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草原植物保护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1-04-01 12:12孙郁青
种子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荒漠化保护问题

孙郁青

摘    要: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视域下,草原植物保护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尤其是荒漠化草原资源,应得到相关单位重视,促进草原生态经济稳健发展。现今,草原植物保护建设工作遇到些许阻力,以现有问题为导向,提出荒漠化治理、草原资源充分利用的有效措施,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荒漠化;草原植物;保护;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3-013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812       文献标志码: A

1   荒漠化草原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1.1   防灾的基本要求

荒漠化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并且受灾程度较重。当风沙、霜冻等自然灾害袭来时,意味着草原植物生存面临威胁,一旦植物受灾面积扩大,那么生态圈平衡状态难以继续维持,会降低草原再生能力,形成恶性循环。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要加快草原植物种植速度,并全方面保护植物健康生长,避免因生态失衡增加人与自然间的矛盾[1]。

1.2   应对草原环境污染

荒漠化草原植物需求量呈递增趋势,多数企业、畜牧业在大量获取所需资源的同时,不同程度上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得草原环境污染问题接连出现。现今,草原多处可见农药残留现象,并且“三废”排放行为屡禁不止,如果此类人为行为得不到规范,那么草原环境保护建设阻力会相应增加。长此以往,荒漠化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率大大提高,最终会对人类生产生活起到阻碍作用。基于此,应全方位、高效率保护草原植物,以期减轻草原环境污染,并为草原生态良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3   减缓草原退化速度

草原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较高,对于资源开发者来说,极易在利益的驱动下过度开发,一旦开采速度超过植物生长速度,势必会增加草原生态调节阻力,并且荒漠化程度随之加重,最终破坏气候环境,导致生产生活稳定性下降。此外,部分农户除草种粮、部分牧民过载放牧,均会加快草原植物灭亡速度[2]。面对这种情况,势必要加大草原植物保护力度,使荒漠化草原建设活动大范围推广,真正减缓草原退化步伐,为草原生态健康发展注入充足动力。实际上,保护建设实践需多方力量支持,即农户、牧民、资源开发者携手保护草原植物。

2   荒漠化草原植物保护建设常见问题

2.1   保护意识淡薄

现今,荒漠化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大多停留于表面,既会助长草原破坏者的嚣张气焰,又会挫败草原植物保护者、建设者的自信心[3]。分析原因可知,草原工作站人员、当地牧民及农户在草原植物保护方面持片面认知,所以草原资源无节制获取现象大量出现。长此以往,会对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带来重重阻力,并且荒漠化程度日益加剧。

2.2   保护建设制度单一

之所以存在草原植物保护建设效果与预期要求差距,原因之一是现有保护建设制度不够完善,使得草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无序进行,并从不同程度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完整性。此外,相关制度更新速度迟缓,导致已有草原植物保护管理问题延迟处理,并且会对荒漠化现象整治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草原生态系统建设活动无据可依,那么草原生态经济效益短时间内将得不到提高。

2.3   草原植物保护力度较弱

草原植物保护工作需要一段过程,并且保护工作、建设工作要与草原植物生长需求相结合,否则会浪费有限资源,难以更好地彰显草原植物保护建设的有效性。当前,草原保护执法部门应加强工作力度,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递交证据,针对这类行为严肃惩处。

2.4   草原环境建设技术陈旧

生态草原建设阶段,传统技术应用频率较高,不仅会降低草原植物保护效率,还会为相关保护者、建设者增加工作难度,致使草原资源被大量浪费。具体来说,草原地区通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设施不够完善,无疑会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的发展,难以提高荒漠化治理水平。

2.5   草原植物保护建设团队涣散

在改善草原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参与人员的数量较少,并且已有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偏低,导致植物保护活动被动推进。放眼长远,草原植物保护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持,因为人才能够提供新思路、实施新方法,使荒漠化草原生态系统适时调整。一旦缺少专业人才,则草原资源过度开采、低效利用等现象将屡禁不止,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3   解决荒漠化草原植物保护建设问题的对策

3.1   强化草原保护意识

在草原荒漠化现象改善的过程中,草原工作者及当地牧民、农户应树立正确的草原保护理念,将草原植物培育职责落实到个人,为实现草原整体效益而努力。然而意识强化、观念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宣传对象从内心深处接受草原植物保护这项工作,从而调动保护人员的意愿度,真正为草原生态建设与优质管理贡献个人力量。宣传活动开展时,可借助新媒体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率,争取让地区群众在短时间内适应草原保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并且使群众踊跃参与荒漠化治理、草原建设、植物栽培与管理等活动,从而为草原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而助力。

3.2   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制度

为规范草原保护行为,推动建设工作系统化、合规化发展,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荒漠化草原治理工作有据可依,取得生态建设的良好效果[4]。首先,制定机构管理制度。当地政府部门与农业农村部、草原工作站取得联系,在各部门中选出代表,组建草原保护建设的专项机构,并赋予机构成员工作职责和义务,使其在植物生长阶段实现全过程观察、有效管理,促进草原植物健康生長,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效践行。其次,实施责任管理制度。既能以家庭为单位,也可以个人为单位实施岗位责任制,让负责人在草原保护中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使过度放牧、除草种粮等行为大大减少。

3.3   加大保护草原植物的力度

荒漠化草原资源的保护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单凭区域力量难以有效完成植物保护任务,并且会增加区域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致使草原资源保护建设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通过成立保护区,可实现专项保护目的。对于保护区工作者来说,应事先落实荒漠化草原地区调研工作,了解植物种类,以及各类植物生长习性,从而针对性地制定植物保护方案,为区域环境建设提供可行性策略,使草原植被保护建设任务又好又快地完成。在此期间,重视异地、异种差异性,奠定濒危植物保护的实践基础。除此之外,严厉执法是约束违规违法行为的有效措施,通过成立草原保护执法部门,全面监管草原植被保护行为,让草原建设工作参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进行,確保草原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一旦发现乱砍滥伐现象,执法人员需根据制度要求予以惩处,以此捍卫法律权威性。

3.4   合理运用高新技术

草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应适当引入高新技术,为生态效益增加提供技术支撑。在植被栽培、管理环节,滴灌技术实用性较强,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满足植被用水需求,不会使草原植物因缺水而减缓生长速度。生物生态技术的广泛应用,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保证林业资源多样性,实现荒漠化草原生态立体化目的。在高新技术辅助下,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以此满足草原植物健康生长需要,实现人、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5]。从市场机制创新运作角度来看,当环保技术与草原保护建设相结合,无疑会激发技术研发者、新型产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通过技术输出、产品供应,推动荒漠化草原植物保护建设工作科学化进行,实现草原经济、市场经济稳健发展。

3.5   成立专业管理团队

在荒漠化草原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面临大小不等的阻力,要想优化植物保护效果,提高草原建设效率,定要成立高素质、强业务能力的管理团队,为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具体来说,政府部门、草原工作站应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吸引优秀人才,让相关专业学生在实践环节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大大提高草原植物保护建设的有效性。此外,面向广大群众提供平等的培训机会,通过培训传递荒漠化治理、草原环保等知识,同时,介绍先进技术、设备操控技巧,以便增强草原植被保护建设的力量,从而使保护建设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视域下,荒漠化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缓,保护草原植物的过程中,应强化草原保护意识,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制度,加大保护力度,合理运用高新技术,成立专业管理团队,促进草原资源高效开发、可持续利用。其既能为草原植物保护起到铺垫作用,又能优化草原建设质量,顺利实现荒漠化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 1 ] 肖海哮,庄优美.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的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11):53-54.

[ 2 ] 康晓虹,红花,邢骁.草原生态补奖视阈下内蒙古边疆牧户福利变动结构异质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0(10):74-86.

[ 3 ] 王汝富.草原生态保护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甘肃农业,2020(10):78-79,82.

[ 4 ] 范英.浅谈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现代园艺,2020(20):171-172.

[ 5 ] 付晶莹,彭婷,江东.草地资源立体观测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J].资源科学,2020(10):1932-1943.

猜你喜欢
荒漠化保护问题
中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