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高血压病治疗率及控制率影响因素研究

2021-04-04 01:31
保健文汇 2021年1期
关键词:控制率高血压病原发性

在农村地区居民的保健工作中,应该着重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在≥45 岁农民当中,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积极加以防治[1]。在农民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血压管理,控制血压的正常与稳定,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生活调理等方式,控制血压水平的稳定,减少血压异常波动。但是在农民高血压病患者当中,存在着疾病治疗率低的问题,导致高血压疾病的控制效果不理想[2]。农民高血压病患者的疾病治疗率、控制率较低,主要与疾病认知不足有关,部分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缺乏了解,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治疗措施不能及时、到位,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增加了疾病对于农民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为了有效提高农民高血压病治疗率及控制率,需要具体了解疾病防治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农民高血压病的治疗控制,提出合理的意见[3]。本研究选取农村地区的1342 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疾病治疗和控制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其治疗率及控制率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调查主要面向某市农村地区的≥45 岁居民,在乡镇卫生院、村两委的协助下,进行入户调查,选取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1342 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03 例,女性患者639 例,年龄范围50-89 岁,平均年龄(63.82±7.23)岁。I 级高血压患者498 例、Ⅱ级高血压患者637 例、Ⅲ级高血压患者207 例。纳入标准:①对于调查研究知情同意;②根据血压检测结果,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③不配合调查。

1.2 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对于某市农村地区≥45岁居民进行现场调查,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受检者在检查前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根据血压检测结果,从中筛选出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1342 名患者。在检测血压的同时,对于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并进行体质指数(BMI)的计算。

面向1342 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职业等)、家庭信息(婚育情况、经济条件)、生活方式与习惯(吸烟、饮酒等)、既往病史、用药情况以及高血压认知等多项内容。通过知信行(KAP)调查,对于1342 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进行统计分析,高血压相关知识(19 项)、高血压相关态度(6 项)、高血压相关行为(20 项),共计45 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血压监测结果,对于疾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 值和x2检验,P<0.05 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治疗率

调查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治疗率,654 例患者接受高血压治疗,688 例患者未接受高血压治疗,治疗率为48.73%,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高血压认知、不同BMI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见于表1。

表1 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治疗率

2.2 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控制率

调查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治疗率,301 例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稳定的范围内,1041 例患者的血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控制率为22.43%,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高血压认知、不同BMI 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见于表2。

表2 不同特征人群的高血压控制率

3 讨论

高血压是高发于老年人群的慢性疾病,患者的血压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频繁出现血压大幅度波动的情况。在农村地区居民当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5]。在农民高血压患者中,过度疲累、情绪激动以及季节变化,均可能引起血压的异常升高。长期、持续处于高血压状态,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导致疾病危害性的增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法[6]。而为了长效、持久、稳定地控制血压,应该注重日常保健,加强生活调理。该过程中,在密切血压监测血压动态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情况,了解其病情分级、病程等方面的信息评估病情风险程度。但是在农民高血压患者当中,疾病治疗和控制效果并不理想,疾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7]。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问卷调查研究,在1342 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治疗率为48.73%,控制率为22.43%,反映出大部分农村高血压病患者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进一步调查农民高血压患者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生活方式与习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全面掌握患者对于高血压治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从中了解影响疾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相关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高血压认知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治疗率和控制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年龄范围、文化程度以及高血压认知程度是影响高血压病治疗和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引发的症状表现较为明显,能够引起患者的注意,进而及时接受治疗[8]。而年龄范围为50-59 岁左右的患者,由于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容易忽视病情,未能及时进行诊治。相比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相对更好,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并按照医嘱用药,进而有效提升高血压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9]。考虑到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认知程度对于高血压病治疗率及控制率的影响,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广泛普及高血压疾病知识,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了解和认识高血压病,并引起足够的关注,提高其保健意识[10]。

综上所述,农民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主要与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认知程度有关,针对影响高血压病治疗率及控制率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通过提高农民患者对于高血压的知、信、行,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获得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控制率高血压病原发性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