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分析

2021-04-03 04:24吴志萍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0期
关键词:浆液土体注浆

吴志萍

安徽梅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 池州 247000

1 注浆技术施工工艺

1.1 高压喷射注浆法

注浆技术的简单有效性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注浆技术得到丰富,其中,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在化学注浆法的基础上,使用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延伸而来的。该注浆技术利用钻机钻孔,再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按照施工设计插至待处理土层,通过使用高压设备使浆液成为压强在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冲击土体,最后将浆液与土体进行搅拌和重新排列,从而形成复合地基,实现地基加固,提高其承载力。除此之外,高压喷射注浆法还能够应用于建筑物裂缝处理方面,在实际操作前,清理建筑裂缝中的淤泥,然后将其注入裂缝中,之后对其进行养护,从而实现对裂缝的有效处理。

1.2 静压注浆法

所谓静压注浆法,主要指的是利用气压和压液,利用注浆管向建筑工程地基进行浆液的压入,在压力作用下,浆液能够在以注入点为核心向地基四周扩散开来,且扩散状态较为均匀,以挤密和域充的方式将地基土层中的空气和水分赶走,填满地基内部缝隙,使原本结构较为松散的地基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建筑工程地基内部结构稳定性,为建筑工程建设安全及后续使用的可靠性提供有效保证。

1.3 劈裂灌浆法

劈裂灌浆法主要指的是一种软弱土层的加固方法,而且适用于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加固和跟踪注浆加固作业中,具有效果理想、施工方便的优点。具体实施步骤为:将化学浆液或者水泥以高压注浆的方式注入土层,实现对土层性质的改善。在注浆过程中,浆液能够对周围土层施加附加压应力,使目标土体出现剪切裂缝,在该情况下,浆液能够沿着出现的剪切裂缝从强度较低的土体劈裂至强度较高的土体,进而形成具有加固作用的骨架或网络。而且,与其他灌浆技术不同,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这是因为浆液劈裂土层时并非与土颗粒进行混合,而是独立存在,为此,除了具有土体压实作用和加固作用外,不会对土体物理性能造成影响。

1.4 渗透注浆法

所谓渗透注浆法,主要指的是以渗透的方式将浆液注入土体孔隙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渗透注浆法时,浆材需要与土体孔隙大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该注浆工艺的施工原理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利用浆液将岩石或土的裂隙或孔隙逐渐填满,将其中存在的气体和水排挤出来,进而不对岩石和土体体积和结构进行改变的情况下,实现对土体和岩石裂隙的有效处理。同时,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对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判断压力参数和吸浆量等,从而保证注浆效果。例如,在开展沙砾层裂缝注浆施工作业时,在众多注浆技术中,应用效果最佳的就是渗透注浆法。施工人员在进行注浆时,需要根据注浆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土体的吸浆量,以此为基础开展浆液填充作业,保证土层结构颗粒之间具有良好状态[1]。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且不会应用到较大型的机械设备,施工设备较为小巧、轻便,便于施工技术人员的携带和使用,同时,操作技术性较低,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在较为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开展高质量的施工作业。另外,对于注浆技术而言,主要是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病害进行处理,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密实度,提高其强度,进而达成黏结补强的目的。最后,注浆工艺中主要使用加强材料作为施工材料,相较于其他修补技术,此类材料具有较强的综合力学性能,且黏结性能消耗,使用寿命较长,还具有环境保护的作用,不会对周围施工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注浆技术时,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建筑的具体部位实施针对性注浆技术,从而保证注浆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具体应用如下:

2.1 墙体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墙体是建筑工程中出现裂缝较为频繁的部分,此类裂缝对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固性具有直接影响,而且,部分裂缝会延伸为严重的渗透问题,例如门窗,若是没有及时对此处裂缝进行处理,那么建筑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雨水天气或是温度骤降等天气,会出现渗透情况,裂缝宽度、长度以及深度都会进一步增加。在针对此类问题使用注浆技术时,由于墙体裂缝与楼板裂缝存在差异性,因此,施工人员应立足于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具有较强黏结力的浆液,尤其是在钻孔工作之后,应及时在底部落实加固措施和支撑作业,之后方可开展注浆作业。在注浆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对其开展灌浆养护作业,避免水泥杆缩变形对墙体造成伤害,形成二次裂缝问题。

另外,建筑工程中的注浆技术主要应用于裂缝修补方面,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技术人员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具有节省施工成本的职责,为此,普遍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在该结构使用过程中,因为温度变化、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即人为型裂缝、材料裂缝以及结构型裂缝。不同裂缝产生的原因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结构型裂缝而言,主要是因为外部荷载,即建筑工程承受的力超过自身承载力范围;对于材料型裂缝而言,主要是温度应力以及混凝土收缩造成的,在表面水分丧失、结构变形、内外部温度变化大的情况下,产生较大拉应力,致使结构裂缝的产生;对于人为型裂缝,则是施工技术人员没有规范操作施工技术,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或是没有科学进行水灰比、水泥成分的配比,最终造成建筑工程产生裂缝。对于建筑物墙体裂缝而言,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往往是人为因素,即在施工前期缺乏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控制力度不足,或是相关施工技术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展开,进而导致施工作业质量不过关,此外,若是施工现场温度出现较大变化,导致墙体内部和外部温差较大,也会造成建筑墙体出现裂缝,尤其是在城市高层建筑上,墙体裂缝的出现是十分常见的。在对墙体裂缝实施注浆技术时,除了上述作业,还应提高对容易产生拉张力部位的重视程度,例如门窗附近等,在该区域应选择具有较高抗剪切力和强度的施工材料,同时,落实针对性的病害处理工作,并保证处理后的美观性。在完成注浆病害处理工作后,还应落实干缩变形控制工作,加大力度控制水泥材料的施工质量,避免在施工后仍出现细微裂缝。

2.2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在地下室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由于处于整体结构的最下部分,为此,极易出现因裂缝引发的渗透问题,从目前现状来看,渗漏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墙渗漏,另一种是后浇带渗漏,导致地下室外墙渗漏的原因是建筑工程前期施工的不合理性,例如振捣质量未满足要求或是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例不恰当等;而造成后浇带渗漏问题的原因是开展地下室施工作业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落实防水措施。在使用注浆技术处理地下室渗漏问题时,应全面检查地下室,明确裂缝规格、成因以及数量,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注浆工艺。之后落实钻孔、清洗、灌浆等作业,尤其是钻孔清理工作,保证孔洞干净、整洁,避免对后续施工作业实施质量造成影响,之后落实高压注浆和二次补浆,实现对地下室裂缝的有效修补。另外,施工技术人员对地下室进行全面检查,对钻孔深度进行科学控制,并找准钻孔角度,使用高压枪或是压缩空气等技术措施对孔洞进行清理,实现对孔洞的有效清理,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高质量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在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注意,在完成裂缝注浆补缝作业后,应联合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检查所有工序,保证施工作业准确、无误。

2.3 在厨房等易渗漏部位注浆技术的应用

针对厨房渗漏处理,主要使用环氧注浆方式开展注浆作业,即结合实际情况开凿砖缝,使用环氧浆开展嵌槽作业。通过该措施,能够有效增强厨房等易渗漏部位的防水性能,不必拆除防水层,具有节约资金成本、增加工程实效性的优点。该部位出现裂缝主要是因为厨房和卫生间的水使用量很多,为此,可能会出现漏水现象,虽然大多建筑工程中,在厨房和卫生间区域使用了防水材料,也铺设了防水层,但若是防水层出现裂缝,则会导致厨房和卫生间出现漏水问题。因此,在对厨房、卫生间等区域开展注浆作业时,不能使用传统处理方式,虽然环氧注浆技术的施工流程较为复杂,但能够很好控制施工效果和时间,相较于传统注浆处理技术,还能够提升注浆加固效果,为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4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注浆技术还会使用在建筑工程的结构部位,这是因为混凝土结构是保证建筑结构稳定、使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例如梁、柱、板等结构,通过将注浆技术使用在混凝土结构中,能够对结构裂缝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在裂缝进一步恶化前得到治理,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以及后续施工提供安全保障。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使用的注浆施工工艺,首先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应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础,不可套用施工模板,从具体的施工规范出发,对注浆孔径进行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得超出0.6mm~1.4mm范围。该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避免注浆孔径过大给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时,合理的注浆孔径还能够避免孔径过小,导致的注浆加压操作难度的提高。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对裂缝孔径间距进行设置时,应将其把控在300mm~400mm之间,并以实际深度和结构上的裂缝位置为基础,确定注浆孔洞的实际深度,从而保证该施工作业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使用注浆技术时,应保证注浆材料选择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为技术实施的有效性奠定良好基础。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注浆作业中会涉及水泥、水玻璃浆液等高分子材料,在使用注浆技术、开展施工作业前,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建筑工程病害特点和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因素,在经过综合考虑选择注浆材料,从而保证注浆材料选择的科学合理性。另外,施工技术人员还应综合考量注浆材料的力度轻度、使用寿命以及力学性能等各个方面,保证材料在渗透性、亲润性和填充性等多个方面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和病害解决要求。在实际注浆施工作业中,应对注浆材料渗入建筑病害裂缝的时间进行把控,尽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结构裂缝等病害的处理,从而保证注浆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此外,随着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选择注浆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环保性,保证注浆工艺的实施符合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结束语

注浆技术对建筑工程安全稳固性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因此,相关人员应深入研究注浆技术的要点,并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展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以及厨房等易渗漏等区域的裂缝处理作业,从而提升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浆液土体注浆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顶管工程土体沉降计算的分析与探讨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采动影响下浅埋输气管道与土体耦合作用机理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土体吸应力的强度折减法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不同土体对土
——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