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黄鸡生态放养关键技术

2021-04-02 12:43李霞欧茂均李未博叶红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雏鸡鸡舍日龄

李霞 欧茂均 李未博 叶红英

(贵州省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551700)

乌蒙黄鸡是威宁鸡的代表品系之一,收录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 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云贵高原地区独具特色的原始地方品种。乌蒙黄鸡属于肉蛋兼用型鸡种,其性成熟早,选育后的乌蒙黄鸡公鸡羽色为金黄羽,母鸡羽色为黄麻羽,胫为青色和白色,皮肤白色。公鸡和母鸡平均成年体重分别为(2500g±80)g 和(2200g±80)g,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80~190d。生态放养是将现代科学养鸡技术和传统放养方式相结合,将鸡放养到草地、果林、经济林等天然自然环境中,利用自由采食和人工补饲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该种养殖模式所需成本低,但获得的蛋禽品质绿色无公害、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越来越符合消费者绿色健康食品的需要,同时对调整养鸡产业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促进意义。

1 鸡苗选择

首先要考察养殖场是否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保证所选鸡苗源于正规生产企业。其次,选择品种纯正、眼睛有神、活泼好动、叫声清脆、行走稳定、手握时雏鸡挣扎且有力量,还要观察雏鸡腹部,不存在水肿或畸形。

2 养殖环境的选择

2.1 养鸡场的合理选址和科学建造

第一,合理选址,坡度适宜。首先,乌蒙黄鸡生态放养鸡饲养场所在区域的坡度要较缓,最好为5~15°,地貌最好为沙质丘陵地带。其次,乌蒙黄鸡生态放养鸡饲养场要有充足的饮水和供电系统,但该养殖区域要远离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保持环境相对安静,同时远离耗能高、污染高的化工企业和其他畜禽养殖场[1]。第二,建设生态养殖防疫隔离带。养殖户可以用钢丝网将放养区域和鸡舍围住,防止其他野生动物侵袭,可以在鸡群中放养两只鹅,鹅的警觉性较高,如有异常,鸣叫声较高。第三,合理选材,科学建场。鸡舍需要有顶棚来遮风挡雨,设有防寒保暖,遮阳避暑的区域,保证夏天不积水,冬天不漏风。若区域降水量较多,鸡舍地面高度要高于正常地表。第四,轮牧放养,控制饲养密度。合理划分放养区域,采用轮牧放养方式,每只鸡的活动空间至少为1m2,放养活鸡时控制数量,最好一批放养800~1000 只。根据放养经验,不同林地不同日龄乌蒙黄鸡的适宜放养密度可参照见表1。

2.2 加强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1)日常清洁,科学处理污染物。饲养管理人员每天都要对鸡舍和放养区域进行打扫,收集粪便和其他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排放和丢弃。同时每天清扫食槽、水槽,饲喂前检查饲料品质和饮水清洁度,防止饲喂霉变或冷冻饲料。(2)乌蒙黄鸡生态放养鸡饲养场周边定期喷洒驱蚊药,防止蚊虫叮咬,每月至少进行2 次灭鼠,减少致病菌传播。(3)放养区域入口设立专门的消毒池和消毒设施,对人员、车辆进行消毒。人员鞋底用1%氢氧化钠消毒,入场后需要更换专用的衣服、鞋套,不同区域饲养人员禁止随意串动,车辆可用10%来苏水喷洒消毒,鸡舍地面和放养区域每周用0.1%百毒杀喷洒2 次,当雨季或地面潮湿时,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喷洒[2]。乌蒙黄鸡出栏上市前,还需要对鸡舍、饲养用具、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清扫和消毒。

表1 不同林地条件与不同日龄乌蒙土鸡的适宜放养密度参考表

3 饲养管理

3.1 合理选料,生态放养

(1)选择合适周龄的雏鸡进行放养。一般小于3 周龄的雏鸡最好不要野外放养,此时雏鸡的采食能力和抗病能力较低,可以先在鸡舍内集中养殖。育雏期间选择全价配合饲料,并逐渐在日粮中添加切碎的菜叶,训练雏鸡采食能力。(2)选择合适时间进行野外放养。待雏鸡28 日龄后选择温度适宜(18~23℃)的晚上放养雏鸡,减少外界环境刺激。放养前3d 需要训练雏鸡,让雏鸡具备自我回舍采食的能力。日粮由全价配合饲料逐步过渡到玉米、麦糠、番薯等粗饲料,但日粮中还需要有20%的全价配合饲料。出栏上市前15~20d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这样可以有效增加乌蒙黄鸡的重量,增加农户收益。

3.2 科学饲喂,充足饮水

(1)保证日龄饲料丰富多样,生态放养于规模化或集约化养殖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放养鸡所摄取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农作物(如玉米、麸皮、高粱、番薯、谷物),青饲料可以选择放养地区的杂草或白菜、胡萝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青菜,尤其是胡萝卜复合VA,鸡采食后蛋黄颜色更深,也可以饲喂亚麻籽,提高蛋品质。(2)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白酒,一般每千克日粮添加30~40g 的60°白酒,白酒要选择人类可饮用的,而非工业酒精,使用时,白酒要充分混匀到日粮中,这样可显著提高产蛋率,同时日粮中含有适宜比例的白酒还能增加鸡的抗病力。(3)乌蒙黄鸡进入产蛋期后,需要在日粮中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花玉米面、生饼、豆饼、骨粉或贝壳粉。(4)提供充足的饮水,鸡出生后可以饮水,一旦开始供水绝不能停止供应。(5)夏季可以调整饲喂时间,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段进行饲喂,一般早晨6~7 点,傍晚5~6 点,但不能突然更换,需要逐渐过渡,减少对活鸡的应激[3]。(6)日粮中可以添加天然酵母或0.15%的蛋氨酸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3.3 加强管理,用心观察

(1)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养密度,鸡舍内温度要根据鸡日龄调节,1 日龄鸡舍内要求35℃,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增加3d,鸡舍内温度可以下调1℃,直至鸡舍内温度为21℃即可。(2)生态放养前7d 可以将鸡舍内的温度逐渐调到和室外温度相同,饲养员在这个阶段还需要留意雏鸡运动、采食、饮水和粪便情况,若有病鸡需要单独隔离检测,确定病情,并做好消毒工作,切断致病菌传播途径,若发现鸡群内有大面积死亡,在隔离的同时还要向上级单位报告,按照指示做好紧急预防措施。(3)极端天气或外界嘈杂就不适合生态放养,可以在鸡舍内进行饲喂和养殖,减少环境应激和温度的刺激。当喷洒农药或驱虫时也需要将鸡赶到安全无毒区域,待驱虫或药效失灵后才能放养,避免活鸡中毒。

表2 乌蒙黄鸡免疫程序

4 疫病防疫

(1)生态放养条件下,乌蒙黄鸡与自然环境接触更多,同时与致病菌和病虫害的接触也相应增加,因此,从鸡苗购买后就需要建立疫病防疫工作。如鸡新城疫、禽流感、鸡副伤寒、鸡白痢、鸡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法氏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都是疫病防疫工作的重点。同时,需要根据当地疫病爆发和感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防疫措施。(2)选择正确的疫苗厂家,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严格的运输、温度储藏和免疫程序。通常免疫前、后3d 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若鸡群采用饮水免疫,还需要在免疫前2~4h 停止供水,疫苗开启后需要在1h 内用完,禁止过夜使用[4]。(3)疫苗稀释可选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或配套的稀释液,严禁使用普通饮用水稀释疫苗。相关免疫器械需要根据消毒制度进行严格消毒。(4)疫苗使用前需要检查疫苗期限、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保证最大程度提高抗体活性,免疫后对于有异样的活鸡需要隔离观察。根据毕节市疫病爆发及发病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详见表2。

5 结语

生态放养技术不仅合理利用了当地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还生产出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绿色健康的蛋禽食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符合省内外广大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要,为毕节市人民增收增产创造条件。由于生态放养是采用科学养殖和传统放养相结合的饲养技术,一方面可操作性强,易于广大养殖农户操作和掌握,另一方面节省饲料,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收益可观,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和无公害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未来生态放养的市场前景广阔可以加大推广和宣传,促进养鸡产业向生态循环立体养殖方向转变。

猜你喜欢
雏鸡鸡舍日龄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