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来到黑暗的现场……

2021-03-28 02:36西渡
诗歌月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星空首诗诗人

瑞典诗歌评论家扬·乌拉夫·于连在评论女诗人安娜·吕德斯泰德的时候,揭示了女诗人身上存在一种植物性的“卑贱的力量”,这种力量具有一种“单纯的美和丰富性”,体现了“坚忍不拔的生命的非凡奇迹”。?譹?訛其实,这种植物性的力量并非女诗人专属,在一些男性诗人身上也有体现。或许,我们大致可以把诗人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热衷于漫游的、动物性的诗人,他们的生活空间不断变化,写作的题材、风格、主题变动不居;还有一类是倾向于定居的、植物性的诗人,他们一生很少离开一个地方,写作的题材、风格、主题也相对稳定。惠特曼可以作为前一类诗人的代表,狄金森可为后一类诗人的代表。?譺?訛伽蓝可能属于那类植物性的诗人。伽蓝是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人,在门头沟山里长大,15—18岁到门头沟龙泉镇求学,之后又回到山里从事小学教育,直到2013年调到龙泉小学,在门头沟山里整整生活了34年。他的诗就是在这样一个山里世界中成长起来的,和这个世界息息相关。北方大山里的人们为了朴素的生存所进行的劳作、挣扎,他们的希望和爱恋,他们的思虑和忧心,就是他的主题。当然,这些人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正因为写的是自己的生活,所以他才能把这个大山世界的经验表达得如此真切生动。

北方的山,和南方山水映带、秀媚迷人的山非常不同,往往到五月还一片枯索,而十月过后就木叶飘零,一片荒寒了。门头沟的山又多是光秃、峭拔的石山,一年到头难见绿意。对于这种荒芜的情状,伽蓝有最好的表达:“三五百里石头/垒着走不尽的荒凉”,这种荒凉足以让“少年在民间白头”(《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对伽蓝,这些荒凉的大山一开始也并非什么诗意的存在,但是有一天,他“从山外听课归来,望着陡峭的山影,竟然恍惚起来”,“荒凉的山影成了宋代的笔墨,枯涩的荆棘林立着勃勃生机”。?譻?訛从原本巨大的荒凉中看出“勃勃生机”,这是伽蓝感受力的一次蜕变,也是其看待事物方式的蜕变,更是精神上的蜕变。从这一天开始,伽蓝才真正拥有了这个大山的世界,这些大山也从压抑、负担变成了财富。这个大山的世界和伽蓝开始彼此拥有,他的诗从此有了自己的根系。这个根系深扎于这片贫瘠、荒凉的土地。用伽蓝自己的诗句说:“所有的根,都攥紧血块般的泥土。”(《乌有乡》)而在这根系的上方,是予贫苦的人们以安慰的“渴慕无限绵展/所有手臂都向上”的北方的土地和天空。伽蓝解释“本”的意义,“是草木的根部,用灵魂吸取土地中的黑夜并酿造某种风景”(《在纸上》)。这话说出了伽蓝诗世界最大的真实,它有本、有根,酝酿于黑暗的土地,而贡献给我们某种灵魂的风景。找到并确认自己的根本对诗人至关重要,就像树木抓住泥土和岩石,才拥有向高处和亮处生长的空间和时间。

在伽蓝所贡献的灵魂风景中,《星空盖顶》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首。当代诗中写星空名气最高的要数西川那首《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写于1985年),这首诗入选各种选集之多,甚至引起了作者的抗议。青藏高原上,“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上空的星空,让诗人变成了“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这是一个自然的、远方的、绝对的星空,以其神秘和永恒征服了诗人,也征服了读者。伽蓝笔下的星空全然不同。它不是一个超越的、普遍的星空,而是一个具体的、经验的星空。这具体首先体现在其空间的日常性上:

发光的院子熄灭以后/你仍然不能看见/仿佛天空并不存在/只剩下黑暗/铐住深不可测的时间

“发光的院子”应该是被夕阳和霞光点亮的。在夕阳沉落之后,灯光没有亮起,整个空间沉入了黑暗。如果是在城里,未及夕阳落山,灯光早已接替阳光照亮了大街、广场和居室,也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暗时间。可见诗人所在的这个院子不是在城里,而是在农村,而且应该是在相当僻远的农村,人们还不习惯在太阳落山以后马上点灯。他们还保持了古老的習惯,在日落以后,让人和物静静地呆在黑暗中,让眼睛一无所见,让心思断绝。这是一个家常的院子,是诗人和家人生活的地方。因为弥漫的、填充天地所有缝隙的黑暗,天空似乎也不存在——实际上,天空是依靠日月星辰来显示自己的,一个完全黑暗的天空就是无,而时间也因此变得深不可测。当我们静坐在黑暗中,时间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它不再外在于我们,从我们的身外流过去,而是通过我们的脉搏、心跳坠落到黑暗中,就像井壁上的水滴坠落到古井中——而时间是比古井更为深不可测的,所以你完全听不到回声。在这样的黑暗中呆久了,身体会渐渐消失——一开始,你感觉身体是被黑暗包围着,渐渐地,它融入了黑暗,成为黑暗的一部分;事实上,不光你的呼吸进入了黑暗的内部,黑暗也通过呼吸进入了你的内部,身内和身外全都一片漆黑:

必须容忍自己/也变得漆黑/让呼吸进入黑暗内部/承载消失的身体

光在哪里?光源在哪里?在一个完全无光的世界上,诗人向黑暗,也向自己的内心发出了声音:

天地这样辽阔/从来都是一人来到/现场的黑暗发掘

天地辽阔,黑暗漫长,世界从来如此。在黑暗中,人彼此隔绝,你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你。所以,你总是孤身一人。而这种孤身的感觉进一步加重了周围的黑暗。此时此刻深入骨髓的孤独之感不禁让我们想起了那首黑暗中的古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面对充塞天地的黑暗,陈子昂怆然而涕下了。但伽蓝没有涕下,而是说出了另一个词:发掘。这是一个抒情的诗人和一个经验的诗人的分别。抒情的诗人说:涕下;经验的诗人说:发掘。抒情的诗人感受现实,经验的诗人建造现实。抒情的诗人敏感,茫然;经验的诗人敏感,但不茫然。抒情的诗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不负责解决问题;而经验的诗人首先是一个实践者,具有实践的能力,他提出问题,也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读者应该注意,“发掘”首先是一个来自实践领域的词汇,而不是美学的、心理学的词汇。如果我们检索伽蓝的词汇,会发现他的词汇表与典型的抒情诗人——当代诗人中,张枣、柏桦可为代表——有很大不同,他的很多关键词是从实践领域精挑细选出来的。他写刷漆工:“漆桶放在脚手架的搁板上/刷子蘸好漆/身子向左下方小心地探下去/探下去,将自己扭曲/成一个扭曲的‘N字。”(《刷漆工的坚韧》)他写正直的百姓:“被连续捶打的钉子/直立着楔入/木头的沉默/一个陌生的位置/箍紧的黑暗/像冷酷的资本家压迫着。”这里每一个名词都牢靠,每一个动词都准确,不容改易和移动,形容词很少,由此形成凝练、朴质的风格。伽蓝的这些动词和名词都有来自实践、劳作的根。伽蓝的这一份词汇表也是对当代诗词汇表的一次刷新。这是伽蓝的诗工作之重要性的来源之一。就这首《星空盖顶》来说,有两个关键词,名词是黑暗,动词就是发掘,它们相互构成了一种实践关系。“发掘”作为动词来自农人的实践,农民向土地挖掘以求收获;“发掘”也来自矿工的实践,井下的人们向地层深处挖掘,要大地贡献出它深埋的宝藏。总之,“发掘”意味着承受,劳作,产出。伽蓝的“发掘”与农人和工人的两种“发掘”形式都有关系。伽蓝出身农家,而他的家乡也是京西矿务局所在地,原是北京主要的产煤区。农民向大地“挖掘”的产品成为食物的来源;煤矿工人向地层深处“挖掘”的产品用于燃烧,是城市的光源。那么,向黑暗挖掘,将产出什么?诗人相信,这种挖掘的工作将产出:光。东方的现代圣人在百年前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譼?訛那也是一个在黑暗中从事于发掘的人,伽蓝的心意与他相通。而尼采说:“对人与对树却是一样的。每当树向光明和高处更接近一些时,它的根就会向泥土、向黑暗更深地扎进去——向邪恶。”?譽?訛这种对于黑暗与光明关系的理解同样是经验的,而不是天真的。从视觉神经生理学来看,黑暗不是一个否定性的观念,而是视网膜“制性细胞”(有人译为“停止神经元”)活动的结果,是视网膜的产物。阿甘本因此认为,“感知黑暗并不是一种惰性或消极性,而是意味着一种行动和一种独特能力。对我们而言,这种能力意味着中和时代之光,以便发现它的黯淡、它那特殊的黑暗,这些与那些光是密不可分的。”?譾?訛就伽蓝这首诗而言,其突出和令读者感到惊心之处正体现在它对黑暗的深入骨髓的感知。正如从北方大山的荒凉感知其勃勃生机意味着诗人感知力的解放和提升,这种感知黑暗能力的获得意味着诗人灵性上的一次超越,同时也意味着诗人和世界签订了一份新的合约,一种全新的权利和义务将依据这一合约而展开。

然后,繁星/闪烁,一条大河翻卷/亿万颗孤独的星体

果然,经历一番“发掘”,光出现了:繁星闪烁,一条大河翻卷亿万颗孤独的星体。作为向黑暗发掘的产品,这个结果有些惊人,它产生了整整一座星空!要说星空本是自然的存在物,并非哪个人挖掘的结果。那么,怎么理解这里作为“发掘”之产品的星空?实际上,这首诗里存在两个星空。一个是自然的星空,另外一个我们姑且称为精神的星空。自然的星空需要经过一个最黑的时刻才会逐渐浮现在我们的头顶。也可以说,黑暗是星空涌现的前提。我们置身的地方越黑,星空就越璀璨。这是一个经验的星空。从这个经验的星空,从它与黑暗的依存关系,诗人想象出一个精神的星空。这个星空是诗人替我们从黑暗中发掘出来并贡献给我们的。它依赖于人在黑暗中发掘的能力,依赖于某些精神的先知在黑暗中坚韧的、持续的工作。

你感觉自己又矮了/三分之一,而所有一切/将在这一刻填补你/失去的部分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之深思愈久,便愈感惊奇和敬畏,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头顶的星空之所以让我们敬畏,是因为它向我们提示了宇宙的无穷和不可测度。我一直以为生活在自然的星空下的人和生活在城市的灯火中人是两种差异很大的生物。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人,我有时不免为城市的孩子感到惋惜,人间的灯火虽然温暖,但对于精神的成长,它们终究缺少某种来自上方的神恩的启示。什么是神恩?那种从星空垂直下降的光就是神恩。所以年轻的西川,在这光照下,“屏住呼吸,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而年过不惑的伽蓝感觉自己矮了三分之一。在星空面前,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都感到由衷的敬畏。不同的是,那个青年并没有为星空工作过,而这个中年人曾经为这星空辛勤付出,并失去很多。然而,当他面对星空,他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那种垂直的光、那种神恩已经补偿他在黑暗中工作时失去的一切。说到这里,我们也就涉及了这首诗的具体性的另一个层面,它的时间性。

这首诗的时间是一个中年的时间。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是“人生到了中途,前前后后都是一样茫茫”,需要人“用一半儿的命在活,用另一半儿的命去死”的时间。?譿?訛在这个时间里所看到的星空,当然不同于西川在二十多岁所看到的那个绝对的星空。这个时间是从死中去发现活,从无中去发现有,从黑暗中去发现光的时间。伽蓝的“星空盖顶”就是在这样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中向人显现的。它当然是空间的,但这个空间容纳了心理和经验。这个经验的星空不会把人变成领取圣餐的孩子,而是让你“感觉自己又矮了三分之一”,并且“填补你失去的部分”。那个领取圣餐的孩子不曾失去过什么,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失去,而这个在自家院子里眺望星空的人却饱尝失去的滋味,而且随时可能面临再度失去。因此,星空对他呈现了更为庄严的,也更为日常的价值,是把他从黑暗中挖掘出来的命运所系的事物。两相比较,西川的诗分量就不免显得轻了。我们要感谢伽蓝,在三十多年之后,终于可以使我们忘掉西川那首名作了。

从风格上来讲,伽蓝这首诗写得非常平实,语言非常朴素。它的词语都是最简单的,几乎不带任何文学性的藻饰。其来源是实践的,非书本的,也没有显示任何“互文”的企图。这种用最基本的词语写作的意识,在伽蓝的近作里,是一个非常自觉的要求。当然,这种朴素并非文学意识的匮乏,而是文学意识进化的结果。它是一种更加高级的文学意识。实际上,伽蓝也经历了现代诗歌修辞的漫长训练,并为此下足了苦功。然而,他终于搁置了那种形色的技巧,而归于朴素和平淡。但在伽蓝的平淡中,显然并未全然废弃得自长期训练的苦功,尤其那种对语言的声音、词义的细微的敏感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只是它已进入不露痕迹的化境。这首诗的整体构思实际上也非常精巧。刚才我们讲到,它写了两个星空,一个自然的星空和一个精神的星空。但在两个星空的转换中完全不露行迹。如果不细心琢磨,我们很容易把它当作一首写实的诗,而忽略它隐含的寓言层面。在寓言的层面上,这首诗实际上讲了一个卡夫卡式的故事。现代作家多对黑暗有敏锐的感知,而卡夫卡可以说是感知黑暗的高级特工,一个类似鼹鼠的生物,却又奇怪地反抗鼹鼠的命运。这首诗也可以说写出了一个地洞生物对自身荒诞命运的反抗。按照这样的理解,诗中那些空间性的、意象性的描写就变成了时间性的、写实性的叙事,它讲了一个发生在无光的、密封的地洞里的故事,那里的一个不屈于命运的居民通过不懈地发掘,从地洞里打出了一条通往星空的道路。这样,发光的院子就成了一个地洞,“仿佛天空并不存在/只剩下黑暗/铐住深不可测的时间”就成了对地洞景观的真实的描写;而“必须容忍自己/也变得漆黑/让呼吸进入黑暗内部/承载消失的身体”成了对地洞生命的存在状态的揭露。由此,我们对“一人来到现场的黑暗发掘”的工作性质就会有更深的理解,而面对“繁星/闪烁,一条大河翻卷/亿万颗孤独的星體”,我们也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地洞生物来到外面,与垂直的天光蓦然遭遇的巨大欢喜。

最后,对这首诗,我们还可以有一种“元诗”意义的理解。如果我们把诗人的处境理解为一个身处地洞的人,诗中的“发掘”就有了另外一层意义。这首诗也可以被理解为一首关于诗的诗,或者关于诗人的工作的诗——正是诗人通过他们在黑暗现场的发掘工作,为我们发明了一座又一座超自然的星空。

注:

扬·乌拉夫·于连.哦,现实:安娜·吕德斯泰德:《诗歌中围绕一个母题中的编织物》,载杨蕾娜,罗多弼,万之编译《在世上做安娜:安娜·吕德斯泰德诗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81页。

参见西渡:《多余的柔情——论从容的诗》,《诗探索》2018年第4辑。

伽蓝:《一个人的觉醒:创作自述》(未刊稿)。

鲁迅:《随感录四十一》,《鲁迅全集》第一卷《热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5页。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山上的树》,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58页。

阿甘本:《何谓同时代人》,《裸体》,黄晓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5页。

伽蓝:《午夜》,见伽蓝自印诗集《加冕礼》(2019),第279页。

西渡, 清华大学教授。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草之家》《连心锁》《鸟语林》《风和芦苇之歌》(中法双语)《西渡诗选》,诗论集《守望与倾听》《灵魂的未来》《读诗记》,诗歌批评专著《壮烈风景——骆一禾论、骆一禾海子比较论》。

猜你喜欢
星空首诗诗人
《上课没人抢》
“诗人”老爸
愤怒
星空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你也爱吃仰望星空派吗?
星空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