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1-03-28 13:44黄正壮颜怀兴李耀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醛固酮人脑心功能

黄正壮 颜怀兴 李耀飞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 南宁 530022)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生活方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加之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致使临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不断增长[1]。多数心血管疾病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属于有创的治疗方式,患者普遍接受程度不高。临床研究表明,实施手术治疗会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肾脏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患者肾功能下降[2]。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临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常规用药方案伴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其弊端也逐渐显露,诸多不良反应会使治疗效果降低,同时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损伤[3]。重组人脑钠肽是通过DNA技术合成的一种人工激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并可减少心肌耗氧量,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4]。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急性心力衰竭采用重组人脑钠肽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1 脑钠肽的概念及作用

1.1 脑钠肽的概念 脑钠肽又称为B型利钠肽以及脑利钠肽,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所构成的一种多肽[5]。虽然其最初是在猪脑中被分离出来,但主要是由心脏分泌所产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发病早期由于心室心肌细胞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心室壁张力提升,进而分泌较多的脑钠肽,由于脑钠肽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具有拮抗作用,因此可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临床常通过测定患者机体内的脑钠肽水平来评估心功能状态。当患者处于心力衰竭晚期时,由于心肌细胞无法分泌足量的脑钠肽,致使机体内源性脑钠肽水平不能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所形成的收缩血管作用。重组人脑钠肽虽然为人工合成,但其同内源性脑钠肽氨基酸在排列序列、空间结构以及生物活性方面无差异,同时还具备相同的生理功能[6]。若患者机体内源性脑钠肽水平出现下降,可通过补充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进行治疗。有研究指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的升高与心功能损伤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7]。也有学者认为,可将基础血浆脑钠肽水平作为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后短期效果的有效依据,可通过检测基础血浆脑钠肽水平引导临床合理用药[8]。

1.2 脑钠肽的作用 脑钠肽抑制交感神经和后体加压素的升血压以及保水保钠作用,通过提升肾小球滤过功能,起到排钠利尿、改善体循环血管阻力等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心肌功能。脑钠肽通过对入球小动脉进行充分扩张,加之阻碍近曲小管以及集合管重新吸收钠离子,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进而起到利尿的功能。脑钠肽同脑钠肽受体有效结合,可促进细胞内环单磷酸鸟苷水平的提高,并使平滑肌得到有效舒张,环单磷酸鸟苷可对机体内动脉以及静脉血管进行有效扩张,使得机体动脉压、右心房压力以及肺毛细血管楔压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进而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相关研究指出,使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可提升其心脏功能、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9]。有学者指出,重组人脑钠肽以及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应用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10]。此外,将小剂量重组人脑钠肽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明显提升的患者心功能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同时降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11]。

2 重组人脑钠肽的临床应用

2.1 急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情况 目前,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方法为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作用发挥,主要通过使儿茶酚胺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下降和降低心室重新构建的速度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2]。当前,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药物属于扩血管药物、利尿剂以及正性肌力药物,分别发挥扩张血管、利尿以及提升心肌细胞功能的作用,改善心脏负荷过重情况,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但在提升患者生存周期方面无明显效果[13];另一类药物属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激活拮抗剂,常用的药物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上述3种药物联合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可阻碍患者因神经内分泌系统被异常激活所造成的损伤,优化心肌重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病死率[14]。重组人脑钠肽是通过基因技术合成的一种冻干粉针剂,其同样可发挥扩张血管、缓解心脏负荷以及利钠利尿的作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形成有效拮抗,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机体内血管压力。重组人脑钠肽对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同样存在阻碍作用,同时还不会刺激交感神经。相关研究指出,采用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提升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对肾脏功能的损害,且安全性较高[15]。由此可知,使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心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6]。

2.2 重组人脑钠肽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优点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通常指导患者取坐位以减少静脉血液回流;同时,予以氧气吸入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应用利尿剂来缓解心脏前负荷;使用吗啡等镇静催眠药物使躁动的患者保持安静状态,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加重心肌细胞负担;使用强心类药物以及血管扩张剂等进行对症治疗[17]。心力衰竭常规用药为多巴酚丁胺及硝酸甘油,但由于二者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无拮抗作用,治疗效果单一,加之不良反应较多,导致患者接受度往往不高[18]。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米力农和重组人脑钠肽均可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但重组人脑钠肽组下降幅度更优[19]。也有研究指出,重组人脑钠肽和硝酸甘油可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以及内皮素-1水平,且重组人脑钠肽的下降幅度远远高于硝酸甘油[20]。

2.3 重组人脑钠肽药物不良反应 重组人脑钠肽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方面与传统药物比较不良反应明显较少,其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当使用重组人脑钠肽进行治疗后,由于其发挥较强的扩张血管功能,使得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降低,因此极易出现顽固性低血压[21]。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重组人脑钠肽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应用硝普钠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22]。

3 小 结

血浆中脑钠肽水平对预测心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其血浆浓度与心脏损伤程度之间呈正相关。重组人脑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其进入机体后可在短时间内发挥治疗效果,且治疗范围较广,明显优于单一常规药物的治疗效果[23]。重组人脑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阻碍其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临床使用前景较广,且安全性较高[24]。但由于该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间较短,对于同其他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对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临床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醛固酮人脑心功能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心功能如何分级?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