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永不改 百年正青春
——电影《1921》观后感

2021-03-28 14:03李风玲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管公学校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4期
关键词:王会悟朱一龙黄轩

文│李风玲(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管公学校)

电影《1921》上映,我毫不犹豫地走进影院,成为第一拨观众。冲着黄建新导演,以及那么多实力派演员的大集合,也冲着编剧把这100年浓缩在120分钟的功力。

观影后的感受,我迫切地想说,《1921》是主旋律电影,但它不说教,更不冰冷,它用丰沛而动人的细节,拍出了当年革命先驱的火热青春。

导演黄建新在谈及《1921》与其他表现建党影片的不同时说:“这应该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展现当时新青年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在《1921》中,有三个人物特别出彩。黄轩扮演的李达,王仁君扮演的毛泽东,朱一龙扮演的周恩来。他们的戏份在剧中有多有少,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达,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电影中他的出场最为特别。理发店里,他让理发师给他剃一个光头的发型。理发师问:“要出家?”李达一脸喜色地答道:“成家!”

李达和他的妻子王会悟,和今天的青年们一样,穿上喜服拜天地,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入洞房。充满朝气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今天不同的是,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到处都是租界。整个大上海放眼望去,皆是外国人的身影,就连给李达理发的师傅,都是洋面孔。这一年,李达31岁,王会悟23岁,都是美好的青春年华。他们正在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做着积极的筹备。

一天早晨,霞光初露。为了“一大”召开,彻夜工作不眠不休的李达,打开天窗登上屋顶。他迎着初升的朝阳,张开双臂,深深地呼吸。那慢慢洇染开来的喜色,那一脸对于未来的憧憬,在此刻让黄轩表达得淋漓尽致。个人以为,这是整部电影中李达表现最好的一节。这应该也是导演想要着重表现的核心:正是当年青年们的满腔热血与火热青春,才诞生了这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正如片中祖峰所扮演的董必武所说:“我们是需要行动,但更需要一个政党,能引导行动的政党。她的诞生,才是最最有力的行动。”

电影《1921》中,毛泽东由王仁君扮演,这是继古月、唐国强之后的第三代毛泽东,他的出场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1921年的毛泽东,正是一个热血的青年。王仁君青春的面容、炯炯的目光,完全演绎出了青年时代毛泽东的神韵。有一个镜头,是毛泽东在上海的夏夜奔跑,一边奔跑一边在脑海中回想着与革命伴侣杨开慧的对话。杨开慧问:“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毛泽东说:“当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

电影《1921》中的周恩来,由青年演员朱一龙扮演。这虽然是朱一龙第一次扮演周恩来,却是非常出彩。他的眼神深邃、举动风华,把周恩来英俊儒雅又坚毅内敛的气质,表现得恰到好处。当时的周恩来正是旅法期间,风华正茂,一身正气。他虽不是“中共一大”代表,但是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和邓小平(王源扮演)等人一起,为国内即将召开的“中共一大”做着积极的声援。尽管在影片中只有三次出场,却让人一见倾心,过目不忘。

除了黄轩的李达,王仁君的毛泽东,朱一龙的周恩来,片中张颂文扮演的何叔衡,冯绍峰扮演的孙中山,王源扮演的邓小平,都让人感到分外出彩。电影中,南湖红船上,倪妮扮演的王会悟撑伞坐在船头,船内会议正浓,船外细雨霏霏。这幅用心守护着“中共一大”召开的美丽剪影,别有意境,令人动容。

导演黄建新说:“拍摄《1921》,我们筹备了四年,做了无数的史料挖掘工作,努力捕捉我们想要表达的那些先辈身上的个性、理想、信念,让他们不再是符号,而是具体的人。我觉得这次创作就像在迷雾中寻找一盏灯,这盏灯就是百年前那些鲜活的年轻人们,我们跟大家一起,朝着光走过去。”

电影《1921》未尝不是一道光,它将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故事,拍出了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革命先驱的火热青春!

初心永不改,百年正青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先辈们的初心,也是100年后9000多万名党员要接续奋斗的使命,更是电影《1921》所要展示和弘扬的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王会悟朱一龙黄轩
中共一大“幕后功臣”王会悟
《人生大事》朱一龙
“幕后功臣”王会悟
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FAS与BAS相关系统阐述
每一部成功纪录片都是心灵之作
朱一龙:绅士的突围
朱一龙:老天偏爱笨小孩
意林2019年2月
黄轩:有匪君子,谦谦如玉
黄轩从大器晚成到风华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