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教师”仅是临时举措等

2021-04-02 03:48
广西教育·D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判断题专业技能解题

“共享教师”仅是临时举措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于2011年9月开始探索“共享教师”模式,将城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定期派往偏远、薄弱学校和乡村少年宫,开设艺术、体育类课程,组建特色兴趣社团,以此破解师资不足问题。如今,合肥市包河区已有“共享教师”近500人,分布在辖区内超半数的中小学校。(1月5日 工人日报)

【点评】在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紧缺、一时无法补齐的背景下,借鉴“共享经济”模式组建“共享教师”团队,也是一种管理创新,值得肯定。不过,这一方式终究只是临时举措,无法深度解决乡村教师紧缺难题,还得从提待遇、调结构、优配置等方面着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乡村学校每一个学科都配齐专职教师。

教师进教室前“秒变微笑”体现职业精神

2020年12月24日,河北秦皇岛某学校的一名教师上课前在教室门口调整状态的视频走红。当事教师称,当时上了3节课有点累,但不能让自己的状态影响课堂氛围,所以在门口做出微笑表情后才进教室。(2020年12月25日 澎湃新闻网)

【点评】老师也会有心情不好或身体不适的时候,有时神态严肃或疲惫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够做到像新闻中的教师那样,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则更体现了敬业精神。我们在给这些教师点赞的同时,也提醒老师们注意劳逸结合,不提倡带病工作。

“不顾自身安危救他人”不能作为判断题

近日,一名家长联系记者称,其孩子所在学校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期末考试中的一道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该题是一道判断题,题目为“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行为”,很多学生选择“正确”,但标准答案是“错误”,由此引发家长的质疑和讨论。(1月25日 都市快报)

【点评】奋不顾身救他人是见义勇为的高尚行为,值得肯定和表彰。但是,我们不建议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并倡导在帮助他人的同时首先保护好自己。因此,新闻中的试题不应是一道“非此即彼”的判断题,而应是一道让学生发表见解的开放型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与人生,从而建立正确的情感尺度与价值观。

“赛解题”活动重在促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近期,安徽蚌埠组织了3 000多名50岁以下的教师,利用周末时间,走进考场,开展一月一次的“赛解题”活动。据了解,此次“赛解题”活动是蚌埠市教育局推进的教师岗位研修活动之一,重点考查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能力和所任教学科的解题能力。在本次考试中,有的教师取得了超过140分的高分,也有多所学校教师平均分数不及格,由此引发热议。(1月18日 央广网)

【点评】面对所教科目的试题,如果教师自己都不会做,那还怎么教学生?因此在“赛解题”活动中不及格、考低分的老师应该有所反思。但是,“赛解题”仅是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不能以此作为衡量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更不能将“赛解题”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价范畴。引导教师探索多样的解题方法,促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才是开展该项活动的目的。

“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要不得

“办公室要求上报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观看学校制作的专题片”……这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期调研时,西部地区一位中學校长展示的上级部门明确的年终考核清单。面对清单,这位校长坦言:“学校即将迎来上级教育部门年终考核,一看考核清单,足足近百项。”(1月13日 新华每日电讯)

【点评】新闻中提到的考核内容,很多都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不大,会给学校和教师增加额外工作负担,属于“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做法。在大力倡导给基层及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当下,各地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不折不扣落实“给教师减负”的有关规定,让教师能够安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判断题专业技能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推理判断题
用“同样多”解题
推理判断题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题的常见应对方法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