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弯曲支气管镜在塑型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2021-04-03 16:15程星王琦孙永烽陈敏徐慧靳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塑型低氧异物

程星 王琦 孙永烽 陈敏 徐慧 靳蓉

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名称并不固定,有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等名称,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主要是气道内生出胶状异物,沿支气管树样管型堵塞支气管,所引起的局部或广泛性支气管堵塞,从而造成的肺局部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呼吸窘迫导致窒息[1]。目前,普遍医学研究者认为,塑型性支气管炎与常见支气管肺疾病有一定关联,但主要发病原因还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2]。因此,通过准确诊断病情,观察病灶病情程度,抽取支气管异物,是诊疗塑型性支气管炎的重点。而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以针对性强、操作便捷、患者痛苦小、接受度高的优点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和认可[3]。文章就在塑型性支气管炎治疗中使用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的价值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内收治的60例塑型性支气管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治疗,所有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 ~16 岁,平均(7.32±5.01)岁。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恶性肿瘤、严重肺部或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心律失常、近期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史患者;排除沟通、精神障碍、无法自述治疗感受的患者。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实施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前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功能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行X 线正或侧位胸片,必要时行胸部CT 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和评估插管深度。且在支气管镜检查前4 h 开始禁食,检查前2 h 开始禁饮水。需要静脉应用镇静剂者应在给药前建立静脉通道,并保留至术后恢复期结束。在通过常规的术前准备和麻醉后,医护人员应穿戴隔离衣、口罩、护目镜和手套等防护用具,严格遵守消毒防护原则,将已全面消毒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经患者鼻腔或气管插入;根据插入深度依次对患者鼻腔、会厌、声门等进行直观检测;主要观察是否有血肿、水肿、溃疡糜烂等,或有无增生物堵塞气道等异常表现;检查时间应尽量缩短,应尽快对提前查出的病变部位进行支气管灌洗;针对患者支气管内的泡沫分泌物可直接回吸,但对气道内生出胶状异物无法直接回吸,应先注入化痰等相关药物,分解稀释胶状物后采取负压回吸,并重复回吸操作,直至气道内所有异物全部吸出;术中应严密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重点观察患者低氧血症改善情况、呼吸音高度、影像学显示的肺部充气情况、并时刻观察气道内是否再次生出异物,一旦发现,及时再次进行支气管灌洗;术后抬高患者床头30°,并持续禁食两小时,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等相关药物、体位引流和日常雾化治疗;部分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后,肺巨噬细胞释放的某些炎性介质可致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通常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但需与术后感染进行鉴别;支气管镜使用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全面消毒,将治疗患者姓名、使用方式、治疗疾病及其他重复使用的器械编号、操作时长、消毒时间及操作人员姓名等进行详细登记。

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其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对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最终治疗效果;痊愈:共一次治疗操作,治疗周期结束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低氧血症、呼吸音消失,影像学显示肺部影响充气明显,并顺利脱离呼吸机;显效:共一次治疗操作,治疗周期结束,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低氧血症、呼吸音有显著改善,影像学显示肺部影响充气明显改善,并顺利脱离呼吸机;有效:共两次治疗操作,治疗周期结束后临床症状部分有改善,低氧血症、呼吸音有一定改善,影像学显示肺部影响充气有一定改善,无法顺利脱离呼吸机;无效:上述治疗标准均未有任何改善;治疗率=(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所有例数×100%;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支气管组织损伤、剧烈咳嗽、感染、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最终治疗效果分析

本研究所有患者中,痊愈患者为32例(53.33%),显效患者为19例(31.67%),有效患者为8例(13.33%),无效患者为1例(1.67%),总治疗率为98.33%。

2.2 所有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本研究所有患者中,未发生支气管组织损伤和感染,有1例剧烈咳嗽(1.67%),1例疼痛(1.67%),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

3 讨论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病情凶猛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人群广泛,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病[4]。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重疾病,其中发病因素最多的是患者气道内生出异物堵塞气道,造成通气障碍[5]。

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病情发展迅速,以往由于医疗科技的不成熟,导致了漏诊或错诊等,造成了塑型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不高的假象,导致许多患者由于未得到正确的治疗而加重病情[6]。而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逐渐成熟,其检出率的逐年升高,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干预。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流行性疾病研究结果为,塑型性支气管炎与感染和支气管变态反应等因素有一定关联,其中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感染型发病机制,且还表示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等对其也有一定影响[7]。

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因气道内的异物生成速度和阻塞范围,一般以低氧血症和气道梗阻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8]。管型阻塞的肺部表现为,影像学检测相应肺部组织无充气区域,表现肺不张或实变,有些患者还会引起纵膈气隔或皮下气肿[9]。若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主气道阻塞,会迅速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后造成窒息,因此,对于危急患者应尽早给予氧疗,若氧疗效果不佳,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在对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除了常规抗敏感、支气管扩张和激素类药物外,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是最佳的治疗方式[10]。

当患者起到阻塞明显时,一般情况下无法纠正低氧血症,不仅会严重损伤患者机体还会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伤害,病情拖得越久对患者的伤害就越大。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可通过对病变部位的直观对患者病程进行准确判断,并通过无创无痛的方式抽取气道内的生成异物,缓解气道梗阻改善通气功能[11]。但由于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的不同,其气道内异物的清除通常不能一次完成,这与患者气道内生异物的分布和再生性有关。也因此,在患者首次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后,应严密关注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若缓解情况不理想或好转后突然再次加重病情,应马上再实施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第二次治疗[12]。且本研究也显示经过首次治疗后仍有8例(13.33%)患者进行了第二次治疗,这与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气道内异物再生情况和低氧血症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基础性疾病等因素有直接关联[13]。

塑型性支气管炎作为高危型疾病,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逐渐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对于肺部感染型疾病患者,应通过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筛查,警惕塑型性支气管炎。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的治疗效果显著,诊断明确,对患者预后有显著的改善效果,逐渐成为目前安全有效,科学治疗塑型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诊疗方式。

综上所述,在塑型性支气管炎治疗中使用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可通过抽吸气道阻塞异物起到有效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塑型低氧异物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低氧诱导的miR-2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的探讨
潜心·凝神·塑型
多角度浅析剧院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盒子鱼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