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1-04-03 16:18冯永军历建强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压积凝血酶原计数

冯永军 历建强

1.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2.解放军第九六0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根据患者肝功能不同的状态,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1]。一般来说,肝硬化的早期表现是隐蔽的,很难发现,晚期时,患者常出现循环障碍、脾肿大、腹水、黄疸、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及相关并发症,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且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2-3]。肝硬化的治疗原则为纠正病因,控制并发症,目的为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则是这一切的前提。也就是说,越早确诊,越准确的诊断,对患者及时采取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越快起效,越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为了探究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价值,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与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肝硬化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性有63例,女性37例,年龄37~70岁,平均(52.17±4.77)岁,对照组患者男性有65例,女性35例,年龄37~69岁,平均(53.02±4.51)岁。经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特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清晨采集两组受检者(空腹状态)静脉血1~2毫升,血常规抗凝处理后充分摇匀,血凝实验使用血凝用试管完成。取静脉血液2.7 mL,充分摇匀,按有关规定分离血浆,等待检查。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凝血酶原时间使用全自动血凝仪器与配套试剂进行检查。样本的检测在2小时内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人员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水平进行对比。

2 结 果

凝血酶原时间(PT):对照组患者为(12.09±1.85)s,观察组患者为(19.17±2.56)s;血小板计数(PLT):对照组患者为(201.05±37.32)×109/L,观察组患者为(69.11±16.67)×109/L;血小板压积(PCT):对照组患者为(0.45±0.06)%,观察组患者为(0.25±0.06)%;血小板体积(MPV):对照组患者为(10.14±1.34)fL,观察组患者为(15.41±1.97)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对照组患者为(12.07±1.63)fL,观察组患者为(20.21±2.17)fL。

可以看出,两组的这几个指标都有较大差异,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肝脏对于人体的功能包括分泌胆汁、代谢、凝血、解毒、免疫等,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如果出现疾病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在肝脏疾病系统之中,肝硬化是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可以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促成,肝硬化是一种弥漫性肝损害,具有进展性的特点[4]。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对隐蔽,往往不易察觉,在晚期,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一般十分显著,往往已到了严重的程度,可能导致癌症甚至死亡,极大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6]。肝硬化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较为严重,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量的减少,肝细胞清除和灭活抗凝因子的功能随之降低,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产生紊乱,不能有效清除促凝物质。另外,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容易激活凝血系统,产生广泛的血管内凝血,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继发性纤溶亢进,另外,严重的肝硬化还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和异常功能。因此,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指标会产生变化,这种异常的表现可以作为诊断肝硬化的一项可供参考的指标。在本研究中,我们将100例肝硬化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员分为两组,前者组成观察组,后者组成对照组,两组人员均经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经过各项指标的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低于对照组。在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处理之后,我们发现,两组产生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检查的每一项指标都在两组患者中均产生了较显明的分化,对肝硬化的诊断是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指标水平与健康人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可将这些指标的异常作为肝硬化诊断的参考依据,对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压积凝血酶原计数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古人计数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不同年龄比格犬红细胞压积、生理脆性的测定
这样“计数”不恼人
复发性脑血栓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分析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