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措施

2021-03-27 19:43廖晨旭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检疫养殖户疫病

廖晨旭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畜牧兽医站,广东 茂名 525000)

1 生猪养殖模式分析

1.1 产业化养殖模式

许多生猪养殖户和相关单位合作共同进行产业化养殖,养殖过程中合作单位为养殖户提供养殖需要的先进技术及配套服务,同时结合生猪养殖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病防控策略,供养殖户参考[1]。

1.2 母猪养殖模式

该养殖模式主要是养殖场(户)在市场上购买繁殖能力较强的母猪和优质种猪进行仔猪生产,将繁殖的仔猪在市场上进行销售,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养殖人员需正确掌握吃奶仔猪的养殖技术,提高仔猪存活率。首先,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仔猪初生3 d左右圈舍温度控制在32℃左右,7日龄时控制在30℃左右,8~30日龄时控制在24℃左右。其次,做好卫生清洁工作,避免吃奶仔猪发生红痢、黄痢及白痢。

1.3 育肥养殖模式

该养殖模式在小规模生猪养殖户中应用较广泛,养殖效果较好。采用该养殖模式时要结合生猪养殖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养殖规模,合理计划养殖前期阶段的资金投入。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通常选择杂交猪(主要选择瘦肉型生猪)进行育肥,养殖人员可用玉米、稻谷米糖、麦麸、大豆、高粱等自制配合料育肥生猪,也可将商品饲料和自制配合料按1∶1比例混合饲养。

1.4 自养模式

自养模式结合了母猪养殖模式和育肥养殖模式的优点,同时有效避免了这2种养殖模式存在的风险,具有独特的优势,养殖人员可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对生猪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养殖人员购买断奶仔猪的第一天,给予其干净清洁的饮水,对部分精神状态好的仔猪在傍晚适量饲喂稀料,或增加细青料,从少量多次的饲养方式逐渐过渡为正常的饲养方式。此外,要仔细观察精神状态较差的仔猪,有疾病发生时要及时诊疗。

2 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不断发展,养殖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部分养殖人员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存在养殖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增加了生猪疫病的发病率。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疫病同时发病,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增加了疫病防治难度。因此,要对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2.2 缺乏疫病防控意识

部分养殖人员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缺乏疫病防控意识,同时部分养殖场的设施相对落后,不能定期进行杀菌消毒,为疫病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2]。此外,部分养殖人员没有在相应时间内对生猪进行接种,导致接种效果不理想,也没有进行抗体检测,存在疫病隐患。

3 生猪养殖疫病防控策略

3.1 加强疫病防控的宣传力度

疫病检疫部门要充分认识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宣传、学习,可邀请专业人士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鼓励养殖户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了解疫病防控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养殖人员要通过不同途径积极学习疫病防控知识,更新专业知识储备,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猪发生疫病的几率,提高养殖效益。

3.2 加强对疫病检疫的重视程度

养殖人员要加强对生猪疫病检疫的重视程度,加大检疫工作开展力度,提升工作效率,从源头上对疫病进行有效防控。养殖户在引进种猪时要对引进地区的疫病情况、生猪自身的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引进的种猪健康、安全。另外,养殖人员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病检疫工作,对新进的生猪进行全面检疫,确保其没有任何病源后才可入场饲养。

3.3 完善养殖管理体系

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内部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合理性,为生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促使其健壮生长,提高养殖效益。应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确保环境条件能满足生猪生长的实际需求;规范布置猪舍,确保通风透照、排水良好,合理控制猪舍温湿度,做好防暑防寒工作,并定期进行杀菌消毒,确保猪舍干净整洁[3]。同时,养殖户要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完善疫病防控制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病检疫工作。对生猪常见疫病进行重点监测,将存在异常情况的生猪隔离养殖,并进行检疫,避免疫病大规模发生。

4 结束语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但养殖过程中各种疫病的发生降低了生猪养殖效益。要加强生猪养殖疫病防控的宣传力度、重视疫病检疫、完善养殖管理体系,从而提升生猪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检疫养殖户疫病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