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渭源县云杉落针病防治技术

2021-04-01 12:17汪泓
种子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云杉防治技术

汪泓

摘    要:由于渭源县处于高寒阴湿地区, 山区逆温明显,致使森林病虫害呈现高发态势,尤其是云杉落针病频繁发生。对渭源县云杉落针病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认真分析,从中找到防治云杉落针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云杉;落针病;防治技术;渭源县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3-00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志码: B

云杉落针病作为渭源县林木中一种重要病害,对云杉树种的健康生长造成严重伤害,这种病害对云杉当年生的针叶危害极大,病发严重时导致树木长势明显衰弱。每年造成一次侵染,病菌潜藏在落叶当中通过菌丝体与子囊盘越冬,子囊盘在5—6月份成熟并破裂,释放出大量的子囊孢子,对于云杉树当年生的幼嫩针叶造成侵染,7月中旬属于孢子传播侵染阶段,并一直延伸至8—9月份。幼嫩针叶遭受病菌侵染之后,病害部位绿色逐渐减退,有黄褐色的斑点出现,并不断扩散,针叶变得枯黄,主要表现为红色以及红褐色,远远望去如同火烧。进入11月份之后,有油漆状米粒的斑点子囊果出现在针叶表面,表现为黑色,遭受病害的针叶组织细胞失水干枯;进入冬季,由于低温天气影响以及冻雪大风天气作用,导致病害针叶大量脱落,并引发枝条干枯,导致植株死亡[1]。从以上可以看出,云杉落针病危害之大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了渭源县森林生态环境,给当地植树造林工作带来挑战。为了更好地进行云杉落针病防治,主要对渭源县云杉落针病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当地防治此类病害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   渭源县概况及云杉落针病发生情况

1.1  渭源县概况

渭源县是古老渭河的发源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辖8镇8乡,共3个社区、217个行政村、1 53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面积2 065 km2,总人口35.17万。县内地貌多样,宜农宜牧。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干旱缺雨,植被稀少;中部为浅山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南部为土石高山地带,高寒阴湿,海拔1 930~3 941 m,耕地面积5.33万hm2。

1.2   云杉落针病发生原因

近年来,渭源县云杉树陆续出现树木针叶从发黄逐渐到发红的现象,疑似发生了病害。对此,县林业发展中心及时指派森防站工作人员进行监测,经过观察和分析,并报请市级森防部门专家鉴定,确定为云杉落针病(因其病原菌为云杉散斑壳菌,故又称为云杉散斑病)。经和市森防部门衔接及2020年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数据显示,云杉落针病在渭源县乃至定西全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而渭源县城区老君山属于发生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

云杉落针病发生主要受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秋季多雨阴湿的极端天气影响,加之老君山人为活动频繁,加速了病原菌侵入和传播途径等因素。经渭源县林草服务中心对老君山至半阴坡绿化区域进行调查,该区域内的云杉树木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云杉落针病。其中,县城区老君山为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发生面积共33.33 hm2,受害云杉树木6万株[2]。本次调查确认病害发生面积大、受害树木株树多、防治难度高,为此渭源县林业发展中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云杉落针病的发生特点、危害症状、危害程度、防治最佳时期等因素,综合分析特制定以下防治辦法。

由于老君山绿化点为县直及省、市驻渭各单位历年的绿化点,加之此次防治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渭源县用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资金严重不足,专业防治队伍欠缺,所以原则上要求各绿化单位对本单位的绿化区域进行防治,所需人工和经费由本单位自行解决。如各绿化成员单位进行防治有困难时,则申请县政府解决拨付防治资金,由县林业发展中心统一进行防治。

2   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特点

2.1   病害症状

云杉当年生的针叶遭受侵染,在7—8月份,病害部位有斑点出现,斑点为淡黄色,无规则形状,呈现不规律的分布特征,而且这些针叶绿色逐渐减退,发生黄化。这些是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进入9月份之后这些症状没有太大的变化。第2年2—3月份,遭受病害为害的针叶退绿情况不断加重,病害斑点不断扩大,逐渐由淡黄色转变为淡褐色,3月中旬至4月中旬,针叶呈现赤褐色,4月中旬之后发生病害的针叶逐渐脱落,尤其是4—5月份针叶染病非常严重。随着天气的不断变化,云杉树叶逐渐掉落,落在地上的病叶在9—10月份顺着气孔有很多黑色小粒点形成,这就是病菌分生孢子器,10月份之后这种变化停止。第3年3月份,形成大量的子囊盘,并且在段斑针叶上,有70%~80%的子囊盘形成,3—4月份子囊盘逐渐膨大,4—7月份这段时间子囊盘不断开裂,开裂过程当中,有一条纵向裂缝出现在子囊盘中央,并弹射出大量的子囊孢子。

2.2   病原菌形态特征

在针叶上子囊盘呈现散生状,有的为圆形、有的为船形、还有的为椭圆形,呈现黑色状,有一定光泽,在子座中单生,后在针叶表面外露,成熟阶段有纵向裂口出现在中间部位,有着明显的唇瓣,无色,子囊盘有0.28~0.42 mm表皮厚度,底层表现为密丝状,为15~25 μm厚度大小,有深褐色的表皮壁与拟薄壁组织,中间较厚,边缘薄[3]。

2.3   发病规律

感染病害的针叶在4—5月份出现大量脱落,颜色不断变深,而且针叶有环状段斑陆续出现,9—10月份,粒状小突起分布于叶气孔,表现为线形,黑色状,第2年3月,形成很多子囊盘,3—4月份之后,子囊盘快速膨大,4月下旬开裂严重,5—6月份是高峰期,7月下旬开裂完毕。

2.4   传播途径

病原借助风雨途径传播,尤其是林间存在较大湿度,或者降雨较多时,子囊孢子扩散更加严重,造成的危害也更大,子囊孢子气孔对云杉树的针叶造成危害,萌发后的孢子有1~3个芽管产生于侧面。

3   云杉落针病防治技术措施

3.1   营林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云杉落针病的发生,应当进一步加强综合抚育措施,对于林间郁闭度进行合理优化与调整,并将喇叭、杜鹃、茶属等有病害侵染源的植物有效清除。采用这种隔离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林间通风透光条件,利用自然因素趋避病害,以促进人工林快速健康生长[4]。

3.2   抗病树种(林种)的选育与营造

在防治云杉落针病方面,还可以针对植树人员进行强化技术培训,通过改进造林技术,改变过去以粗枝云杉为造林树种的造林模式,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紫果云杉开展造林工作。以此方式加强混交林营造,科学搭配树种,让易感寄主大量减少,以增加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

3.3   修枝和清除落叶

老君山的云杉树木大部分是近年来渭源县县直及省市驻渭单位栽植的人工幼林,可要求各绿化成员单位在本单位的绿化区域内用修枝和清除落叶的办法,在每年冬季对病害侵染的树木修剪下部的病枝、枯枝和濒死枝条,第2年5月份以前清除林地上的落叶。将剪除的病枝、枯枝和濒死枝条全部在安全地带就地烧毁,切断病原菌,以控制病原菌继续传播蔓延。用修枝和清除落叶的防治办法,能有效降低病原菌的感染指数,防治效果能达到50%左右。但是,老君山是渭源县城区的旅游景区,过度修枝会造成树体单一,直接影响树体美观。同时,在烧毁剪除病枝、枯枝时,如不注意安全,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这些弊端需要早做采取应对预案。

3.4   采用药剂喷雾的防治方法

药剂喷雾可分别采用75%百菌清500~800倍液、50%多菌灵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1 000倍液和65%代森锌500倍液(4种选其中一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在防治实践中,推荐采用百菌清,而后依次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锌,每年6—7月份为最佳防治时间,分别喷2~3次,间隔15 d左右[5]。用药剂喷雾的防治办法,能节约人工,提高防治效率,但县城区老君山流动人员多,大量喷雾药剂容易引发人员中毒事件。

3.5   采用施放煙剂的防治方法

在每年6—7月份,选择无风天气的清晨或傍晚,施放安林烟剂2~3次,间隔15 d左右。此办法能节约人工,减少流动人员中毒事件。但购买安林烟剂费用高,且县城区老君山树木树体不高,林分郁闭度低,防治效果不好。

4   结束语

为了尽快消灭云杉落针病,渭源县上下齐努力,经过3年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云杉落针病基本得到防治。

参考文献:

[ 1 ] 李福.云杉育苗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2):165-167.

[ 2 ] 杨惠秀.五台山林区云杉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山西林业,2019(1):44-45.

[ 3 ] 杜明,郑鑫,于春洺,等.红皮云杉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10):171.

[ 4 ] 姜世全.绿化树种青云杉种子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黑龙江科学,2016,7(12):58-59.

[ 5 ] 朱有明,任发生,张治胜.防控林业生物灾害  保障源头森林健康[J].生物技术世界,2014(4):22.

猜你喜欢
云杉防治技术
塞罕坝地区沙地云杉引种试验及培育要点
耿云杉作品精选
云杉育苗栽培及育苗管理技术浅析
大兴安岭云杉的抚育方法
云 杉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它们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