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2021-04-03 16:18史冬梅杨兴东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普拉克多巴帕金森病

史冬梅 杨兴东 刘 磊 刘 伟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北京 100080

在临床上,帕金森病属于一种较难治疗的疾病,此病的受众群体主要以老年人为主[1]。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通过氧化应激、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有关,通常的情况下,罹患帕金森病的患者会表现出运动功能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上述临床症状的存在,往往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时至今日,药物治疗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美多巴、普拉克索,则属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经常会应用到的药物。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进行相关探究,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共80例进行实验,依托于数据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0例。这中间,参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85±5.31)岁;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0.04±5.34)岁;通过比对发现,两组患者的研究资料,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纳入标准:参与此次实验的患者均符合帕金森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对此次实验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罹患过中风、脑炎的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此次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准予实验。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美多巴治疗的方法,口服给药的方式,初始剂量为每次62.5mg,每天服用2次。之后逐步增加剂量至每次250mg,每天用药3次,连续治疗2个月。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服用普拉克索进行疾病的治疗,口服用药的方式,初始用药剂量为每天0.25mg,此后逐渐增加到4.5mg,每天用药3次,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的Webeter量表评分的进步率为60%以上;有效:患者的进步率在10%-59%这一区间;无效:进步率低于1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x2为5.165,P值为0.023。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2],帕金森病在临床上治疗起来相对较难,而此病的主要病理表现,则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并且,不同于许多疾病,帕金森病在临床上的发病过程较为缓慢且隐秘,因此,早期常不被患者所察觉。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的方法为主,其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便是美多巴与普拉克索。

首先是美多巴,患者在服用美多巴后,脑内多巴胺神经递质缺乏的情况会得到缓解,同时美多巴还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3]。尤其是对处于帕金森病早期的患者来讲,美多巴更是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但也有研究指出,长期应用美多巴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巴胺调节能力降低的情况,进而导致疗效的降低[4]。因此,在采用美多巴的同时,联合普拉克索进行治疗便成为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其中,普拉克索作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这是因为普拉克索能够保护多巴胺细胞,从而减轻神经细胞受损的程度。并且,此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5]。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帕金森病患者若存在有肾功能障碍的问题,便应该酌情降低患者的用药量。总之,在指导帕金森病患者用药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联合用药的剂量,尤其是要对存在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此来保证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其差异保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方法,可以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这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方法,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普拉克多巴帕金森病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Can We Ever Stop Thinking? 我们能够停止思考吗?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杨仲鸿《摩些文多巴字及哥巴字汉译字典》审查经过补说
帕金森病的治疗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
颤止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0例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