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公路建设的思考

2021-04-01 04:38王诗哲
北方交通 2021年9期
关键词:构造物路基公路

王诗哲

(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 沈阳市 110006)

绿色发展既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特征。公路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绿色生态为理念,实施绿色公路建设,既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是公路建设新理念的升级版,是创新公路发展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更是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的必然选择和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

1 绿色公路建设的内涵和原则

绿色公路是指以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应用和技术、管理创新,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养等全寿命周期内,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降低、环境效益明显改善的一种公路建设发展模式,实现过程和产出的绿色效益。其发展的核心是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其核心就是坚持倡导绿色建设、低碳运营、智慧管理,节约优先、保护为本。

为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发展,交通运输部在《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绿色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工作任务。

1.1 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1]。

(2)坚持统筹协调。统筹谋划公路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均衡协调,统筹建管养运各领域全面发展,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3)坚持政府引导。行业管理部门要主动作为,推动政府各相关部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切实强化政府监管约束和激励引导作用。

(4)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突出创新的驱动和支撑作用。

(5)坚持因地制宜。准确把握区域环境、工程和情况特点,明确项目定位,确定突破方向,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品位的工程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

1.2 主要任务

绿色公路的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统筹资源利用,实现集约节约;加强生态保护,注重自然和谐;着眼周期成本,强化建养并重;实施创新驱动,实现科学高效;完善标准规范,推动示范引领[1]。

2 绿色公路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绿色公路建设就是坚持“设计上最大限度的保护、建设中最小限度的破坏、建成后最大程度的恢复”的建设原则,实现公路与环境的协调、友好和可持续。

2.1 加强制度、标准建设及政策引导

按照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适合辽宁省公路建设发展实际的《辽宁省绿色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与《辽宁省绿色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明确绿色公路建设内容、目标、任务、原则、责任和相关要求,使绿色公路建设制度化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很好指导和推进辽宁省绿色公路建设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一套《绿色公路建设管理标准或指南》,使公路建设各方知道什么是绿色公路、怎么建设绿色公路、什么标准达到绿色公路,保证绿色公路有明确、具体的标准遵循和管理目标要求。同时为更好加强绿色公路建设,研究探索一些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发展。

2.2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突出绿色理念

2.2.1规划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突出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对干线公路采取“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在保证交通顺畅的同时,以减少公路建设和运营对城镇环境的影响。对于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尽最大可能保证原有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土地、路基土石方、路面材料、桥涵构件及混凝土等的利用。

(1)路基工程: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的原则,树立“零弃方、少借方”的理念,减少高填深挖工程。对路基上下边坡防护,在确保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植物防护措施,对于确需采取工程防护的可就地取材,采取诸如砌筑卵石、格宾挡墙等方式解决。对于涉及水源地、生态保护区等区段应采取集中排水的方式解决排水问题。在道路通过人口密集区应增设声屏障等隔音设施。

(2)路面工程:对新路设计,坚持就地取材原则,尽可能选取路线附近的砂石、白灰、粉煤灰、水泥等材料。对于改扩建和大中修等工程,对于原有路面强度能够满足要求、结构完好的路面应立足充分利用,确不能利用的大力推行再生利用,推广路面冷再生或热再生技术应用,如此既大大节约投资,也能够最大化保护环境,很好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温拌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SMA等新材料、新技术等利用。

(3)桥涵等构造物:结合地形地物及使用功能合理设置构造物,易梁则梁、易拱则拱。虽然设置构造物可能增加一次性投入,但可以增强公路的使用功能,提高工程耐久性,特别是通过设置构造物降低填筑高度、减少占地等,从绿色发展角度其优点也是明显的。按照国家建筑工程相关政策,对桥涵等构造物应大力推广装配式结构及钢结构,这是绿色发展一个特别有效的实现方式。

(4)隧道工程:隧道进出口除特殊情况根据隧道进出口处的地形和山势情况可设置一些诸如端墙式、阶梯式等形式,正常情况下均应设置成削竹式结构形式。

2.2.2工程建设实施阶段

对施工“两区三场”建设要严格按照合同及相关要求规范化、标准化设置,工程建设结束后要很好恢复处理。

(1)路基工程施工:尽可能利用路域附近的工业废渣、尾矿、建筑废弃砖石或残土等材料,对取弃土场要按照各相关规定合理选取,严格依照设计、合同等相关要求很好处置,该复垦的复垦、可还林的还林、须植草的植草。高速公路项目可充分考虑立交匝道区域的利用,能取土的可作为借方取土填筑路基。能弃土的可适当考虑作为弃土场,以减少弃方占地,同时通过整理、绿化形成人造景观,美化路域环境。

(2)路面工程施工:要很好克服或减少基垫层路拌、水泥混凝土路面人工振捣、接头处理等废料随意丢弃等落后工艺和不当方法,应全面推行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施工。对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全面实行油(或煤)改气,从源头上减少环境影响。

(3)桥涵等构造物施工:根据工程实际尽可能采取集中预制、集中加工方式施工,确保少占用场地。

(4)隧道工程施工:遵循“早进晚出”原则,最大化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对隧道洞渣要力争100%利用,可加工碎石的加工成碎石用于混凝土工程,能加工成片块石的,用于防护等砌筑工程,否则可经过简单处理作为路基填料填筑路基等等。

2.2.3运营管理阶段

进一步推进GBM工程,实施公路生态景观服务工程,加强公路景观保护和再造、公路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建设。这类工程在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还应继续有效推广,既可美化路域环境、也可起到路基防护和减少路上粉尘、噪音等作用。

加强环保型融雪材料和智能型融雪材料撒布设备的推广应用,减少冬季除雪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集中有效处置道路日常养护管理中的垃圾、杂物,避免对路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要求,加快建设汽车充电桩建设,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行能力,促进新能源车的普及,并加快取消黄标车。积极引导公共出行,既减少道路通行压力,也最大化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 结语

绿色公路建设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新时代对绿色公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促进辽宁省公路绿色发展,作为公路建设工作者,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对绿色公路的认识对公路建设绿色发展进行自己的思考,籍此为辽宁省公路建设绿色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应有的助力。

猜你喜欢
构造物路基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公路断想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高速公路构造物的价值寿命匹配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公路桥涵及构造物防腐蚀技术创新研究
电镀废水综合处理技术与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