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3-28 12:32郑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鞘内结核性脑膜炎

郑伟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医疗设备不断发达的同时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让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性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导致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是临床上一种棘手的病症[1-2]。随着结核杆菌的基因突变导致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致残率、死亡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本文就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8 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8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5 例,女4 例,年龄为19~64 岁,平均(42.65±10.84)岁。对照组患者男6 例,女3 例,年龄为18~69 岁,平均(39.68±10.47)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自愿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及家属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意识清楚;患者临床检查资料齐全;患者被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

1.3 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的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患者及家属有严重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观察的患者;属于严重过敏体质的患者;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的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CSF 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腰椎穿刺后进行脑脊液压力测定,在患者脑脊液压力较高的情况下拔出针芯进行缓慢放液。再将无菌的生理盐水注入到脊髓鞘内,重复操作2~3次。用2 mg 地塞米松(河南润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30)和100 mg 异烟肼(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70)对患者进行鞘内注射,每周3 次,直到患者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并持续稳定1 个月后停止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护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情绪,根据患者的自身需要患者制定一套相应的、有效的护理计划。平时要随时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症状,及时对计划进行优化。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要,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的观念,让患者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治疗时的舒适,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舒适的程度。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知识,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适当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陪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帮助患者恢复。

1.5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SF 指标、临床症状观察、生活质量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

1.6 疗效评判

疗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并分别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CSF 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CSF 指标,观察组患者的CSF 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CSF 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CSF 指标(±s)

组别 例数 压力 白细胞 糖、氯化物观察组 9 20.16±3.69 23.87±4.96 25.88±4.16对照组 9 28.26±3.87 32.45±4.29 37.48±4.83 t 4.544 3.925 5.459 P 0.000 0.001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评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评分(±s, 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脑膜刺激征 发热 头痛观察组 9 20.69±3.64 15.32±3.97 16.22±3.85对照组 9 30.74±4.56 20.46±3.84 23.51±4.71 t 5.167 2.792 2.619 P 0.000 0.013 0.019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 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 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情感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观察组 9 53.59±10.26 54.18±10.61 51.45±11.48 54.89±12.12 51.78±12.15对照组 9 42.16±10.52 42.12±11.41 43.55±12.65 42.29±12.26 46.58±12.51 t 0.334 2.322 1.387 2.193 0.895 P 0.033 0.034 0.184 0.044 0.384

2.4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n(%)]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通常会有发热、呕吐、头痛、疲惫等状况出现,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果不及时就医会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严重的会造成死亡。结核性脑膜炎病变的范围较大,且诱发因素较多,尚且没有确切的定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的方法是临床上一种高质量、高效的治疗方案[3-5]。脑脊液置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颅内的压力,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此方法不仅能够避免蛛网膜与脑积水的粘连,还能将患者颅内带有病菌的脑脊液置换掉,迅速缓解患者的恶心、头痛等症状,避免脑卒中的发生。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腰椎穿刺后进行脑脊液压力测定,在患者脑脊液压力较高的情况下拔出针芯进行缓慢放液,再将无菌的生理盐水注入到脊髓鞘内。再用地塞米松和异烟肼对患者进行鞘内注射治疗[6-7]。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更稳定地康复,为患者带来优质、轻松的治疗过程,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8-10]。根据患者的自身需要制定一套相应的、有效的护理计划,平时要随时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症状,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的观念,让患者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的知识,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文护理,让患者充分信任护理人员,从而提高治疗效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SF 指标、临床症状观察、生活质量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CSF 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证明脑脊液置换(CSF 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很好,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医院治疗效率的同时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鞘内结核性脑膜炎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抗生素鞘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Vaccination
鞘内氢吗啡酮联合用药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价值分析
更正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