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设计的养老社区适老性景观设计探析

2021-04-03 00:39肖向晖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循证景观设计植被

肖向晖

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安徽 合肥 230036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中国平均寿命也在稳步增长,在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目前的养老事业正从个体养老形态向群体养老形态过渡,与此同时就伴随着养老社区建设等问题的出现。其中,景观设计是养老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循证设计在适老性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为设计人员提供理论指导,让设计者更好地把握老年人的需求,因此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2 循证设计与养老社区景观设计

2.1 循证设计理论

要想实现循证设计原则下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就要首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其中,循证设计的概念诞生于医疗建筑设计中,是指基于实证研究进行目标设计,如现场考察,社会调研等等。中国学者于2009年引进这个概念,并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康复建筑设计。之所以称之为循证设计,一方面基于其实证的基础,另一方面指的是它的循环特性,循证设计包括实证分析、设计优化和反馈完善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优化循环体系,可以不断地对设计目标进行改进[1]。

2.2 养老社区景观设计原则

2.2.1 适老性原则

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养老,突出景观设计的适老性特点。设计目标是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第一,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存在的生理缺陷,避免由此引发的行动不便。第二,需要考虑到老年人记忆力、辨识力衰退,景观必须有更为明显和简单的标识系统。

2.2.2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主要应用于细节层面,由于老年人在身体机能方面于年轻人有很大差距,如行动能力、平衡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在日常锻炼中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养老社区的景观一定要配备相应的保护设施以及辅助工具。此外,视野开阔的环境可以让老年人更有安全感,这一点设计人员也要引起重视。

2.2.3 治愈性原则

老年人的身体器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健康状况要比年轻人差得多,很多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因此治愈的景观环境对于患病老人的康复有着很多的辅助效果。近年来,环境治愈也被医学界广泛关注,很多医院都开始采取行动,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来帮助患者康复。因此,养老社区的景观设计也要融合这一思想,运用治愈性原则来进行设计,为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慰藉提供支持[2]。

2.2.4 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精神的桥梁,是把人紧密联系起来的媒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交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乏社会交往的人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营造养老社区的文化氛围可以将素不相识、相互孤立的老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相互照顾的团体,这也为老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3 基于循证设计的养老社区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

3.1 案例概述

3.1.1 设计依据

适合性景观设计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一方面是由于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设计,另一方面则是老人需求的多元化。这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设计师进行实地考察,对文化氛围进行探究,为合理的设计提供现实需求和实证基础,也就是运用循证原则进行设计[3]。

3.1.2 案例调研

循证设计的基础是实证调查,这就需要对目标群体发起社会调研。通过锁定目标区域进行抽样调查,制作科学合理的问题结构,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采集,并整理成信息。

本次研究以书面调查问卷形式,在实地展开调查,针对不同类型特点的老年人发放了近百份问卷。此外,调研人员还进行了一对一地交流,以更好地把握老人的想法和需求。调查问卷的内容设置为基本信息、目前社区景观使用情况、老年人对社区景观的满意程度、社区服务状况、文化氛围、社交状况等。

3.1.3 结果分析

通过汇总问卷,并进行信息统计,我们得到下面的数据:61%的调查对象对现有社区条件较为认可,39%的人则认为需要改善;大部分人对于生态绿化、环境色彩比较满意,少数人不太满意;80%的调研对象会在晚上散步,剩下的人则表示夜间照明不足;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认为绿化及设备布局不合理,少数人指出缺乏水上景观;85%的人对社区养老服务满意,77%以上的人会主动加入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综上所述,调研对象整体上对于现存的养老社区执认可态度,但仍然有一些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就是我们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3.2 该养老社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2.1 基础设施布局和设计不合理

表现为以下这些方面:第一,一部分基础设施的应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第二,照明设施布局不合理,导致夜晚局部照明不足,对老年人的行动带来安全隐患;第三,社区标识体系不够突出适老性,造成老年人行动不便,容易出现迷路等现象。

3.2.2 社区生态环境绿化有待提高

一方面,绿化植被过于单一,形成单调的视觉感受,缺乏多样性、多彩性。

另一方面,部分植被具有刺激性气味,对老人嗅觉造成影响。一些带刺或有毒植被的存在为老人的活动带来了安全隐患。

3.2.3 社区景观后续维护工作不到位

社区存在严重的管理缺失,很多景观建成以后,无人管理维护,甚至年久失修,非常不安全。另外,水质处理、植被修剪等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疏忽。

3.3 景观设计的优化策略

3.3.1 设施分布合理化

上文提到一部分基础上设施应用率较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设施本身设计不合理,不适合老年人使用;二是设施布局不合理。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可以从调查研究入手,对老人的行动轨迹进行了解,根据实地考察将设施布局进行优化,以更好的供给使用者。例如,将偏僻空间的桌椅和器械搬到人流聚集的地方,如棋牌室、乘凉区域、健身区等等。光照方面,由于老人对于光线变化的适应性不够,所以照明设施强度应该恒定。

另外,对于不同的活动区域和空间用途,照明设计也应当区别对待,例如休息区域光线应当温和,锻炼区域光线应当较强,社交区域光线应当均匀,等等。对于标识系统不够突出适老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到老年人视力和思维的退化,不应当设立复杂的标识体系,必须进行简化,同时运用鲜明的色彩来绘制图案和文字。同时,根据标识牌重要性的不同应对内容进行区分,可以设立分级标识牌[4]。

3.3.2 植物配置适老化

针对老年人的观赏需求,植被的配置应当在色彩上注重多样性,因此需要进行季相搭配,让植被呈现出季节性的色彩变化,同时进行层次化种植,增加视觉上的层次感。对于植被种类的单调问题,可以适当增加植被类型,选购植物花卉时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嗅觉方面,选取芳香型花卉,这样可以帮助老人愉悦身心、排解忧愁、提神醒脑,有很强的治愈性;②触觉方面,要遵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尽量选取柔软无刺无毒的植被,以免造成安全隐患;③味觉方面,可以选取一些中草药类的植被花卉,以供老人食用,但必须以质量为前提。在植被种植的过程中,社区可以发动老人参与,通过这些园艺活动可以让老人收获自己喜欢的植被的同时得到身体锻炼[5]。

3.3.3 养护体系完善化

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注意到景观的后续维护工作,不能一经建成就不管不问,必须定期对景观和设施开展检查工作,一方面对失效的设施进行维修以保障正常的使用,另一方面对风化的建筑进行及时维护以免引发安全事故。为了节省人力物力,社区工作人员可以推进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运用物联网工程将社区设施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运用数据库对一部分设施进行智能检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开支,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项目。

4 结语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工作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加强养老社区的优化是养老需求攀升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论文基于循证设计提出了养老社区景观的优化策略,尤其突出适老性原则,希望为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循证景观设计植被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