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模型迭代重建用于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低剂量CT门静脉成像

2021-04-01 05:07梁志梅夏振元莫欣鑫黄卫庆李伟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质门静脉主观

梁志梅,夏振元,莫欣鑫,黄卫庆,李伟雄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 南宁 530007)

低管电压CT门静脉成像(CT portal venography, CTPV)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但同时无效光子数增加,导致图像噪声和伪影增多,常规CT重建技术难以解决此类问题[1]。全模型迭代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 IMR)技术是全新CT数据重建技术,可显著提高图像质量[2]。本研究探讨采用IMR技术联合80 kV管电压对肝硬化CT分级Ⅲ、Ⅳ级患者进行低剂量CTPV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4月80例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CTPV检查的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男63例,女17例,年龄29~77岁,平均(55.1±11.5)岁。肝硬化CT分级标准[3]:Ⅲ级,肝脏缩小,形态失常,密度不均,呈结节状,肝裂增宽<2 cm,肝缘毛糙,存在3~4项门静脉高压征表现;Ⅳ级,肝脏明显缩小,密度不均,呈明显结节状,肝裂增宽≥2 cm,肝缘呈锯齿状,存在4项以上门静脉高压征表现,伴大量腹腔积液。排除标准:①对比剂过敏;②因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或肾衰竭等疾病而无法接受检查;③合并巨型肝癌或其他严重影响CTPV检查的非肝硬化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检查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 128排螺旋CT仪自右膈顶至髂前上棘平面进行扫描,矩阵 512×512,层厚1.0 mm,层间距1.0 mm;对比剂为碘海醇 (350 mgI/ml),流率4.0 ml/s,剂量1.2 ml/kg体质量。试验组管电压 80 kV,管电流373 mA,DRI 17,采用IMR技术重建图像;对照组管电压100 kV,管电流242 mA,剂量指数(dose right index, DRI)19,采用iDose4算法(level 5)进行重建。动脉期采用对比剂监测自动触发技术,监测点为腹主动脉起始段,阈值120 HU,动脉期结束后28 s,启动静脉期扫描。将静脉期数据传入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 V6处理工作站,采用系统自动显示的静脉期轴位图像测量相关评估指标;之后进入血管重建界面,针对门静脉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VR)。

1.3 图像评价 客观评价:由1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于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近侧段、中段和远侧段各择充盈均匀部位勾画ROI,ROI面积:S门静脉约为横断面的1/2~2/3,S肝脏约为S门静脉的2倍,腹壁皮下脂肪ROI直径约为1/2~2/3脂肪厚度;测量各ROI的CT值及其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即噪声值;同时测量同层面、同深度且距肝表面2 cm以内肝实质的CT值、SD值及前腹壁皮下脂肪SD值,并计算门静脉及肝实质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SNR)和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 CNR),重复3次,取均值作为结果。计算公式[4]:SNR=CT值/SD值;CNR门静脉=(CT值门静脉-CT值肝实质)/SD腹壁脂肪。

主观评分:由2名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评价图像,意见不一时协商达成共识。观察MIP及VR图,评价门静脉显影效果[5]:血管对比度及分支显示好,边缘清晰、表面光滑,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为5分;血管对比度及分支显示较好,边缘较清晰、表面欠光滑,可满足临床诊断为4分;血管对比度及分支显示尚可,边缘尚清楚,表面颗粒感较强,可满足临床诊断为3分;血管对比度差,分支显示不清,边缘较模糊、表面颗粒感强,不能满足临床诊断为2分;边缘模糊不清,组织对比度极差,不能满足临床诊断为1分。观察静脉期轴位图像,评价肝实质[6]:解剖细节清晰,图像无失真,对诊断信心无影响为5分;解剖细节较清晰,图像稍轻度失真,诊断信心稍下降为4分;解剖细节基本清晰,图像中度失真,诊断信心明显下降为3分;解剖细节模糊,图像重度失真,诊断信心严重不足为2分;解剖细节无法分辨,图像极度失真,无诊断信心为1分。

1.4 评价辐射剂量 于辐射剂量报表中查询获取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 CTDIVOL)、扫描长度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 DLP),通过计算公式得出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 ED),ED=DLP×0.017 mSv/(mGy·cm)[4]。CTDIVOL、DLP及ED减低率计算公式:减低率=(试验组均值-对照组均值)/对照组均值×100%。

表1 80例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一般资料

表2 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PV图像质量客观评价(±s)

表2 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PV图像质量客观评价(±s)

部位组别SDSNRCNR门静脉主干试验组(n=40)11.36±2.7322.45±5.8818.99±7.18对照组(n=40)14.86±2.8713.25±3.029.26±3.82t值5.59-8.80-7.57P值<0.01<0.01<0.01门静脉左支试验组(n=40)9.78±1.8126.47±6.6817.77±6.67对照组(n=40)13.93±2.7414.14±3.788.76±3.26t值7.98-10.16-7.68P值<0.01<0.01<0.01门静脉右支试验组(n=40)10.34±2.0724.91±6.2518.95±6.78对照组(n=40)14.91±2.5912.92±2.438.24±2.59t值8.70-11.32-9.33P值<0.01<0.01<0.01肝实质试验组(n=40)7.93±1.7916.28±4.71-对照组(n=40)12.66±2.078.57±2.04-t值10.96-9.50-P值<0.01<0.01-

表3 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PV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

表3 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PV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

部位组别主观评分医师1医师2最终评分Kappa值P值肝实质试验组(n=40)4.28±0.724.38±0.634.30±0.720.83<0.01对照组(n=40)4.33±0.694.35±0.664.33±0.690.79<0.01t值--0.16--P值--0.86--门静脉试验组(n=40)4.13±0.564.13±0.614.10±0.590.80<0.01对照组(n=40)3.78±0.533.73±0.513.75±0.490.78<0.01t值---2.88--P值--<0.01--

表4 辐射剂量指标对比(±s)

表4 辐射剂量指标对比(±s)

组别CTDIVOL(mGy)DLP(mGy·cm)ED(mSv)扫描长度(cm)试验组6.28±1.38134.48±34.792.29±0.5920.9±2.93对照组8.66±1.58186.38±47.633.17±0.8121.4±2.64t值7.915.565.560.73P值<0.01<0.01<0.010.47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性别及肝硬化CT分级;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比较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CTPV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和主观评分、CTDIVOL、扫描长度、DLP及ED。采用Kappa检验评估2名医师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Kappa>0.75为一致性良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及肝硬化CT分级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图像质量评价 试验组 CTPV图像SD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SNR及C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2。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表3)。试验组门静脉(图1A、1B、2A、2B)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肝实质CTPV图像(图1C、2C)主观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辐射剂量比较 试验组CTDIVOL、DLP及ED分别较对照组减低27.5%、27.8%及27.8%(P均<0.01);组间CT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CT-Ⅲ、Ⅳ肝硬化患者肝实质萎缩,密度不均,加之门静脉肝内属支不同程度受压,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门静脉系统成像难度增加。IMR技术以丰富的结构化知识模型为基础,不含反滤波投影成分,结合多个先进的、具备一定CT系统特性的统计学模型,依托具有强化自身特点及突出病灶特征的优化功能平台,可显著缓解有效光子率下降带来的噪声及各种低光子伪影增加[7],强化器官本身和目标病变的固有特性,提高图像SNR及密度分辨率[2,8-9]。

图1 患者男,63岁,肝硬化CT-Ⅳ级(试验组) A、B.MIP图(A)和VR图(B)显示血管显影好,边缘清晰、表面光滑,完全满足临床诊断,主观评分5分; C.轴位图肝实质解剖细节显示清晰,主观评分5分

图2 患者男,59岁,肝硬化CT-Ⅳ级(对照组) A、B.MIP图(A)和VR图(B)显示血管显影较好,边缘较清晰、表面欠光滑,可满足临床诊断,主观评分4分; C.轴位图肝实质解剖细节显示清晰,主观评分5分

本研究试验组CTDIVOL为(6.28±1.38)mGy,ED为(2.29±0.59)mSv,辐射剂量与既往[10-11]采用其他重建技术联合降低管电压所行CTPV相仿,分别较对照组减低27.5%、27.8%及27.8%(P均<0.01),且肝实质与门静脉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NR及CN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既往研究[12-13]结果相符,表明IMR可明显提高低辐射剂量条件下CT-Ⅲ、Ⅳ肝硬化患者门静脉CTPV图像质量。本研究中试验组 CTPV图像主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肝实质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本组患者肝实质多无结节灶,组织对比良好,对诊断信心影响较小相关。

本研究局限性:①CTPV常规采用100 kV管电压,故本研究对照组采用此条件,而未增设120 kV进一步观察;②肝硬化伴明显增生结节病例较少,可能导致结果产生一定偏倚。

总之,IMR技术联合80 kV管电压可明显提高CT-Ⅲ、Ⅳ级肝硬化患者CTPV图像质量,同时降低ED。

猜你喜欢
实质门静脉主观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