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渗透情感教育的途径探析

2021-03-31 09:03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附城学校袁秀梅
师道(教研) 2021年3期
关键词:桃树课文情境

文/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附城学校 袁秀梅

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符合学科教学目标追求,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展开诵读训练、适时启动课堂演绎机制、丰富学生实践活动,都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一、创设适宜情境,触动学生情感思维

情景再现是场面还原性操作,教师利用多媒体,或者是课堂演绎等手段,为学生带来情境体验机会,调度学生情感思维。为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信息冲击,教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对电子课件进行创新调整,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之中,自然形成情感认知能力。

如教学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成功塑造了“老王”这个形象。在作者笔下,这是一个勤劳、善良、忠厚的最平凡的人,可在作者心目中,却成为不朽的形象。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分解图形: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形象,在他身上,你发现了什么呢?这是特定年代的人物,需要结合其生活背景展开分析发掘。学生开始观察图片,对“老王”形象进行个性分析。有学生认为,老王是社会最下层的普遍劳动者,生活贫困,但心地善良,给作者带来不少恩惠。从其形象中可以看出,岁月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可谓是饱经沧桑。也有学生说,老王虽然长得丑陋,但心灵是美好的,让作者记忆犹新。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发言声情并茂,对人物有了更多情感认知,也快速地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学生情感思维是比较敏感的,只要教师给予具体的点拨,便能够引发学生关联性思考,从人物生活、命运、性格等角度展开发掘,自然建立情感认知基础。

二、优化诵读引导,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诵读也叫情感朗读,是运用丰富情感做基础的一种朗读学习形式。情感诵读打开方式众多,分角色朗读、演绎诵读、轮读、竞赛朗读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诵读音频材料,要求学生展开仿读训练。为给学生带来更多情感体验,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诵读比赛活动:这篇写景散文,文字清秀,意境悠远,让人产生更多遐想。根据你的理解,确定诵读情感基调,展开诵读训练,准备参与小组诵读比赛活动。小组长具体组织评价,评选出小组诵读冠军。学生听说要进行诵读比赛,都能够快速行动起来,校准情感方向,对诵读技巧方法进行探索归结。教师针对性地给出提示,要求学生能够切准情感展开诵读展示。课堂比赛顺利启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习气氛被成功激活。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表现进行观察,给出具体的技术指导。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材料,给学生提供难得学习契机。

三、启动演绎机制,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课堂演绎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教法应用,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的文本内容,因为有鲜明的角色性、故事性,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课堂演绎操作。教师为学生布设课堂演绎活动时,需要对多种制约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如《一棵小桃树》这篇课文中的主角是小桃树,教师让同桌两个人展开演绎活动:一个人诵读课文,另一个人进行造型展示,根据情节发展,对小桃树遭遇进行对应造型,看哪个团队合作更为默契,能够准确展现小桃树的形态变化。学生开始阅读课文,教师从思想内涵方向展开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学生开始排练,教师跟进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技术支持。课堂演绎如期进行,学生都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对小桃树命运进行直观解读。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表现给出积极评价。一个造型诵读任务,给学生带来特殊感知体验。

猜你喜欢
桃树课文情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背课文
桃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