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2021-03-28 11:50郭雪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管腔彩色多普勒

郭雪丽

在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疾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十分常见,在全部周围血管疾病中所占比约40%,不仅对病变部位造成影响,同时增加严重并发症风险,如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急性肺栓塞等,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研究认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静脉血栓通常发生在人体下肢部位,下肢发病率与上肢相比高出约10 倍。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10%~17%的患者存在局部的深处触痛、下肢肿胀、足背疼痛等[1],而血栓脱落还可增加肺栓塞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根据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死亡率高达9%~50%,多数患者发生血栓后容易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2]。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类型,其主要是由于人体血液出现不正常凝集,从而引起静腔阻塞,导致静脉回流障碍[3]。故此,早期给予其有效诊断十分必要。目前临床常用诊断方式为静脉造影检查,也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虽然该种方式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存在创伤大、不良反应多等不足;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技术,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性,现已广泛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4]。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接收的92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5];②患者和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者;②排除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排除存在精神异常、智力障碍者。其中,男50 例、女42 例;年龄40~60 岁,平均年龄(50.25±3.52)岁;血栓类型:周围型40 例、中央型30 例、混合型22 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选择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迈瑞DC-8),将探头频率设置为7~10 MHz,在检查股静脉时指导患者下肢外旋和外展,在检查胫后静脉以及腘静脉时取患者俯卧位,并将软枕垫于小腿下,使其膝关节呈轻度弯曲状。采用探头沿髂外静脉、股总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小隐静脉、胫后静脉、胫前静脉、腓静脉的走向进行多切面检查,比如横断面以及纵断面,对静脉血管管腔内径、管腔和管壁内回声进行观察;再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对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缺损情况进行观察,对其侧支循环和血流方向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情况以及声像图表现。

2 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情况 92 例患者中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1 例(88.04%),其中左下肢静脉血栓40 例、右下肢血栓41 例,所有患者均经其他影像学检查或者复查后证实。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声像图表现 声像图表现:静脉管腔内伴有实性欠均匀回声,在急性期呈现弱回声或者低回声,在亚急性期伴有不规则中等、不均匀回声,采用探头轻度加压,血栓处管腔无法压瘪,CDFI 显示静脉管腔血流充盈缺损或者无彩色血流信号,在吸气时患者血流信号无减弱、在呼气时患者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强,部分患者呈现连续性血流频谱。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人体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出现不正常的凝结,一般发生在人体下肢部位,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降低肺栓塞发生风险[6]。下肢深静脉血栓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易导致人体肢体发生静脉血流回流受阻情况,易对患者患侧肢体行动能力造成影响,诱发严重并发症,而对于该类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该疾病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该诊断方式存在多种优势[7],比如无禁忌证、无创、操作简便、无创等,且能够对人体静脉内血栓的范围、栓塞类型、血流频谱、血栓部位等进行直接观察,同时通过与加压试验进行辅助检查,能够对血栓部位的血流状态进行观察[8],能够及时发现病灶,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临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方式较多,主要包括静脉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深静脉造影检查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金标准,在检查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介入治疗[9],安装放滤器,能够有效降低肺栓塞发生几率;但深静脉造影作为一种有创检查,无法进行重复性操作,且存在静脉血栓、过敏反应风险。此外,当人体静脉通道无法建立、过敏、肾功能不全、局部感染、妊娠时,均无法实施静脉造影检查,且禁忌证较多。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式,且具有极高敏感性、特异性,该种检查方式能够将患者血栓位置、血栓类型、血栓形态、血栓程度等相关信息有效检出,且准确性较高。

彩色多普勒超声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0]:①具有无痛苦、无创、操作简便等优势,患者接受度高;②能够对急性或慢性血栓做出准确判断,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同时能够为急性血栓争取更多治疗时间;③该种诊断方式无辐射,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且能够进行反复操作,能够对溶栓效果进行有效评价;④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具有极高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因此实施超声诊断后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具有多种优势,能取得显著的诊断价值,明确疾病,改善预后,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11]。但该方式也存在一定不足:①探头加压试验易导致急性期血栓脱落,进而增加肺栓塞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②对于存在下肢水肿、高频探头穿透力较差等情况,无法有效发现膝以下深静脉血栓,应选择低频凸阵探头,并对彩色增益和滤波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预防误诊目的,同时还可结合宽景成像功能,使位置较深的静脉清晰显示;③对于盆腔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准确性较低,特别对于髂静脉受压伴附壁血栓形成时更容易增加漏诊风险;④对于因帕金森所致的肢体挛缩、严重强直或震颤无法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⑤由于人体小腿近端的胫腓骨干被覆盖组织较厚,且远端静脉分支管径过细,导致超声难以清晰显示[12]。

本次研究建议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在确诊后实施以下措施:①饮食监督: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以低脂、高纤维、高蛋白饮食为主,并在此期间需保证补液量和饮水量充足,由此促进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卧位所致的便秘,引起腹内压增高,诱发血栓栓子脱落;②康复运动:在经过相关治疗后,应用间断充气加压泵或抗栓弹力袜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四肢,以此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而对于内科重症、高龄等需要长时间卧床患者,工作人员应按时按摩患者双下肢,以脚踝开始逐渐向上,从而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达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13-16]。

经研究表明,在92 例患者中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81 例(88.04%),左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有40 例、右下肢血栓41 例,所有的患者均经其他影像学检查或者复查后证实。声像图表现:静脉管腔内伴有实性欠均匀回声,在急性期呈现弱回声或者低回声,在亚急性期伴有不规则中等、不均匀回声,采用探头轻度加压,血栓处管腔无法压瘪,CDFI 显示静脉管腔血流充盈缺损或者无彩色血流信号,在吸气时患者血流信号无减弱、在呼气时患者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强,部分患者呈现连续性血流频谱。

综上所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效果显著,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度均较高,且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管腔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彩色的线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方法的实践探索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