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021-04-03 10:17刘丕金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才

刘丕金

龙口市建设工程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 龙口 265700

引言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建筑代表的不仅仅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还代表了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度。一个高质量的城市,它的建筑也应该是高质量的,是应该能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的。我国一直孜孜以求,想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分析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试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 建筑施工行业管理的不足之处

1.1 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管理模式都是助力其发展,帮助其壮大的有力武器,建筑行业也不例外[1]。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很多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亲属关系为主,根本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甚至有些建筑企业根本没有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企业内部重大决定都是由最高领导者决定,这会大大影响企业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十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还会给建筑企业内部的工作风气带来影响。员工不以技术和业绩论高低,仅仅凭借关系就可以升职,会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员工来说,透明、公开、公平的晋升渠道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就会失去员工的向心力,不仅对企业当下的发展有不利影响,还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因为一个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会直接影响外界对于企业的评价。负面的外界评价不仅仅会在订单方面影响建筑企业,还会让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丧失竞争力,而人才招聘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壮大渠道,如此循环往复,对建筑企业的不良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1.2 建筑方式缺乏创新性

建筑行业是十分需要专业技巧性的行业,实操性很强,因此,对创新的需求也很高。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来说,在一线进行实际建筑活动的人大多是建筑工人。这些工人大多学历不高,学习能力不够强,对于先进的建筑技术仍然保持着钝感状态,不能跟随时代浪潮进行对外学习,完成自己的技术学习和创新。对于他们来说,即使是有专业人员指导,也不能很好的对建筑技术创新结果进行量化。对于大多数建筑工人来说,这都是个不小的挑战。

建筑方式创新性的缺乏,还会对建筑企业,甚至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势必是各个行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如果建筑行业的建筑方式缺乏创新性,会让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1.3 管理模式缺乏前瞻性,难以保证质量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发生了建筑安全事故,给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和挑战。之所以会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归根结底是因为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不具备前瞻性,事前管理难,事后监管也不到位。建筑安全事故不仅仅会对建筑行业带来不良后果,也会影响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而且,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不具备前瞻性,会让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管理模式不具备前瞻性,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亟须解决。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只会日益增加,不会减少。如果管理模式缺乏前瞻性,就不会在之后的时代发展中,迎合住人们的需求,让人们在时代的进步中,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1.4 建筑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对于一个行业的壮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培养了很多建筑行业的人才,各个高校也争相提出了建筑人才建设的计划,但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需求量来说,是远远不能达到及格标准的。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不完善之处,最重要的是对建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筑行业是一个十分依赖实践的行业,建筑行业的任何一个行业突破和行业进展,都是依赖实践完成的。因此,在对建筑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重点关注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激发人才的活力,让人才的进步和行业发展的脚步相匹配。

除了人才的实践能力不达标之外,我国建筑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不完善之处是人才的专业知识不过硬,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培养建筑人才的主要场所还是在大学校园。对于学生来说,大学作为象牙塔,给学生带来的是舒适自在的环境,学生在大学校园里,不需要直接面对社会的压力和就业的压力,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就随之降低。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学生对建筑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不过关的,一旦毕业,有限的专业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建筑行业的需要和建筑职位就业的需求,这自然会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方法

2.1 完善建筑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人才都是行业发展的源泉,可以为行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建筑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想要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不足之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完善建筑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对于建筑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应该吸纳人才进入建筑行业的管理阶层,让各建筑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民主。其次,还要注意对人才的培养。各建筑企业可以与高校联动,鼓励高校培养更加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最大化激发人才的活力[2]。最后,各建筑企业还要注意建立完善的人才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文化认同感,树立本企业的建筑理念,让人才更有归属感,更能留住人才。

2.2 注重建筑技术的更新和使用

当前我科技发展迅速,机械化生产发展趋于成熟。因此,建筑行业也要紧跟潮流,在吸纳人才之后,还要注重建筑技术的更新,并且将新技术投入生产,让人才与新技术相结合,迸发活力,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建筑企业应注重资金投入,紧抓市场动向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脚步,引进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让建筑过程更加标准化和科学化。各建筑企业还要注重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尤其是直接操作先进设备的一线建筑工人,让建筑工人与先进设备优势互补,共同助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2.3 加强行业内部监管,提高行业整体建筑质量

当前在国家政策方面,我国对于建筑行业的各个指标都有明确标准,但是标准的约束力毕竟不够深入,想要全面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最关键还是要各企业协同合作,加强内部的行业监管,自觉自发的规范建筑行为,提高建筑质量。

建筑行业内各个企业可以积极与政府合作,由政府出面搭建平台,再由各企业联合建立大致的内部标准。对于行业内部的吃回扣、偷工减料等行为,在有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匿名举报。利用这种政府和行业双重监管的行为,全方位提高建筑行业的建筑水平[3]。

2.4 精细化管理,掌控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

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建筑行业的监管水平,还要注重精细化管理,掌控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

首先,在资金方面,建筑企业应该设立专业部门对资金进行专业管理,对于资金细则应该做好数据统计,各项资金流动应该详细记录。如果需要多方筹措资金,还应该做好资金周转的协调工作。其次,在施工现场,应该对各个施工部门进行权责细分,建筑企业应该为建筑现场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包括专业技术指导、操作指导、安全指导等,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科学性、有序性。另外,还要注重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建筑企业应该配备专人,对施工材料的损耗进行专业测算,对施工材料的保质期进行盘查,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而且,还要注重对施工环境的维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制造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如果不及时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不仅仅会影响施工环境和施工质量,还会破坏市容市貌,给整个城市带来不良影响。

最后,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流程内还有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都要对建筑工程进行抽检,确保该项施工是有质量的施工,能对政府和人民负责任[4]。近年来,我国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于监管不到位,或者监管只是浮于表面,没能真正深入。因此,为了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重视质量检查工作。

3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即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这个关键节点,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肩负起国家民族大任,不断跟进手段,全面提高建筑行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建筑工程质量,助力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人才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人才云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