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西皮腔”在现代筝曲《晓雾》中的运用

2021-03-29 01:20胡恺睿
黄河之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谱例古筝小节

胡恺睿

引 言

根据本人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现有研究王中山现代筝乐作品的研究文献共14 篇,其中硕士论文7 篇,期刊杂志7 篇,暂无国外相关研究。在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过程中,本人发现《筝曲<晓雾>的结构特征与演奏分析》与《筝曲<晓雾>中京剧音乐元素及其演奏表现》两篇文献已对《晓雾》的曲式结构有了详细的研究;《筝乐作品<晓雾>演奏技法与创作特色探析》、《晓光熹微 雾色飘渺——古筝现代作品<晓雾>演奏浅析》等6 篇论文对作品的演奏技法与创作特征作出了独特的理解;《现代筝曲<晓雾>的技法运用与音乐审美研究》等3 篇论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来探究作品的创作意义。

学习近几年对于作品《晓雾》的研究,对于作品动机素材的引用还存在不同的见解。本人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中国古筝网弦·谈第一百六十一期《晓雾》的文章及音频中了解,王中山先生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作品的创作灵感,作品是以京剧《卖水》的曲牌为雏形创作而成,以京剧为创作素材,奠定了这首作品的基调。大部分学者认为《晓雾》是以京剧《卖水》中音乐素材为动机创作而成,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解释。本文在学习前辈们对作品研究的基础上,以京剧《卖水》谱例与《晓雾》谱例的比较为佐证,并从音乐素材的引用及其变化重复、变奏等方面,探索京剧“西皮腔”在《晓雾》中的运用。

此外,本人发现学者们在研究作品中“特殊音效”时多从演奏技法的角度来探索作品中的“止音”与“击板”等技法所产生的音效,但将作品中的“特殊音效”与京剧伴奏乐器相联系起来的研究还相对欠缺,因此本文就“拍击琴盒”、“止音”、“岳山外刮奏”和“擦奏”等演奏技巧所产生的特殊音效模仿了京剧西皮腔中伴奏乐器的音色这一特点,研究京剧西皮腔在现代筝曲《晓雾》中的运用。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明确作品创作的动机素材,通过对动机素材的变化重复和变奏,分析音乐在每一段落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从而得出作品《晓雾》在音乐素材的引用上体现了京剧“西皮腔”在作品创作中的运用。第二部分是将作品中的特殊音效分为“拍击类”、“弹拨类”、“磨擦类”三大类,并将特殊演奏技法所产生特殊音效与京剧西皮腔伴奏乐器的音色作对比,将“唱、念、做、打”戏曲四功与音乐创作构思作联系,再次体现京剧西皮腔在作品中的运用。

一、《晓雾》中的音乐素材

乐曲《晓雾》的主题音乐素材来源于京剧《卖水》中西皮流水板的过门与行弦,并以此为动机,进行多次变奏发展。

(一)动机素材与2 次再现

谱例1:京剧《卖水》选段(圈起部分为西皮流水板过门)

西皮声腔的主奏乐器京胡以63 定弦,唱腔、过门的曲调则以围绕两个空弦音的进行为特点,多用小七度6-5、小六度3-1 或6-4 等大跳进行①。

《晓雾》第七小节左手声部首次出现2732 的动机(见谱例2),这句是由谱例1 中的西皮流水板过门演变而来。与此同时,右手声部为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描绘了清晨的什刹海萦绕在冬雾之中,第一束阳光穿过朦胧,照耀在故宫的角楼上。

谱例2:《晓雾》第6-7 小节 T

到了第9 小节(见谱例3),右手声部依然延续十六分音符,左手声部则高八度再现音乐动机,第10 小节动机下行大三度再现,使音乐在连绵中发展,动机越来越清晰,熹微的阳光陆陆续续穿过晨雾,唤醒着沉睡的京城。

谱例3:《晓雾》第8-11 小节 T1

动机的第三次出现(见谱例4)是在乐曲的第19-22 小节,高音声部是以谱例3 为基础加入琶音的动机2732,第21-22 小节则将动机上行五度演奏,并加入琶音与轮指的演奏技法,使动机再次发展。主题旋律的逐渐明晰与低音声部层层递进的十六分音符预示着黎明的到来。

谱例4:《晓雾》第18-23 小节 T2

(二)主题的5 次变奏

乐曲的第一次变奏出现在第28-34 小节(见谱例5),第28-30 小节,是以谱例2 为基础,加以琶音与同音重复演奏技法的变奏。第31-32 小节再次将主题旋律上行五度演奏,加入轻巧的装饰音与轮指技法。

此句节拍为2/4 拍,节奏是“稍自由”的,第29小节的同音重复乃至整个乐句,都有着由慢渐快,由弱转强的特点。旋律的此起彼伏,展现了晓雾将歇,北京城正在苏醒的画面。

谱例5:《晓雾》第26-34 小节 V1

主题的第二次变奏位于乐曲的第52-59 小节(见谱例6),这8 小节为(4+4)的平行双句体乐段,右手旋律是在谱例2 素材的基础上变奏,旋律灵动优美。左手十六分音符的五连音波浪式进行,有“流水”之感,与旋律声部的长轮指比较,节奏显得较为紧凑,运用京剧摇板“紧拉慢唱”的特点②,描绘了冬雾散去后的北京城万物复苏的场景。

谱例6:《晓雾》第52-59 小节 V2

《晓雾》的第三次变奏出现在乐曲第104-116 小节(见谱例7),旋律声部是由动机2732 展开的悠长的摇指,左手声部为分解和弦式伴奏,使旋律在连绵不断的基础上,又不失节奏感。此次变奏又将画面更近一步,阳光温暖着红墙灰瓦,路上的车流渐渐增多,北京城又恢复到忙碌的一天中。

谱例7:《晓雾》第104-116 V3

《晓雾》的第117-143 小节是主题的第四次变奏(见谱例8),此次变奏分为3 个小部分,其中前8 小节是在主题的原调上加以左手止音与无固定音高扫弦③的变奏;第125-132 小节是前8 小节下行4 度并加以右手击板的变奏;第133 小节重新回归原调,依然保持左手止音。

第四次变奏运用了左手止音、右手击板、无固定音高扫弦的特殊音效,模仿了京剧伴奏乐器,整个乐部由满渐快,欢快活泼,仿佛在描写孩子们在胡同里玩耍的场景。

谱例8:《晓雾》第117(慢起渐快)-151 小节 V4

作品的第五次变奏,也是最后一次变奏出现在第216-223 小节(见谱例9)此次主题的呈示在右手长摇指声部,前4 小节为主题动机的上行5 度演奏,后4 小节回归原调2732。在右手声部长摇指的同时,左手声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也暗含了主题。

谱例9:《晓雾》第216-223 小节 V5

(三)作品的3 个插部

《晓雾》中不仅有采用京剧《卖水》中西皮流水板过门为动机的5 次变奏,还有3 个富有京剧特色插部。这三个插部旋律与结构相似,因此本人在文中以第一个插部为例,展开作品插部中京剧西皮腔的运用。

《晓雾》第61 小节开始转为1/8 拍,第61-89 小节为乐曲的第一个小快板(见谱例10)。此段为作品的插部,是以谱例2 的动机“2”“7”展开的西皮快速流水板。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相结合的节奏型与轮指、左手作韵等演奏技法配合慢起渐快的速度特征,富有京腔京韵,将“早餐铺的陆续开张”“提着鸟笼遛弯的大爷”等形象生动地用音乐表述出来。

谱例10:《晓雾》第61-89 小节 插部

二、《晓雾》中的特殊音效

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在古筝乐曲当中对特殊影响效果的运用已经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当中古筝艺术的特殊音响效果也逐渐的丰富起来,并且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乐曲的演奏当中④。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田冰洁在《古筝乐曲中特殊音效的演奏技法与功能》一文中提到:“特殊音效在古筝演奏中可以分为三个大的类别,这三类是在古筝乐曲演奏中经常应用的手法,分别是拍击类、弹拨类和摩擦类。”

乐曲《晓雾》作为如今广为流传的现代筝曲之一,其中丰富的特殊音效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一)拍击类

《晓雾》第125-132 小节中,第126、128 和132 小节分别出现了右手拍击“琴盒”与“琴盒侧板”的特殊音效(见谱例11),意在模仿京剧伴奏乐器中“梆子”的叩击声。从某种意义来说,京剧没有锣鼓,就不成其为京剧了,因此在京剧音乐中,打击乐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节奏、音色、音量、速度等的变化、对比来表现戏剧矛盾冲突,渲染舞台气氛⑤。

《晓雾》中拍击琴盒的特殊音效体现了戏曲“四功”——唱、念、做、打⑥中的“打”该曲此段表现的是冬雾消散,各家的孩童争相涌入胡同口玩耍的场景。有的孩子踩高跷,有的踢毽子,还有的滚铁环,一系列的肢体动作类似于戏曲舞台中的“打”。

因此,此处出现的模仿京剧伴奏乐器中“梆子”的叩击声的特殊音效起到了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烘托人物形象,推动音乐情节的快速发展。

谱例11:《晓雾》右手拍击“琴盒”与“琴盒侧板”

(二)弹拨类

1、止音

《晓雾》的第117-143 小节主题的第四次变奏中,整段出现了“左手止音”的演奏技巧(见谱例8),意在模仿京剧西皮腔伴奏乐器中“三弦”明亮通透,圆浑厚重的音色。

2、岳山外刮奏

《晓雾》在乐曲结束处标记了“岳山外刮奏”的演奏技巧(见谱例12),用食指义甲刮动岳山外侧,模仿了老北京叫卖调中模仿蛙叫的“刮梆子”声,预示了乐曲的结束。

谱例12:《晓雾》中岳山外刮奏

(三)摩擦类

《晓雾》第46-47 小节出现以右手食指义甲侧面由右向左,由慢及快地摩擦琴弦的演奏技巧(见谱例13),这种擦奏所产生的特殊音效模拟了冬雾中若隐若现的鸟鸣声,侧面烘托出晨雾消散前京城的宁静,同时也为乐曲第52-59 小节,紧拉慢唱中的“京城苏醒”场景做铺垫。

谱例13:《晓雾》中的擦奏

结 语

王中山先生的作品《晓雾》以京剧《卖水》中西皮流水板的过门素材为动机,多次变奏创作而成,其中包括京剧风格的主题及其两次再现、五次变奏、三个西皮流水板插部与变化重复引子的尾声。其一,作品《晓雾》在音乐素材的引用上体现了京剧“西皮腔”在作品创作中的运用。其二,作品巧妙运用古筝中的特殊音效模仿京剧伴奏乐器的声音与音色,烘托音乐气氛,体现了京剧“唱、念、做、打”四功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此外,作者王中山先生还将京剧摇板“紧拉慢唱”的特点运用在乐曲的创作中,将京剧“西皮腔”的韵味展露无余。

注释:

① 陈楠.论西皮腔在《坐宫》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7,(04):99-101.

② 凌旭丹.筝曲《晓雾》中京剧音乐元素及其演奏表现[D].南京艺术学院,2014:11.

③ 左手止音与无固定音高扫弦,是古筝演奏中的演奏技法,是特殊音效在古筝演奏中的“弹拨类”,演奏时出现与常规古筝音乐不同的特殊音效,将在后文《晓雾》中的特殊音效中详细说明。

④ 阴明娟.古筝乐曲中特殊音效的演奏技法与功能[J].黄河之声,2014,(17):23-24.

⑤ 田金海.打击乐在京剧音乐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23):29.

⑥“打”是戏曲对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一般分作“把子功”和“毯子功”两类。

猜你喜欢
谱例古筝小节
女声合唱作品《母亲的微笑》的作品分析及指挥设计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快把我哥带走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第一次弹古筝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