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患者行经鼻蝶窦入路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2021-03-28 12:33车黎骏邢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垂体瘤尿量体征

车黎骏,邢茹

(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0 引言

垂体瘤发生于垂体前后叶及颅咽管等位置处的上皮残余细胞,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1],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垂体四周的组织受压、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状[2]。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对垂体瘤进行治疗,常常会给患者生长发育、生育等功能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手段之一[3],为探讨分析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对提升临床疗效的积极价值,现将在我院经鼻蝶窦入路治疗的90 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抽取的经鼻蝶窦入路治疗的90 例垂体瘤患者均经头部CT 及MRI 检查明确了垂体瘤的诊断,排除了有颅内其他肿瘤者,意识均清醒,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血液疾病,无感染性疾病,无精神障碍。性别划分:男69 例,女21 例;年龄25~67 岁,平均39.5 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野狭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肢端肥大、高血压、泌乳、月经不调、闭经等;病程3 个月至1.5 年,平均0.5 年。

2 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帮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关注其是否发生体征异常、解答患者的疑问等;(2)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即提高住院环境的舒适程度,保持室内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掌握患者的临床信息,耐心详细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垂体瘤的相关医学知识、手术意义和方法、手术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知识等,帮助患者缓解其疑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协助患者完成内分泌功能、视力及视野、血尿常规、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等必要项目的检查以及磁共振、CT 等影像核查,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食物为主,了解患者的大便情况,如其有便秘现象则可酌情给予缓泻剂,不可采取灌肠措施;术前72 h 使用呋麻滴鼻液滴鼻,每天3~4 次为宜,嘱患者滴药时取平卧仰头位,可将一枕头垫于肩下仰卧;术前24 h 帮助患者剪短鼻毛,清洁鼻腔;教会患者采取张口呼吸法进行呼吸换气;嘱患者术前12 h 禁食、术前8 h 禁水;术前检查器械准备、术野消毒是否完全等情况;术中紧密配合做好医生助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应第一时间报告医生,积极协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对策,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措施;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明确导尿管是否通畅,严密观察尿量、尿色、尿比重,无差错记录患者的1 d 内的输入量、尿量,特别是每小时的尿量(术后正常尿量标准:不考虑药物影响的情况下,每小时尿量>300 mL可视为正常,或者亦可将24 h 尿量>5000 mL 判定为正常)。出现异常时,要报告医生,协助采取干预措施;密切留意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现象(如低Na、低K 或者低Cl 等),定期对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措施,流量为3~4 L/min;待麻醉效用过后,协助患者取头偏侧去枕平卧位,以保持呼吸自如无阻碍,阐明产生术后不适的原因,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4 次/d;指导家属学会正确按摩技法,为患者定时按摩下肢,帮助患者进行必要的四肢活动;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7 d 取下患者鼻腔填塞的纱条,仔细观察有无清亮液体流出的现象;未发生脑脊液鼻漏者可术后72 h 拔除引流,给予麻黄滴鼻液滴鼻,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均为3~4 次/d;如出现了脑脊液鼻漏,应要求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稍微抬高其头部,半卧或仰卧,至脑脊液鼻漏停止3~5 d 方可,期间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及早发现有无颅内感染征象,如有则及早报告医生采取相应处理;嘱患者术后恢复期内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以素食为主,多食水果蔬菜。

3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 评分、SDS 评分、有效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更佳,见下表1、表2、表3、表4。

表1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有效切除率对比(n, %)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n, %)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

4 讨论

由于垂体瘤局限于颅底这一特殊部位,同时瘤体周围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常规的手术易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使得垂体瘤的手术成为了难度较高的手术之一[4]。近年来,微创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应用愈加广泛,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以其手术耗时少、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特点得到了临床青睐。实践表明,对于经鼻蝶窦入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护理工作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直接因素之一[5],而常规的护理方式,虽然能够配合手术的进行,但是对患者心理及机体需求的关注程度不足,已经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

对于经鼻蝶窦入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所实施的综合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的护理[6],要求参与护理的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操作技能要精湛,专业理论要熟练。

术前护理:不仅注重术前的剪鼻毛、清洁鼻腔及口腔等准备工作,以有效降低鼻黏膜损伤与鼻腔感染的发生率,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和饮食护理,多数患者对垂体瘤及微创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缺乏正确的认知,在术前会对疾病产生悲观情况,对手术的效果产生怀疑,这些负面心理情绪均对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造成不利影响。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手术过程更佳进行,进而有助于提高有效切除率[7]。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得舒适、易于手术的正确体位,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熟悉手术步骤,备齐所需器械,了解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在术中能够主动配合医生;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并协助医生救治患者,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8]。

术后护理:护理人员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情况则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协助采取处理措施。暂时性尿崩症及脑脊液鼻漏是经鼻蝶窦入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在给予针对性护理进行防控后可显著改善其临床表现,提高预后;术后护理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口腔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指导等,可有效地释放患者的负面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依从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显著减少并发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经鼻蝶窦入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不同阶段应用综合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改善情绪,从而使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依从性,利于获得更佳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垂体瘤尿量体征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