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2021-03-27 19:43张旭升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兽疫病羊分泌物

张旭升

(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通渭 743311)

羊小反刍兽疫也叫羊瘟,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被我国划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感染群体主要为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1]。该病2007年传播到我国,目前已给我国养羊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影响了羊肉的有效供给,给人们的饮食安全也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掌握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并深入探究防治措施,对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原特征

小反刍兽疫病毒呈圆形,直径约为450 nm,有时会有畸形的丝状病毒。该病毒相对比较脆弱,在pH<4的酸性环境以及pH>11的碱性环境下极易失活,在光照或加热时,也容易失活。在50℃环境下,30 min可灭活。

2 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空气传播,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及其粪便、分泌物,以及被病毒污染过的饲草、饮水等。羊只感染小反刍兽疫后,一般潜伏4~5 d,最长可潜伏21 d。疾病发作后,临床症状极其明显,初始体温39.2℃左右,约2 d后病羊体温迅速升高至41~42℃,同时伴有腹泻、口炎、肺炎等症状。发病后,山羊症状往往比绵羊更明显。病羊主要表现为病初焦躁不安、精神不振、不喜食、行走无力、背毛黯淡无光、口鼻干燥、不愿进食等,口腔黏膜轻度充血。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口腔溃疡,且糜烂越来越严重,鼻腔和口腔分别流出鼻液和脓性黏液,呼吸时有恶臭味[2]。随后由于鼻腔黏液阻塞鼻孔,造成呼吸困难,眼角流出大量分泌物,导致出现眼结膜炎。病情严重的羊只后期会出现严重腹泻,导致脱水、体重下降、体温下降,体温最低可降至35℃,并伴有呼吸异常、颤抖等症状。一般该症状持续3~7 d后病羊死亡。

3 流行特点

病羊全身均带有病毒,主要通过鼻腔和口腔分泌物排毒。测定数据显示,病羊鼻腔和口腔分泌物中病毒含量较高,发病后期,排泄物中含毒量也较高。一般2~18月龄的羊只最易感病,易感羊群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死亡率达50%以上;对于幼龄羊,感病后致死率最高可达80%以上,病羊死亡多发生在发热后期[3]。该病发生后往往呈地方性流行。

4 病理变化

剖检病羊尸体,可以看到从口腔到皱胃均有病变,如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但瘤胃、网胃、瓣胃的病变症状很少,病变部位可见少量出血和糜烂、变红。肠也可见糜烂或出血,脾出现坏死性病变,淋巴结严重肿大。在鼻腔底部、喉部以及气管等处均有出血斑块。因小反刍兽疫病毒对胃肠道淋巴细胞及上皮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因此会引起这些部位的特征性病变,使淋巴细胞、淋巴结细胞、脾脏细胞、扁桃体细胞以及消化系统的上皮细胞等发生坏死。

5 诊断

5.1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主要在养殖过程中,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判断,如查看羊只的精神状态、进食状态、背毛色泽、口腔内部情况及口鼻分泌物等,如需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目前,国际上的标准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同时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实验室诊断主要从微观角度,或免疫学方法,或分子学角度等进行病原检查或血清学检查,诊断结果最为精确。

6 预防

6.1 做好饲养管理

动物的饲养管理水平与疫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一定要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在饲草搭配上,必须科学合理,严格按照科学配方搭配,做到营养均衡,同时按时按量饲喂,切忌饲喂过期、霉变的饲料,饲喂工具要干净;饲养过程中要勤打扫圈舍。其次,对于外来人员和车辆,在进入养殖场前要彻底消毒。严禁从发生疫情的地区引进羊只,对于从外地调入的羊只,必须单独圈养隔离观察3周,确认无任何病症后,方可混群饲养。此外,要做好疫情巡查工作,养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羊只的状况。

6.2 做好消毒工作

养殖场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羊舍、活动场、饲喂工具等定期彻底消毒。对羊只皮毛、仓库等可选用甲醛进行熏蒸消毒。此外,对进入人员及车辆也应做好消毒工作。

6.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对小反刍兽疫的预防,除了做好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外,进行免疫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选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对1月龄的羊只进行颈部皮下接种,接种量为1 ml;也可使用小反刍血抗配合刀豆素,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稀释1支刀豆素,然后将稀释液与1支小反刍血抗混合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在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羊群的健康状况,确保羊无病才可注射,对于新购进羊只,必须隔离观察3周,确认无病后方可免疫。

6.4 病例处理

当确定有羊小反刍兽疫病发生时,应及时将病羊隔离,对于症状较轻的,可进行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必须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封锁疫区。同时,对羊舍及其周围环境每天消毒2次,持续消毒21 d。

7 治疗

方案1:根据发病特征,在未能确诊是否为小反刍兽疫前,可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还可以肌肉注射羊疫清(0.1 ml/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治疗后,部分病羊化脓部位出现结痂,而后完全恢复正常。

方案2:发病初期使用羊瘟清(羊免疫球蛋白)或者羊血清免疫肽(100 kg体重/瓶)+刀豆素(100 kg体重/支)配合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1次。发病中后期使用羊血清免疫肽(75 kg体重/瓶)+刀豆素(100 kg体重/支),并配合3~5 mg地塞米松,每天1次,连用2 d[4]。方案3:羊专用免疫球蛋白(1瓶)+地塞米松注射液(5~8 ml)+聚肌胞(1瓶),聚肌胞用生理盐水稀释,三者混合后注射,每天1次,连用2 d,此量可治疗100 kg体重羊只。

8 结语

小反刍兽疫传播速度快,致死率极高,对我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针对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做好预防至关重要。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饲养管理,给羊只提供清洁的饮水和全价饲料,勤打扫羊舍、勤消毒,坚决禁止从疫区调入动物。一旦发现病羊,应立即隔离,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做好无害化处理,彻底消毒。

猜你喜欢
兽疫病羊分泌物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咳嗽怎么治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十招巧识病羊
识别病羊三招
浅谈小反刍兽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