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正反旋开沟播种机的研究

2021-04-01 01:47陈士浩贺在利张荣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3期
关键词:排种后轴刀轴

陈士浩,贺在利,张荣成,王 辉,黄 亮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江苏 盐城 224354)

0 引言

双轴正反旋开沟播种机能有效解决烂地播种质量差的问题。播种后畦面平整、土壤细碎、同时埋茬效果好、沟壁光滑。但因主机配套动力大(国产147.10 kW、进口121.36 kW以上)、购机成本高、播种深度不一致,未能得到全面推广,农具厂商纷纷对其优化。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历经6年,研制一款新型正反旋开沟播种机,同比具有配套动力小、油耗低、播种深度一致性好、出苗块、出苗带宽宽等优点,种肥同施设计满足农艺需求。公司累计制作近30台,播种大麦、小麦6666.67 hm2以上,是江苏农垦认定和推广沙土地大麦、小麦播种机型。本文重点介绍主要部件设计和研究方案。

1 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参数

1.1 工作原理(图1)

1.圆切盘;2.正旋刀轴;3.药箱;4.种箱;5.种肥箱;6.镇压器;7.喷杆;8.反旋刀轴;9.挤压式开沟器

该播种机为开沟播种一次性作业机械,采用排种管结构遇烂地不易堵塞,烂地作业有明显优势。

作业过程:拖拉机牵引播种机作业,圆切刀入土切断田间秸秆,避免缠绕开沟器而堵土。竖沟经挤压式开沟器一次性挤压成型。正旋刀轴上的旋耕刀及时输送并进行旋耕平整开沟器挤压出的土块。种子和肥料由排种(肥)器排至输种(肥)管自由落下。反旋刀轴上的旋耕刀依次取土、抛土完成盖种和盖肥作业。镇压器进行播后压实保墒,完成全部作业。药箱和喷杆为可选装置,根据需要可用于播后同步化除封闭作业。

1.2 播种机基本参数

配套动力102.97 kW;作业幅宽3.6 m,播种行数18行,行距18.5 cm;竖沟深度大于20 cm、宽度30 cm;标准作业速度5~6 km·h-1,理论纯作业效率2 hm2·h-1;播种深度标准为:设定值±1 cm;落种带宽7~8 cm。

2 主要部件设计

2.1 主要设计内容

通过缩短前后轴距和功能分工(前轴平整碎土,后轴盖种)减轻后轴动力消耗;通过单螺旋变螺距前刀轴设计有效解决轮胎压痕;通过弧型输种管设计及时清理杂物,保证覆土均匀;通过后轴高度可调设计,满足农艺播种深度要求;通过准全量盖土解决种子深度分层问题。

2.2 前轴正旋刀轴设计(图2)

图2 正旋刀轴旋刀排布图

(1)正旋刀轴部分采用195旋耕刀,旋耕深度8~10 cm,呈单螺旋线变螺距排布。主要功能:前段大螺距实现挤压式开沟器挤出的土块快速分流,后段小螺距碎土。安装时,拖拉机轮胎印内侧旋耕刀正向安装(俗称正刀),快速推土和碎土。轮胎印外侧旋耕刀反向安装(俗称反刀 ),降低推土速度,既能保证轮胎压痕填平,又能防止畦面接垄处土量过多和垡块过整。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土壤墒情和轮胎压痕深浅调整反刀数量,能保证较好的平整度。

(2)正旋刀轴轮廓线与正旋弧形板、平土板之间的间隙最小化。该设计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减少弧形板上的泥土堆积过多而增加刀轴的负荷;二是及时清除平土板上的缠草,保证了畦面平整度。

2.3 后轴反旋刀轴设计

(1)反旋刀轴部分采用195加密旋耕刀双螺旋线布置,常规安装方法,旋耕深度5±2.5 cm可调,主要起到碎土、抛土盖种的目的。

(2)反旋刀轴轮廓线与正旋弧形板、平土板之间的间隙最小化。该设计目的同样是两方面:一是减少弧形板上的泥土堆积过多而增加刀轴的负荷;二是及时清除平土板上的缠草,保证了畦面平整度。为均匀盖种提供保证。

(3)反旋刀具有优良的埋茬功能,能及时清理竖沟壁上的秸秆,作业后沟壁光滑,畦面平整秸秆少。

(4)前后刀轴轴距最小化设计可减少两轴之间土块和反复作业,有效降低作业负荷。

2.4 排种管设计

(1)排种管采用圆管制成,前半部采用直管,与整机成60°斜角安装(图3),减少连接排种软管的弯曲度,提高落种的平顺度和均匀性,降低堵塞几率。

(2)排种管后半部采用弯管,与旋耕刀回转轮廓预留10 mm间隙。该方式可有效利用旋耕刀的回转清理排种管上堆积的杂草和土块,并将种子送至旋耕刀取土后抛土覆盖前的位置,理论上可实现播种深度一致。

(3)圆管出口处安装散种装置,排种管落下的种子撞击后散开,从而实现带状播种,根据农艺要求带宽可达7~8 cm。

(4)排种管安装在随反旋刀轴弧形板上,与刀轴同步上下调节,保证了相对关系,可准确控制调整前后落籽深度同步性。

2.5 反旋刀轴转速可调设计

反旋传动部分和正旋传动部分之间采用链轮链条箱传动,通过调整主从动链轮齿数进行反旋刀轴转速调整。输入轴设计转速为540 r·min-1,前轴转速为230 r·min-1,后轴根据土壤墒情进行调整,在300~400 r·min-1之间有级调整。

2.6 反旋刀轴高度可调设计

如图4所示,该款播种机的播种深度控制主要依靠调节反旋刀轴高度,反旋刀轴高度决定取土量和盖土量。调整时,保持播种机其他工作状态不变,通过滑槽结构,可实现同步快速调整。该方式可实现播种深度1~5 cm调节。

3 播种试验和出苗效果对比

3.1 油耗和播种深度对比

数据为2020年三秋播种作业中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墒情实测数据(表1)。

表1 与常规正反旋播种机对比实验数据 2020年11月

3.2 出苗对比

同一进水沟相邻条田出苗情况对比。左边为新型正反旋播种机,右边为常规正反旋播种机(图5)。

图5 同日播种出苗情况对比

3.3 对比结论

通过数据和图片对比,该款播种机调整了前后轴的功能,有效降低了配套功率,同比油耗降低30%,弧形排种管的设计自带清理功能,实现了播种深度精准控制。因播种深度一致,落种带宽宽,出苗快且一致性好,发苗快。经农业部门跟踪统计,同比普通播种机出苗快2~3天,同样基本苗可以节约5%~8%用种量。

4 结论

该播种机在设计上采用传动箱分箱设计,减轻了因故障拆装负荷,降低了修理强度。且反旋刀轴高度灵活可调,前后轴、刮土板及弧形板及圆弧排种管的组合设计大大提升了播种质量,同时降低了油耗。使用中可根据土壤墒情、刀具磨损状况、农艺要求进行播种深度调节。因旋转过程中部分土块掉落、旋耕刀回土、后轴切削面非等高等影响,最终播种精度只能达到±1 cm,这种精度同比还是很高的,达到农艺要求。该机带种肥设计并留有升级位置,可装药箱或基肥箱,实现种肥与基肥同施或同步封闭化除功能。尽管播种细碎度较普通双轴正反选略粗,该款播种机目前仍是江苏农垦沙土地理想的播种机型。

猜你喜欢
排种后轴刀轴
玉米扰动辅助充种高速气吸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一种排种盘传动结构的设计与应用
泥水式盾构掘进运输电机车组后轴密封结构优化
复杂曲面五轴数控无干涉刀轴规划
向前!向前!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盘形滚刀刀轴断裂失效分析
瓦线横切机刀轴偏心质量对切刀磨损影响的研究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PID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for seed meters for maize precision planting
基于强度比较的微耕机刀轴的优化设计
小籽粒种子排种物理机械特性参数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