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效果观察

2021-04-03 16:18王巍巍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肺气肿支气管炎分型

王巍巍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烟雾粉尘的长期刺激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在一定内因的影响下,慢性支气管炎经久不愈,部分病人发生肺泡腔扩大,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早期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变可得到有效的恢复,现对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临床方法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8岁~75岁,平均年龄(49.5±2.5)岁;病程5~16年,平均病程(9.0±2.5)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9岁~76岁,平均年龄(50.5±2.53.5)岁;病程4.2~17年,平均病程(9.5±3.2)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化痰、止咳、抗感染治疗。同时舒缓支气管,对有呼吸道痉挛者给予沙丁醇雾化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其中风寒闭肺型7例用麻黄汤联合止咳散治疗,表寒肺热型10例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郁肺型6例用桑白皮汤治疗,肺脾气虚型14例用六君子汤治疗,肺肾两虚型4例用生脉地黄汤治疗,肺阴亏耗型4例用沙参麦冬汤治疗。水煎煮,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连续用药10天。

1.3观察指标及疗效 判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FEV1%进行对比。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项肺功能指标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大幅度减轻。无效: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2]。症状积分,从咳嗽、咯痰、喘息、肺部哮鸣音症状进行评分,总分12分,每项0~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重[3]。

2 结 果

2.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症状积分情况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45例,治疗前FEV1(28.52±4.55)%,FEV1(1.36±0.18)L,FEV1/FVC(70.31±9.55)%,症状积分(7.38±0.74);治疗后FEV1(88.65±12.36)%,FEV1(1.90±0.23)L,FEV1/FVC(81.95±2.65)%,症状积分(1.36±0.34);对照组患者45例,治疗前FEV1(28.96±6.13)%,FEV1(1.38±0.22)L,FEV1/FVC(70.18±8.55)%,症状积分(7.42±0.85);治疗后FEV1(69.22±8.02)%,FEV1(1.52±0.14)L,FEV1/FVC(77.24±1.34)%,症状积分(4.52±0.7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和症状积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45例,显效31例(68.89%),有效12例(26.67%),无效2例(4.44%),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患者45例,显效16例(35.56%),有效15例(33.33%),无效14例(31.11%),总有效率68.89%;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40岁以上的人群较为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步提高。支气管炎的早期症状是咳嗽和粘痰,随着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支气管炎转为慢性。部分会患上慢性咳嗽,在进行体力活动时甚至会出现哮喘、咳嗽、气短等症状。炎症的结果进一步损害肺组织的弹性,进而加重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4]。在中医理论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主要累及肺、脾、肾。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喘息持续2年以上或3年以上,肺气肿患者常有胸闷、气短等症状,活动期明显,并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严重者轻微活动便出现呼吸困难,多是因久病肺虚及肾所致。中医认为“肺为气主,肾为气之根”,说明肺、肾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肺不能控制气,肾不能纳气,哮喘就会加重,呼吸短促,难以继续,尤其是活动后。

对患者进行辩证分型,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结果表明,风寒闭肺型散寒宜肺,,化痰、平喘;表寒肺热型化痰、平喘、清肺热;痰热郁肺型进行清肺、清热、平喘、化湿;肺脾气虚型进行温阳化饮,健脾、敛肺、止咳;肺肾虚型助阳纳气,滋阴补肾;肺阴亏耗型益气养阴,清热、宣肺。对于寒症患者,以温化痰为主,对于外寒内热者,要清内热、驱外寒。对严重咳嗽的患者应配合祛痰、镇咳药物治疗,脾虚患者应采用健脾补气药治疗。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改善明显升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应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明显,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气肿支气管炎分型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