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化工作业者化学性肝损伤临床检查研究

2021-03-30 02:20吴雪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化学性符合率彩色

刘 真,吴雪云

(广东省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惠州 516001)

化学性肝损伤是由酒精环境中的化学有毒物质及某些药物等肝毒性物质造成的肝脏损伤,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肝损伤类型之一[1]。结合临床经验得知,化工作业者出现化学性肝损伤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群[2]。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水平逐渐完善,因其具有无创性、费用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3]。因此,本研究抽取80例患者,旨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化工作业者化学性肝损伤临床检查中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化学性肝损伤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 根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照组患者进行肝损伤常规临床诊断,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6~58岁,平均(52.77±3.46)岁;实验组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7~59岁,平均(53.12±3.88)岁;所有患者均为化工作业者,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已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功能障碍者、其他部位肿瘤者、伴有生殖脏器肿瘤以及其它盆腔包块者;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肝损伤常规临床诊断,包括血常规检查及肝功能检查。

实验组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择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DWT3,苏械注准20182231047,江苏大为医疗有限公司出品),维持探头频率3.5 MHz,检测过程中,需指导患者选择平卧位或左侧卧位,针对不同切面进行扫描(2个以上),首先选择彩超扫描观察患者肝区,留意其病灶形态回声及周边间接征象,随后选择彩色多普勒表现(CDFI)观察病变内部和周边血流特征。完成诊断之后,需将彩超诊断图像资料进行汇总,并由2名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的专业诊断师进行阅片分析。

1.3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化学性肝损伤病变彩超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100.00%,未见漏诊、误诊;对照组中2例误诊为弥漫性肝癌、1例误诊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误诊3例(7.50),漏诊1例(2.50%),诊断符合率为90.00%,组间对比,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对比[n(%)]

2.2 实验组化学性肝损伤病变彩超特征分析

实验组患者经彩超检测后,可见其肝脏照射区回声降低,病变区边界模糊,其中5例合并脂肪肝,其病灶区显示更加明显;复查可见肝脏照射区及邻近区域肝内光点增粗,回声增强,肝轮廓不规整,呈小波浪状变化,肝体积有明显缩小倾向,部分患者可见腹水,其肝内血管壁及窦壁大量胶原纤维增加,患者存在大量肝细胞坏死。

2.3 实验组化学性肝损伤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分析

首次扫描后,可见患者内血管显示清晰,血流充盈,复查后,可见内血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见条状或网格状回声,血管走形异常,血流充盈较差,血流速度低于15 cm/s,部分患者存在反向血流与完全反向,即出肝血流,门脉高压,存在脾脏增大风险,且患者脾静脉增宽明显。

3 讨论

化学性肝损伤是由酒精环境中的化学有毒物质及某些药物等肝毒性物质造成的肝脏损伤,且其发病率与接触的化学毒物计量呈正相关,是肝病发生的前兆,一旦控制不当,将进一步发展导致肝细胞坏死,促使脂肪变形,形成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4]。化工作业者是化学性肝损伤患者的主要群体,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化学性肝损伤的发病率正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诊断、治疗化学性肝损伤,阻止其进一步恶性发展,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关注的重点[5]。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也是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天然更新失去组织的器官,在人体的代谢消化解毒免疫调节和凝血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化学性肝损伤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肝毒性物质,一旦诊断不及,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7]。常见化学物质为酒精乙醇、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其他化学毒物等,虽然人体肝脏具有肝动脉和肝静脉双重血液供应的效果,但化学物质通过胃肠道门静脉或体循环进入肝脏进行转化,从而造成毒性物质侵害[8]。临床上针对化学性肝毒性物质的毒、与强弱、亲肝毒性物质等,将其分为:剧毒类(磷、三硝基甲苯、四氯化碳等)、高毒类(砷、汞、锑、苯胺等)、低毒类(乙醛、有机磷、丙烯晴等)[9]。目前临床上针对化学性肝损伤主要采用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方式,通过CT诊断肝脏损伤病变进程,分析其影像学内容,从而明确病灶的大小、部位、血管关系,提示病变性质,因此在放射治疗定位与了解肝周组织受累情况中十分常见[10]。

但值得注意的是,常规检测方式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不仅无法检出较小病灶,且续发性与原发性肝癌检出率的效果并不理想,相关检测手段还存在一定的机体创伤性,因此选择一种更加理想的诊断方式十分迫切。在众多诊断方式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敏感度高、检查费用低、可重复操作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病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诊断方式,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明确患者病灶的内部回声、形态与其周边间接征象,从而为肝脏损伤病变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另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化学工作者化学性肝损伤临床检查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且具有极高的市场需求,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化工作业者化学性肝损伤效果显著,确诊率高,可精确检出病变进程,符合现代化医学发展趋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化学性符合率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有那样一抹彩色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化学性急性咽喉水肿的急救与护理
彩色的风
伊士曼展示其耐受医用消毒剂的新一代聚酯——四步测试法显示伊士曼MXF221共聚酯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2008~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