粉样血管病等病理特征[1],起病多隐匿,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2],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据相关研究报道,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为5%~10%,我国80 岁以上老人发病率约20%[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症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AD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常以对症治疗为主,长期临床疗效不甚理想。仝小林院士辨治该病时,常使用鹿茸片、败龟板、牛脊髓三味小方,以牛脊髓1 条、牛腔骨1 斤,加鹿茸片、龟板共煮汤,临床每见奇效。

1 病位首重脑肾

老年痴呆症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呆病”“痴呆”“善忘”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老年痴呆的病位在脑,病因多为年迈体衰、七情内伤,或久病耗损所致髓减脑消,或是痰浊阻络于脑,脑神失用而形成本病。髓聚之地为脑,脑为元神之府,五感及记忆思维等方式的表达来源于脑;肾精为先天之精,生成脑髓的原始物质亦是先天之精,故先天之精充盈,则髓聚之地充足,大脑的思维活动及认知才可以正常表现出来,才能神机聪慧。《医林改错》曰:“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本病的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肾脏有藏精的功能,肾精是生成髓海的原始物质,故肾脏虚衰、脑髓空虚发生神无所主,出现神失所养表现精神涣散、健忘、呆笨、智能低下、头晕头鸣、反应减弱等。仝小林院士临床论治该病,重点针对脑与肾,肾气足则脑髓得充,脑髓充沛则神明,配合调理脏腑,五脏亏虚则脑亦失养而神损,五脏调和方可神安[4]。

2 填髓补脑为基本治则

老年痴呆症临床上多表现为记忆、认知、性格及行为异常等。仝小林的“四焦八系”理论为治疗AD提供了中医辨治依据。仝小林认为,诸呆迟弱、四道虚损,皆属于老。本病发生多责之于脑和髓,痰浊、瘀血既是其病理产物,也是进一步加重虚损的重要原因。老年人阳气、肾气渐衰真精损耗,真精损耗多责之脑和髓,善补阳者补于肾,善补阴者填之髓,脑髓满溢则神明,故老年病治疗多以补益为主。肾为先天之本,生精化髓而通于脑,髓海充盈,则人精神饱满,思维记忆敏捷,运动反应灵活,意识神志正常。《医林改错·脑髓说》载:“年高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医学心悟》曰:“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人体生命之中枢,内寓元神,神机之源,是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源泉所在,主宰人的生命和神志活动,年老体虚,肾精枯竭,脑髓失充,阴阳失调,神机失乱则发为痴呆。仝小林从其病因着手论治,采取填髓补脑原则,在髓海渐空基础上,脏腑虚衰引发气机逆乱、运化失司,进而可出现痰浊、瘀血。治疗时,应理清虚、痰、瘀三者关系,虚损为本,痰浊、瘀血阻络为标,以补益为根本,兼顾化浊理血。此外,五脏为一个整体,某一脏腑出现病变,日久必会侵及他脏,治疗时,应把握整体,注重脾胃等各脏腑功能协调,重视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5]。

3 药性、量、效的特点及配伍

根据《中国药典》2015 版记载,鹿茸临床用量范围为1~2 g,败龟板为9~24 g[6],牛脊髓虽未收录于药典中,但其为药食同源之品,临床应用可不拘于剂量。仝小林治疗老年痴呆症常用鹿茸片3 g,败龟板15 g,牛脊髓1 条,临床使用时防上火,防过于滋腻,需三因治宜,剂量可随症加减。

鹿茸味甘、咸、温,归肾、肝经,具补肾壮阳、益精填髓、调补冲任等作用。《本草纲目》中鹿茸主“生精补髓,养血益阴,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鹿茸药理作用较多,主要有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内分泌代谢、促骨生长、抗衰老、增强造血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7]。研究[8]表明,鹿茸含有多肽、多糖、多胺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促进神经再生及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机体自由基产生、清除自由基、修复自由基损伤,具有提高脑组织抗氧化作用,对脑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龟甲归肾、肝、心经,有滋阴潜阳、补肾填精、养血补心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龟甲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调节能量代谢、对肾脏β 肾上腺素受体的调整作用,清除氧自由基,增强抗氧化活性而起到延缓细胞衰老作用,同时可以减慢细胞凋亡的速度[9-12]。

牛脊髓具补中益气、强筋健骨、补髓养阴之功。研究[13]表明,牛脊髓多肽对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细胞存活率,修复细胞组织。

仝小林临床善用鹿茸、龟板、牛脊髓,取补肾益精,填髓充脑之用,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神经,减缓脑细胞凋亡。临床使用该三味小方时,常依患者情况酌情加减配伍:治疗失眠、幻觉、谵妄等阳不入阴者加川黄连1 g,肉桂6 g 以引阳入阴,调和阴阳,宁心安神;手足凉冷、中风偏瘫等经络气虚者加黄芪15 g,桂枝6 g,以益气扶正,行气通脉,温经通络。诸药入脊髓汤,分次服用,每获良效。

4 病案举例

韩某,女,65 岁,2020 年8 月25 日初诊。身高163 cm,体质量70 kg,BMI 26.35 kg/m2。主诉:渐进记忆力减退3 年余。现病史:患者于3 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丢三落四,忘记瞬间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但外出认得路,日常生活起居无明显变化;无头晕、头痛,无胡言乱语、无随地大小便等,伴睡眠不佳。曾在某西医院就诊,查MMSE 27 分,PHQ 5 分,头颅CT 提示脑萎缩。间断服用营养神经、抗抑郁等药物治疗,近2 年患者记忆力减退较前明显加重,不能辨别亲人,不识回家的路,伴思维、认知能力下降,遂来就诊。刻下症见:神情呆钝,倦怠思卧,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语不达意,头晕耳鸣,无头痛,无胸闷心悸,无恶寒发热,无消瘦,胃纳尚可,夜寐差,二便尚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西医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诊断:痴呆(髓海不足)。处方:七福饮加老年痴呆症三味小方。方药组成:人参18 g,熟地黄15 g,当归15 g,白术18 g,杏仁12 g,远志15 g,酸枣仁30 g,石菖蒲18 g,炙甘草6 g,鹿茸片3 g,败龟板15 g,牛脊髓1 条,煮汤服,每日1 次,早晚分服。2020 年11 月13 日复诊:神情较前自然,精神尚可,记忆力提高,可辨识家人,出门近距离可识路,反应较前灵敏,对答基本切题,思维力、认知力均有所好转,头晕耳鸣症状基本消失,睡眠较前明显改善,二便尚可。故沿用诸药,守方治疗。

按:患者年老,肾气亏虚,平素失于调摄,肾精亏乏,无以生化,致髓海空虚,神明不敛,灵机减退,而见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肾精不足,精微不能上荣,则头晕耳鸣;久病脏腑虚衰,精、气、血亏损久耗,肾精亏虚、气血不足,先天、后天之本不能濡养四肢,无以上奉于脑,故见倦怠思卧;髓海不足,神机失控,则语不达意;阳入阴则寐,阳出于阴则窹,髓海不足,失于调控阴阳,而致阳不入阴,故见夜间不寐;舌红,苔白腻,脉弦均为肝肾亏虚之表现。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细均为髓海不足之象。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以补先天之本;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壮后天之本;当归养血活血,疏经通络;远志、杏仁、石菖蒲宣窍化痰、醒神益智;酸枣仁宁心安神,以助睡眠;针对其“因态”重在填髓补脑,故予鹿茸片以补肾阳、益精血,既补先天之肾精,又补后天之气血;败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养血,滋肾填髓,亦可调和阴阳,阴平阳秘,神机乃安;牛脊髓补髓养阴,以髓养髓,更加强填髓补脑之功效。三味小方共奏填髓补脑之功,又可改善脑供血,提高抗氧化活性,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脑肾机能,保护脑神经,延缓脑细胞凋亡,服之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髓海脑髓鹿茸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足跟痛,试试鹿茸泡酒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鹿茸发生与再生
最佳代言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鹿茸国际竞争形势与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