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2021-03-28 12:32尚明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组间

尚明霞

(滨海新仁慈医院,江苏 盐城)

0 引言

子宫肌瘤是常发于女性子宫中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常见症状为排泄困难、月经过量、腹部包块等,对女性生命生活安全存在极大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方式有传统的开腹手术,此术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切除等,在治疗过程中会损伤患者机体,术后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随着微创手术普遍应用于现代临床治疗中,腹部小切口手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也较为广泛,本文就传统开腹手术和腹部小切口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收治的80 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年龄在35~50 岁,其中单发性子宫肌瘤10 例,多发性子宫肌瘤22 例,肌壁间肌瘤31 例,黏膜下肌瘤17 例,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经常规术前检查具备手术条件,研究组患者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患者取仰卧位,于下腹部行约5 cm 切口进入患者腹腔,明确肌瘤数量、位置及大小[3-4]。在肌瘤表面血管较少处纵向切开包膜直至瘤体,在交换牵拉瘤核的同时用手指按压腹壁,利用腹壁弹性使子宫经牵引暴露在腹腔切口处,进行肌瘤剔除,在剔除过程中尽量在一个切口处剔除多个子宫肌瘤,注意避免对输尿管和膀胱直肠造成损伤,常规检查患者机体状况后关闭腹腔,缝合采用1-0 dexon 线进行间断缝合,对各肌层进行连续缝合,术后予10 U 催产素。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肌瘤切除:同样取仰卧位,麻醉后在下腹部行10 cm 左右切口,充分暴露子宫后进行肌瘤切除[5-7]。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异。采用VAS 疼痛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统计,疼痛等级划分为0~10 级,疼痛等级越高,对应VAS疼痛评分越高,无痛则为0 分,能够忍受的轻微疼痛为≤3 分,会影响睡眠的疼痛等级为4~6 分,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和饮食的剧烈疼痛为7~10 分。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后1 年内复发及肌瘤残留情况,以此进行对比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和t进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上都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组间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研究组 65.33±15.10 75.6±17.5 20.12±9.8 6.5±1.3对照组 86.42±11.32 110.3±19.2 35.21±10.2 8.6±1.2 t 7.071 8.448 6.747 7.507 P 0.000 0.000 0.000 0.000术中出血量(mL)排气时间(h)

术后1 年复发率统计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复发率(7.5%)远低于对照组(22.5%),肌瘤残留研究组(5.0%)低于对照组(1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1 年内复发率及肌瘤残留率对比[n(%)]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见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是最广泛的治疗方法,接受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既能不受病痛影响还能使器官运作维持正常,是医患普遍认可的治疗方式。常见的手术途径有宫腔镜、腹腔镜、腹部和阴道4 种[8]。早期临床治疗通常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这种手术方式需行较大手术切口,手术风险较大且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此外,该法会影响患者身体美观,加大患者心理负担,术后可能对女性生育能力造成影响,不符合我国当前发展所需的开放性生产的政策。基于对患者术后生理心理方面的关心,小创伤手术的普及十分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微创型手术越来越受欢迎,腹部切口位置较低,更加利于子宫牵出,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减少疼痛影响;腹部小切口手术是将子宫牵出切口进行操作,对机体创伤小,能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痛苦[9]。

腹部小切口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延伸,对于患子宫肌瘤的女性群体,小切口手术又能满足术后留疤小,不影响美观的愿望,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更加易于接受。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和腹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虽然都能实现剔除子宫肌瘤的目的,但在预后方面的效果明显小切口手术更具优势,无论是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还是术后恢复及复发的可能性都远低于传统治疗方式,更少对人体产生损伤减少了术后恢复的难度;腹部小切口手术在操作时更加便捷,对子宫肌瘤的剔除也更加彻底,能够大大减少术后复发几率,更为安全可靠,许多患者在治疗时都愿意选择该方法[10]。虽然目前腹部小切口手术已经较为普遍,但在我国仍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微创性剔除子宫肌瘤的条件在部分地方医院难以普及,但该术对技术设备的要求不高,应当在各级医院受到重视。手术过程中无需全麻,因此也能够减少副作用产生,安全性更高,同时能够节约医疗资源。引进腹部小切口手术能够减少地方医院在技术不足方面和人员紧张等问题上的压力,更加有利于保障医疗水平相对不发达地区人民的就医水平,对于更加需要劳动力的偏远地区而言,腹部小切口手术能够减轻家庭劳动力不足的压力,为更多女性群体带来幸福感。

综上所述,腹部小切口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具备多重优势,不仅能够更加彻底地切除子宫肌瘤,更能减少对患者机体损伤,保留患者子宫和生育能力,能够减轻患者手术心理压力,减少手术危害和预后风险,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如果能够广泛重视和应用腹部小切口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对于提升我国医疗水平和人民总体幸福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