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临床意义

2021-04-03 16:18隋丽慧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脱氢酶磷酸酶丁酸

隋丽慧

七台河市种畜场职工医院(七台河市种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白血病是血液疾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导致了患者的出血、发热、贫血等情况,会因此而死亡[1]。早期诊断以及积极的治疗,是患者预后改善的重要前提。我们对疾病进行了划分,分为了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2]。此次我院就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开展分析探讨,对两类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对6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急性组、慢性组,均有30例,同期选取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急性组有11例女性和19例男性,最小20岁,最大55岁,平均46.35±11.56岁。慢性组有12例女性和18例男性,最小22岁,最大55岁,平均46.36±11.55岁。对照组有13例女性和17例男性,最小20岁,最大55岁,平均46.35±11.53岁。三组的普通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没有影响。

1.2方法 三组都接受了血液样本采集,清晨采集5ml空腹静脉血,对三组的样本进行血铜、血锌、血钙检测,并测量乳酸脱氢酶、羟基丁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等。

1.3观察指标 对三组的微量元素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急性组和慢性组的血铜、血锌、血铬指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慢性组的三项指标比急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急性组患者平均乳酸脱氢酶251.12±33.15U/L,平均羟基丁酸脱氢酶210.83±36.65U/L,平均碱性磷酸酶69.55±15.18U/L。慢性组分别是565.69±50.35U/L、406.29±53.28U/L、135.83±28.18U/L。对照组分别是150.33±35.23U/L、106.55±18.55U/L、48.18±10.63U/L。三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与结论

白血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血液疾病,患者临床中会有贫血、发热、出血等症状,严重患者还会死亡。我们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来看,白血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根据研究分析,为了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改善预后,临床中早期诊断以及尽早的治疗非常关键[3]。此次我院就患者的微量元素、乳酸脱氢酶、羟基丁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开展了探讨对比分析,根据结果来看,急性组和慢性组的血铜、血锌、血铬指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慢性组的三项指标比急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急性组患者平均乳酸脱氢酶251.12±33.15U/L,平均羟基丁酸脱氢酶210.83±36.65U/L,平均碱性磷酸酶69.55±15.18U/L。慢性组分别是565.69±50.35U/L、406.29±53.28U/L、135.83±28.18U/L。对照组分别是150.33±35.23U/L、106.55±18.55U/L、48.18±10.63U/L。三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因此,使用血液生化检验能够对患者的微量元素情况进行了解,改结果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关,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总而言之,血液生化检验应用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脱氢酶磷酸酶丁酸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HIV-1感染者肠道产丁酸菌F.prausnitzii和R.intestinalis变化特点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乙醇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优化
丁酸乙酯对卷烟烟气的影响
磷酸酶基因PTEN对骨肉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的动态测定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