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药学路径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4-03 16:18孟婕姝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药学阻塞性依从性

孟婕姝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在肺部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特征为气流受限,发展成进行性,具有不完全可逆性,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肺部健康,影响人体的呼吸功能。根据当前的临床资料来看,中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在9%左右,深入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促进其临床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关键任务。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临床路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由护理人员、药学人员、主治医生、营养师等共同对患者的健康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建立针对性、标准性的管理措施。本次研究即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药学路径干预能够达到的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进行,按照患者住院的时间均分,两组各47例。所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伦理委员会对研究予以批准。其中参照组男30例,女17例;患者年龄在54-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1±11.47)岁。研究组男29例,女18例;患者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12±12.12)岁。所选患者性别年龄的基本资料的组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临床干预措施,研究组给予相同护理外加以药学路径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患者评估 患者入院当天,进行药学评估,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及治疗史,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药历书写及干预计划制定。介绍医院和住院区的情况,做好用药指导,并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加强咳嗽、吸氧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做好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和记录。

1.2.2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正确的用药知识,包括吸入类药物的剂量和设备应用等,叮嘱用药过程中的顺序,了解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情况,提醒可能发生的不适症状,并教会患者正确处理,引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持续进行药学监护。患者出院前进行疾病知识、疗效、满意度等方面的统计调查。

1.2.3出院指导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并于出院后一个月进行跟进,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习惯等,并予以合理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情况和满意度。

判别标准:使用依从性评分表对患者展开评估,分数越高患者依从性越强。

使用自制的意见反馈调查表了解患者对干预工作的态度,包括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为患者满意度。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评分 研究组患者经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评分为(6.52±1.75),明显高于参照组(5.61±1.22),对比差异显著(t=2.924,P=0.004)。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研究组共45例患者对干预满意,满意度为95.74%,参照组共37例满意,满意度为78.72%。研究组患者对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X2=6.114,P=0.013),差异显著。

3 讨 论

在肺部疾病中,慢阻肺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对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和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损害,加强疾病治疗的研究是当前临床的重点工作之一。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基础上和护理管理等工作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药学干预路径是给予临床干预开展的,通过药学人员、主治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师等对患者的综合分析,制定整体化、针对化、标准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自我管控效果及治疗效果等,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本次研究即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学路径干预效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在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情况和评价方面来看,研究组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充分表明采取药学路径干预模式,在全面了解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病史、治疗史等内容的情况下,进行饮食、用药、呼吸锻炼、不良反应预防、出院指导等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让患者治疗后病情得到较大程度的控制,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通过药学路径干预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有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药学阻塞性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