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价值

2021-04-03 16:18刘庆龙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高血压

刘庆龙

扬州市中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各种老年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医疗体系重点管理的疾病,其中高血压是常见病与多发病,在我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疾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在疾病进程中可引发多种并发症[1]。在临床研究中,高血压被认为是肾损害的关键因素,在疾病出现之后,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肾脏损伤表现,患者往往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为了及时治疗肾损害,早期及时的诊断并实施治疗手段十分重要,本文就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60例,按照高血压疾病等级分为II级30例,III级30例,II级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为(55.4±7.8)岁,III级组男女比例16/14,平均年龄(56.1±8.1)岁,所有患者均知悉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心肝功能不健全患者、心血管异常患者、妊娠期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分析仪器选用上海执诚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以及相关配套试剂,告知患者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相关知识、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实现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储备与相关配合度,告知患者在检查的前1天禁食,在次日清晨集中采集尿液,采集量为5-10ml。采集之后进行离心,离心参数为3000r/min,10min。随后严格按照仪器相关操作规范与说明进行检查,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1)指标差异:尿微量白蛋白、尿B2微球蛋白。

(2)诊断诊出率。

2 结 果

2.1指标差异 经过规范的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我们发现不同等级的肾损害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B2微球蛋白水平差异明显,指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如下:II组尿微量白蛋白为(17.72±1.20)mg/L,而III组为(22.21±3.09)mg/L,(t=7.419,P=0.001)。II组尿B2微球蛋白水平为(0.80±0.10)mg/L,III组为(0.89±0.19)mg/L,(t=2.296,P=0.001)。

2.2诊断检出率 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查中,II、III级的诊断检出率均为30例(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该检查方式针对不同级别的肾损害程度均具有极高的检出率。

3 讨 论

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民病”,中老年患病率极高,并且由于自身认知不足、生活习惯不健康,导致高血压并发多种疾病,肾损害就是其中一种,早期肾损害是对蛋白质进行尿常规检查,但是其结果往往为阴性,表现为血肌酐水平正常、尿素氮水平检查,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尿微量蛋白检测技术在近年来广泛应用,基于高血压肾损害主要特点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引发近曲小管功能障碍,采用该方式十分有效,方式具有高灵敏度、无损害、高特异性的特点。一般来说正常人体的尿B2微球蛋白含量处于恒定不变的情况,尿B2微球蛋白通过10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单链多肽低分子蛋白,该蛋白不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够透过肾小球[2]。也就是说如果在各种检测方法中,观察到了尿B2微球蛋白的水平异常,就能够有效的判断出患者可能出现的疾病,如果患者的肾小球功能由于各种疾病出现了损害,那么尿B2微球蛋白的水平必然会发生改变,因此尿B2微球蛋白也成为了肾小管受损衡量的灵敏指标[3]。除尿B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也是检查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该蛋白属于一种小球性尿蛋白,由肝脏合成,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过滤膜并不能滤过该蛋白,因此在尿液中其存在的含量极少,如果肾小球出现了损害,蛋白质滤过屏障会出现蛋白质滤过异常的情况,如果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出现异常,也能够作为判断肾损害的重要依据[4]。在本研究中,不同等级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经过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之后,发现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B2微球蛋白的水平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II、III级别患者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诊出率为100%。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能够诊断出不同疾病程度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B2微球蛋白的相关水平,对于不同程度的疾病治疗提出重要参考意见,具有极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应用。

猜你喜欢
微量白蛋白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