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理念下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探究

2021-04-03 10:17刘乐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规划校园

刘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1 绿色建筑概述

1.1 绿色建筑的含义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中,绿色建筑指的是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建筑物,其中所包含的“绿色”,并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而是通过对环境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实现现有环境生态平衡,落实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的要求。从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来看,在采用绿色建筑理念以后,可以有效预防环境污染的产生,同时开展高效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高效的生活空间,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在绿色建筑当中,需要最大限度上减少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污染,为公众营造健康、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构建一个和谐的共生体。

1.2 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建筑行业,在自身能耗方面相对较低,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在绿色建筑的应用下,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从其具体特点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和谐。在绿色建筑的应用中,要求人们在施工建筑与建筑项目使用中,要做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第二,环保节能。在绿色建筑项目施工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损害,尽可能地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压缩到最低水平。第三,舒适健康。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必须符合高效、健康与舒适的要求,为人们营造更为舒心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居住与学习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通过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可以更好地应用节能环保材料,保证生活与学习环境的舒适健康[1]。

2 高校校园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2.1 规划理念

有别于商住小区、休闲园林等的空间规划,高校校园规划理念更注重校园文化和交流环境的塑造。无论老校区改造或新校区建设,具有综合性、有预见性的规划理念是保证校园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

2.2 地域特色

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校园来源于所在地域的自然、文化背景,校园空间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学生可以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陶冶,利于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重点关注校园所在地域情况,避免大规模改造的高额成本,从而减少资源消耗。

2.3 功能分区

高校校园以教、学与实训作为核心,无论新老校区建设,往往很难在一期内或一次投资内建成,需要考虑到学校各组团与城区的关联性、交通便捷性、安全性和空间适应性等内容,考虑建设周期内教学秩序、交通组织、环境生态、单体功能的交叉影响。

2.4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如建筑形象、雕塑小品等),也包含非物质文化(如校训校风、文化活动等),是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精神力量,在强调生态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营造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高校校园,应成为校园规划设计的焦点[2]。

3 高校校园规划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

3.1 构建动态规划理念

当前大多高校的校园规划是通过规划方案表现出往后数年希望实现的区域最终状态的详细图景,更深层的也仅限于研究规划方案所实现目标的各种途径,是一种形态规划,缺乏关联部门或公众的参与,使得一次成型的规划成果难以适应高校发展变化,规划控制力随校园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未知影响而减弱。高校绿色校园规划方案容易忽略与之相关的被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通过构建动态规划理念,强调方案针对“影响”而非“目标”的设计,即规划成果还应当包括绿色校园建设中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形成动态规划评价体系,并提出调整建议,修正和降低负面影响,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规划目标,最终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3.2 降低校园建筑能耗

在当前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必然需要配备大量的耗能设备,比如各种路灯、空调、照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而在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上,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可以更好地对建筑能耗进行控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实现电能、气能与水能的节约,保证校园建筑的可持续运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可再生能源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借助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资源等,构建节约化与环保化的建筑运行能源结构。与此同时,需要落实节能环保理念,积极配备相应的节约设备与系统,通过发挥出节水型水阀、人工制冷设备以及太阳能路灯等作用,对实际的能耗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起到降低校园建筑能耗的目的。在绿色建筑理念地融入中,不仅要实现能源消耗的节约,同时要对建筑项目的地点与气候进行分析,对其所处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校园节能效果的改善。

3.3 循环使用材料

在当前的高校发展中,大多数院校的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中许多建筑物并不属于绿色环保建筑,这就需要开展相应的新建与改造施工,将绿色建筑理念更好地融合进去。而在进行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现有的建筑资源进行合理地使用,实现建筑材料回收使用率的提升,特别是在进行老旧建筑拆除的时候,应该对其中具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进行收集,在减少建筑垃圾的同时,实现建筑材料的节约。比如说在进行老旧建筑拆迁的过程中,可以对其中的保温材料、木地板、砖石等进行会后再利用,这样既能够实现自身建筑成本的降低,又能够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落实绿色建筑理念。在开展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应用各种清洁能源,发挥出风能、水能以及太阳能的优势,从而实现其自身能源使用的有效控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3]。

3.4 门窗节能环保设计

在整个建筑设计流程中,要充分重视门窗的实用价值以及质量保障,通过选取一些环保材料来进行门窗施工,可以起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在进行环保材料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导热性,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低碳环保建材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发挥出其自身优势,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实现建筑项目环保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需要对外窗的面积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建筑朝向的窗墙面积比维持在0.4的水平,从而实现节能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外窗传热系数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尽可能将太阳能的优势发挥出来,降低传统能源消耗,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在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中,目前生产的建筑材料大多为高品质低碳,相较于以往的建筑材料来说,低碳环保建材的性能相对较高,这就要求在开展建筑材料设计的过程中,要选取一些低碳环保的材料,从而满足可持续低碳发展的目标。

3.5 合理采用建筑节能及屋顶绿化

首先,规划设计时建筑朝向基本南北向布置,避开主导风向,使得建筑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降低采暖负荷;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太阳辐射并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冷却,局部采用可调节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的制冷负荷;建筑靠外部分则设置可开启外窗,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及自然通风,建筑外墙、屋顶、架空楼板采取保温措施,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玻璃幕墙采用中空低辐射玻璃。其次,在部分单体建筑物屋顶上规划设计了绿化景观,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这些绿色平台,将地面绿化与屋顶绿化相呼应,形成立体景观效应,使绿化得到进一步渗透,为日常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景观资源,也能通过屋顶绿化的应用为炎炎夏日和建筑屋面之间增加一道绿色屏障,达到降低建筑物室内温度,节约电力能源的作用[4]。

3.6 因地制宜开展绿色建筑设计

在开展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要做到因地制宜,更好地发挥出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这一过程中,从校园规划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分析当地的客观环境、人文特征等因素,从而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通常来说,在不同地区推动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日照、水资源、气候条件以及风向等因素,这样才能在满足高校建筑设计规划的同时,更好地满足节能减排的目标。所以说,在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同时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工作,将自然条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地对其中的污染因素进行控制,降低其中的能源损耗,从而保障各项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规划校园
规划设计作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