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21-03-27 19:43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7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结核病检疫

陈 盛

(镇原县武沟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镇原 74450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奶牛养殖在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但受市场流通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奶牛在引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致使奶牛各种流行性疾病迅速蔓延,不仅对奶牛产业有序发展构成威胁,而且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奶牛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展开分析。

1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1 诊断

奶牛感染布鲁氏菌病后会引发子宫内膜炎、睾丸炎等各种炎症。如果怀孕母牛感染此病,则流产概率增加;如果配种奶牛感染此病,则很难受孕。针对奶牛布鲁氏菌病的病原诊断,可采集母牛阴道分泌物、公牛精液等进行细菌培养,筛选出疑似布鲁氏菌菌落,再用柯氏染色、镜检等方法作出诊断[1]。此外,也可通过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一是血清凝集试验。感染布鲁氏菌病1周后,奶牛血液中会出现大量凝集素,通过试验便能对布病进行诊断。二是补体结合试验。奶牛感染1~2周后体内会出现补结抗体,通过该试验能进行诊断。

1.2 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提高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为了实现对布鲁氏菌病的有效防治,一定要做好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基层兽医工作人员。此外,对养殖户也要做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养殖人员对疫病的综合防治能力。

二是重视卫生检疫。主张自繁自养,如果要引进,一定要从无布病风险区域引进,并且对于新购买的奶牛要做好前期检疫以及不少于2个月的隔离观察。在布鲁氏菌病检疫过程中,只有保证全群经过2次检疫且均为阴性,才能混群合养和配种。对表现健康的奶牛要坚持每年1次检疫。对1年以上检疫均无阳性表现且能够正常分娩的奶牛,可基本判定为无病牛群。对患布鲁氏菌病的奶牛所产牛犊,要第一时间隔离,坚持用母牛初乳饲喂5~10 d,而后喂食巴氏灭菌乳[2]。养至第5个月和第9个月时要分别开展1次免疫检查,2次都为阴性才能判定为健康牛犊。

三是做好消毒工作。对于已经被污染的场所以及养殖用具等物品,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可选择消毒、深埋或者焚毁的方式。如果该养殖场处在疫区,所有饲料、畜产品、工具等都要经过至少2个月的放置或消毒才能重新使用。如果患病奶牛经济价值不大,应当立即淘汰,进行扑杀。

四是切断传播途径。杜绝从防疫、检疫工作存在问题的地区引入奶牛,切断主要传染源,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以及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检疫工作,降低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概率。同时,各地方部门要注重协同合作,将免疫、检疫、病牛淘汰等工作落实到位。对奶牛定期开展血清检测,将疑似布鲁氏菌病奶牛送往权威部门进行诊断检测,如果确定为阳性,要做好扑杀与无害化处理工作。此外,构建完善的奶牛档案登记制度,详细记录奶牛检疫、免疫信息,为健康奶牛佩戴健康证耳标。

2 奶牛结核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诊断

一是病原分离鉴定。收集患病奶牛排泄物样品进行检验,通过集菌处理后抹片,用抗酸染色法进行镜检,做好病原分离鉴定。二是皮内变态反应试验。主流试验方法为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在20日龄牛犊身上效果最佳[3]。注射前要先标记好奶牛左侧颈部重伤1/3处皮肤厚度,将提纯结核菌素注射皮内,观察3 d再判定。如果是阳性,局部会出现肿胀或者皮肤厚度增加[4]。三是点眼检查。对奶牛单眼进行2次点眼,剂量为每次3~5滴,在点眼后的3 h、9 h、24 h分别做1次观察。如果是阳性,结膜会发生水肿、充血等表现,同时带有一定的脓性分泌物。

2.2 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做好检疫与预防工作。加强奶牛调运防疫管理工作,禁止从疫区调运奶牛。在奶牛运送至目的地后,调运人员要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报检,调运奶牛通过结核病检测且进行为期30 d以上的隔离饲养后,才能够混群共养。

二是加强监测,做好奶牛登记管理工作。对奶牛结核病的综合防治已有相关规定,成年奶牛净化群需要在每年度的春季与秋季分别进行1次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出生20日龄的牛犊要展开首次监测,详细做好监测记录。如果检测出阳性则无条件扑杀,疑似病例奶牛则要42 d后复检,如果复检结果为阳性则扑杀,如果依旧是疑似反应则继续隔离42 d后进行复检,第三次出现疑似反应则按照阳性奶牛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头奶牛都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将养殖户姓名、奶牛品种、年龄、照片、来源地、免疫过程等信息记录在案,并及时对档案更新。

三是全面消毒净化牛场。为巩固奶牛结核病的综合防治效果,要对牛场进行全面消毒,消灭传染源。一般每周进行1次日常消毒,每月进行1次无死角消毒,消毒剂可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10%漂白粉溶液、0.1%新洁尔灭以及0.3%过氧乙酸等,对牛栏、牛舍、饲料槽、排粪沟等进行冲刷,在牛场内部不能养殖禽类,且饲养区要与养殖人员生活区完全隔开,对外来人员和车辆严格管理,不能随意进出,在养殖场大门和牛舍门口设置消毒区,进入人员和车辆必须先消毒。此外,对奶牛排泄物要做好无害化处理。

四是加强饲养管理。奶牛养殖要尽量选择自繁自养模式,该模式是预防结核病的最佳手段。同时,做好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选择新鲜草料,结合奶牛生长和产奶阶段的不同表现,为其提供充足的氨基酸、蛋白质与维生素,定期开展基础免疫,强化奶牛的抗病能力。

3 结束语

奶牛养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布鲁氏菌病与结核病的传播,做好必要的检测、诊断与综合防治工作。只有做好定期检疫工作,确保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切断奶牛疫病传染源,才能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结核病检疫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35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