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总承包改革研究

2021-03-31 13:08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2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设计

彭 伟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941)

0 引言

2019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内容涉及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在以后将实现融合,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可相互认定,并提及装配式建筑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鼓励政府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这给自身有总承包经验的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相应建设方、施工方和设计方的成本也将发生变化[1]。

1 国内外国企改革概述

我国经济制度原来是基于计划经济,后来渐渐转入市场经济为主导,外加政府指导为辅,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949年以来,国家的利税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还是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2]。西方国家的企业改革历史不同于我国,改革方向向私有制或社会化、民营化发展,其中股份制公司是固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其改革目的在于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各国家的改革均由其自身的基本条件决定,如基本国情、经济制度、企业状况等。但也有相同之处,如增大企业经营效率,减轻政府负担[3]。

2 国内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

后国家就有相关文件指出,我国实行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各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完成的项目数量巨大。之前我国总承包模式主要存在以下情况:一种是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冶集团等央企,这些央企组织发展历史很早,在制度方面很健全。另外非央企单位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健全的机构,即出现另一种类型,建立分支单位,在设计院设立相应的工程承包部,第2种模式目前占比较高,但这种模式下,对于设计部门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技术实力还要拥有资金实力,另外还要在分支部门下配备相应的设计人员配合施工单位[4]。截至目前,自国家颁布最新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后,一些施工单位的国企单位出现另外一种模式,即施工单位下设或并购设计院单位,将设计院作为其自身的二级单位,这样就形成设计-采购-施工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力推总承包模式的情况很多,目前推广范围较广泛,从每年调查数据及相关的官方资料得知,大多数总承包模式并不是完全的总承包模式,只具有总承包模式形式,并未抓住总承包模式的精髓,无法发挥总承包模式的应有优势。

3 国企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1)我国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尚不成熟,理论研究体系也尚未健全。虽然国内很多专业已对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但实际项目尚未达到理论水平描述的情况,尤其在成本、质量和进度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工程总承包涉及设计、施工、采购等内容,对于国企来说,各种协调问题是关键。在这种大环境下,虽然国家财政起到一定支持作用,但仍存在一定风险性。

2)关于总承包工程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只有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业主才会认可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方式,才会将责任具体到人。政府部门应规范业主的建设行为,并建立相应的市场监督机制,凡是符合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就应该采用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否则应受到相应惩罚。

3)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工程总承包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合同,因此合同管理对于工程全过程尤为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合同的签订要明确相应的责权利,并将隐形条款具体写到合同上,分清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5]。

4)总承包模式最先体现在造价优势及可缩短建设周期,并可提高工程质量及减少各专业间的协调,通过设计经理协调设计方和施工方,业主就可节约精力及财力。目前的工程总承包发展尚不成熟,一些单位临时将设计方驻场当成设计经理,相关的协调并不是很彻底,而是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失去相应的本质意义。工程质量保证还需安全方面的负责人,加强工程管理的全过程质量及工程效率,及时排除相关安全隐患,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

4 国企总承包模式的几点建议

1)首先应该注重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范围,即明确工程总承包的前提、选择工程总承包的原因等。工程总承包主要应用于全生命周期的技术领域,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项目的资金及施工周期还有接口等,如工程电力项目、水利工程、石油建设项目;其次工程总承包模式也适用一些业主缺少工程建设经验,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有限,并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气温、当地的制度管理等情况,具有极大的风险。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业主就可将转移风险,由总承包方总协调,从而化解风险,这就要求总承包商具有E-P-C方面的经验,E即设计方面经验,P为采购方面经验,C是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三方面的融合需设计人员、采购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并且需要三方之间协调管理沟通,各种资源的整合,对总承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为解决这一个问题,总承包方需将部分移交给相应的分包商,分包商需对每个细节进行承包管理,保证各自部分的工作有序进行[6]。

2)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法律制度尚不完善,需逐步完善EPC相关的工程总承包法律条文,这不仅是法律部门的相关责任,也需要国企与政府部门合作,方可实现多部门认同的完善的法律条文。

3)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整个项目若要做到全程最优化、最经济、最顺利,最关键的就是设计和施工的深度融合,这就体现了设计经理的作用,需要设计经理去现场察看项目进展并解决工程中遇到问题,尤其是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冲突,积极参与并解决相关技术难题,以实现最终目标。

4)工程总承包方在投标中,首先要具备风险预判能力,投标过程中及时判断相关条目及以前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确定合理报价,以提高经济效益。

5 结语

通过阐述国内外国企改革情况,基于国内总承包模式下的改革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国企发展及设计院转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设计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子午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工程
工程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