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2021-03-31 06:50王群芳张连丰杜鹏飞
砖瓦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精细化施工人员

王群芳 张连丰 杜鹏飞

(1.潍坊市市政工程和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潍坊 261000;2.潍坊市奎文区北苑街道金都时代新城,山东 潍坊 261000)

在当今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施工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投资和施工关系日益复杂,管理模式的质量将决定工程的质量,人们对于施工管理模式的关注度也显著增强。然而工程施工管理模式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管理难度,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需求。在确保工程建设稳定的前提下迅速提高施工管理模式应用价值,必须实现全球化、市场化浪潮之下精细化管理模式与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深度融合,规避建筑工程施工的市场风险,为建筑工程谋求最大程度上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1 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的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加强,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粗放式的建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筑行业必须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行业管理理念,能够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由于其能够将施工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细节管理缺陷能够得到弥补,推动了现代施工企业管理的高效化发展。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对于整个工程的进展就具备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力。通过优化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模式和精细化管理制度,以提高工程管理模式的质量,直观清晰地表现建设单位的建设实力和技术水平。在建设工程开展的前期,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施工团队全面把握对工程的设计规划,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应用逐渐步入正轨,衔接起施工运作的每一个环节。作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施工管理模式必须维持稳定和精准,才能在高风险的工程运作中保障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而易见,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能够确保工程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迅速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完善每个环节的工程信息,提高工程的综合竞争实力,是现下建筑行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管理理念。

2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具体应用的作用

施工管理模式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升施工管理模式在整理和细节两个层次上的质量,意味着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可能性。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发现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补全工程管理缺陷,更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模式的质量。充分的市场竞争意味着工程项目质量的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得到更稳妥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整体效益的提高,推动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竞争力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案例之中,工程管理必然综合考虑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其中都要求施工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精确化。显而易见,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科学的管理原则和合理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当下的建设现状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实现工程风险防控的进一步完善,在市场化时代实现工程内部施工管理的优化调整,需要建筑行业运用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和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理念。

2.2 统筹管理建筑工程项目

随着国家经济的加速腾飞,建筑工程项目需要更加科学的统筹管理,必须在工程建设之中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高利用率地分配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统筹管理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原则,细分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责任,以严格的权责关系来管理各个施工部门,积极调节施工人员的协作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建筑工程作为一项整体对待,立足于整体宏观的视角,确保每一处细节的工程质量,从而在验收机阶段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的顺利达标,尽量避免返工期间的建筑能源和投资资源浪费,为企业经营实现最大的工程利润率。

3 优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的策略

3.1 加强施工进度和内容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趋势是建筑行业标准化和施工管理的高质量化。建筑工程的选材、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工作衔接等等都应当纳入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当前许多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施工管理模式质量仍不能满足施工活动的需求,要合理、适当的协调施工方和投资方之间不同的利益,使各种行业内部的关系得到最佳调整,在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兼顾公平和效益。另一方面, 施工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和精确化必须以熟悉施工环境为前提。熟悉了解施工环境和工作内容、充分解读施工项目的建设需求,是做到高质量的施工管理模式的前提要求。首先必须在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明确施工目的和建设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必须以满足施工项目的客观目标,立足于科学合理的应用原则,结合工程当前的实际建设情况和客观地理位置、施工条件,明确施工的计划和方案,包括施工范围、主体结构、剩余工期、风险预防、施工团队素质、工艺水平等等,在细节处把握建设工程的质量。

精细化管理的建筑工程理念还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做到灵活应变,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要以完善的措施来及时应对不同的客观条件改变。首先,施工技术规范必须具备严格的标准。为了提高工程的验收合格率,提升施工单位和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明确建筑工程的质量评审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竣工验收阶段达到很高的验收合格率,此后市场对于企业的期待值也会增高,企业盈利随之增多,逐渐获取更有力的市场竞争地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和环节都应当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进行规范,只有对于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难度,避免其在管理层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变动。同时,精细化管理对于管理人员及其配置具备一定程度的要求。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工程施工人员组织的特点和专业,在前期做好科学合理的选拔培训,保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达标,为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培植合适的工作人员。

3.2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责任意识

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加强质量检查工作,并在工作人员中逐级落实施工工作的责任。同时,只有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施工水平,才能有充分应对工程风险和建设困难的能力。在前期规划、现场勘察、风险防控、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工作人员都必须充分熟悉精细化管理团队的工作模式,在施工过程中完善施工管理模式在建设工期、施工安全、实际施工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必须以自身高素质来严格遵守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程的合法、稳定运作,充分体现建筑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所应当具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即施工中产品生产过程的输入,包括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组织管理等等。一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的设计方案,并根据工程性质,具体划分实施性施工组织、专项施工组织等设计。施工组织在得到批准之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执行,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各种建筑资源,采取科学、及时的措施有效控制各项具体的生产活动。管理施工组织的关键是在控制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必须分解到方方面面,将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个施工人员人,并严格落实工序交接,在每一个工序交接处做好登记、签字,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工作责任能够被追溯。

3.3 及时把握各阶段的工程信息

保障施工管理模式的质量首先要求实际的施工工作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其以进行各阶段的全面信息收集为基础前提,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充分满足项目施工的需求,综合优化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的实施水平,保证施工管理模式在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事实上,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还存在很大缺口,施工的信息体系也不够健全,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引起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工程施工信息的首要特点就是各个阶段的流通共享,而这正是给其带来丰富价值的原因,也由此提出了工程施工信息充分沟通交流的要求,因此必然要完善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的总体框架,补足精细化管理的缺口。对于工程施工信息,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通过信息交流为施工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施工主体都越来越重视工程信息的获取和交流,做好每一个工序交接的信息登记,工程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及时都会破坏施工活动的效率,也会威胁到建设主体的投资安全。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精细化管理模式必须受到建筑行业的充分重视,在确保工程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迅速提升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水平,完善各个阶段的施工信息系统,落实工程质量责任,才能提高工程的综合竞争实力。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精细化施工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关于火电厂焊接生产的安全技术研究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